护生岗前培训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作用探讨

2021-11-20 13:35郑海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6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手套发生率

郑海英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生岗前培训中职业防护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56例实习护生收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56例实习护生收入觀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岗前培训与职业防护教育,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职业防护教育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具有显著效果,其有助于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丰富,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推广。

[关    键   词]  职业防护教育;岗前培训;实习护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132-02

现阶段,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并未融入职业防护课程,护士并未全面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作用,职业防护意识欠缺[1]。所以,如何降低职业性伤害发生率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因而,本次研究针对护生岗前培训中职业防护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56例实习护生收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56例实习护生收入观察组,所选护生均为女性,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对照组: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3岁,均值(20.35±1.14)岁;观察组: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2岁,均值(20.41±1.12)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

(二)方法

对照组:常规岗前培训。根据实习大纲展开岗前培训。观察组:①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具体有职业防护技能与职业防护知识。职业防护知识有高危科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职业暴露的危害及类型、标准预防对策及概念、HIV及HCV暴露处理对策等;职业防护技能有血液标本处理方法、工作着装要求、锐器污染集中处理、洗手指征和“六步洗手法”、正确进针及拔针方法、手套佩戴方法和执行步骤、抽吸药液及化疗药物配置方法、锐器伤处理方法和体液溅入眼睛处理方法等。②职业防护培训实施。设置专职人员组织实习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和考核。实施流程:第1日:详细讲解医院规章制度和医院环境,带领实习护生观看职业防护纪录片,结合多媒体等方法详细讲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和分类等。下午带领实习护生进入高危科室,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参考,包括洗手指征、工作着装、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六步洗手法”等。第2日:设置专职人员介绍高危科室职业暴露的危害,讲解方式包括多媒体等;下午让专职人员介绍实际病例及周围环境,并让实习护生对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第3日:通过情境再现方式讲解HIV及HCV暴露后处理方法。并演示体液溅入眼中和锐器伤处理对策,同时对已经学习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考核。第4日:仔细演示肌内注射方法和静脉输液方法,药液正确配制方法、处理医疗废弃物方法等。第5日:正确演示会阴会理、引流袋更换方法、口腔护理和床上洗头等内容,并让实习护生自由练习。第6日:对所学内容及时复习。第7日:实施技能考核和防护知识考核。

(三)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考核成绩,包括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四)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三、讨论

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因为生物、物理及化学等诸多因素作用,导致职业暴露隐患增加,其严重危害到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所以应加强对职业暴露危害预防的重视[2]。

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提高的主要阶段,在其进入医院以后,要想正式上岗,则需要展开岗前培训,而且,岗前培训的结果与实习护生能够及时入岗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影响着护理人员团队建设。所以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特别重要。

常规岗前培训并未加强对职业防护培训的重视,护生并没有正确认识职业防护、职业暴露等内容。而职业防护教育的实施,让每位护士对职业暴露有全面了解,并意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作用,要求每位护生按照操作流程步骤展开,将各项防护对策全面落实[3]。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通过实施防护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有助于护生职业防护依从性提高,帮助其正确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因为护生刚刚进入工作,实践操作时间较少,对于各项操作掌握得并不熟练,操作期间,因为情绪相对紧张,进而提高了损伤发生率。护士未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导致受伤概率提高。所以,应加强对护生细节培养的关注,并对其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协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临床护生工作过程需要面临许多职业危害,包括化学性危害、锐器刺伤及经血传播疾病等,其中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0.0%。避免针刺伤在减轻护生职业伤害中尤为重要。因为护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各项操作掌握差,再加之较大的工作压力等,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率提高。强化护生心理素质训练及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有助于协调性差及操作生疏导致的损伤发生率降低,协助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严谨、沉稳的工作态度。针对各种损伤的处理都可以全面掌握,防止因为损伤导致心理压力增加[4]。

强化职业防护教育有助于护生职业伤害减小,促进其自身防护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每位护士按照职业防护措施实施各项操作,全面落實手卫生清洁原则,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针对各种锐器的操作均熟练掌握,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降低锐器损伤。在与患者体液及血液接触过程中,佩戴好手套、口罩等,必要时穿戴防护镜及隔离衣物等,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

临床带教教师带教过程中,应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对护生防护技能进行指导。首先,协助护生正确认识职业防护。患者的体液及血液极可能发展成HCV、HIV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含有较高病毒浓度的体液及血液,很容易经过伤口感染操作人员,因此应加强对针刺伤的重视,尽量避免针刺伤。其次对掰安瓿的手法进行指导,讲解如何防止掰安瓿时被刺伤,比如,掰安瓿时,采用纱布或者棉球进行保护,如果未熟练掌握掰安瓿的方法或者伴有恐惧心理,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尽量降低刺伤事件的发生率,尽可能防止体液及血液污染。与此同时,带教教师需要时刻提醒护生佩戴手套,不仅具有预防污染作用,其有助于针刺伤后病原菌感染发生率降低。必要时,佩戴双层手套,在钢针刺破第一层手套后,第二层手套依然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相比于佩戴手套患者,进入机体的血量减少超过50%。协助护生养成良好的佩戴手套习惯,尽可能降低污染发生率。对于护生,在完成实习前,应全面接种乙肝疫苗。护生体检过程中,应实施HBV检测,并保存到档案中,针对乙肝表面抗体和抗原为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对抗体进行检测,对于抗体表现为阴性者,增强锻炼,促进其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职业防护教育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具有显著效果,其有助于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丰富,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尽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庄丽娟,朱卫波,张树芳,等.高职护生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补偿教育效果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0, 5(4):96-100.

[2]朱敬蕊,崔琢,张向君,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0,38(4):278-281.

[3]冯闰.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自我防护及工作效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9):137-139.

[4]位娟,沈雪芳,陆云,等.强化培训在提高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行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2):178-17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手套发生率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棉手套
做只手套好过冬
手套
棉手套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