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意义探讨

2021-11-20 12:40王嘉伟刘更生王玉超付佳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扁鹊中医学考试成绩

王 瑾 王嘉伟 刘更生 王玉超 付佳琪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355

为更好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对中医经典学习的重视程度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诵读经典成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201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办中医人才培养实验班八年制扁鹊班,并为此成立扁鹊书院。学习经典是扁鹊班贯彻始终如一的基本要求,除了加大经典类课程学习之外,扁鹊班还开展了一系列读经典的学习活动。除诵读经典以外,在疫情期间,扁鹊书院执行院长刘更生教授根据学生特点精选了100种中医古籍书目,并亲自带领同学们进行读书分享交流会,以达到读经典、悟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的目的。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典,刘更生教授特此为同学们开设了《中医文献学》与《中医医案与临证思维》两门特色课程,指导扁鹊班同学系统学习文献阅读相关知识,以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

本文以2019—2020学年,2017级中医学八年制扁鹊班、2017级中医学八年制1班、2班、3班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阶段诵读经典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学八年制扁鹊班、2017级中医学八年制1班、2班、3班为研究对象,扁鹊班为诵读经典组,其他班级为对照组。2019—2020学年之前,扁鹊班与其他八年制各班培养方式方法一致,课程设置与学习要求一致,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选取2019—2020学年为观察时间,诵读经典组学生每周一至周六早晨6:00~6:40诵读《中医必背红宝书》和《中医必背蓝宝书》;每周日晚为诵读经典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在学习群中发布签到统计与考试成绩,以督促提高学生的质量诵读质量。对照组学生于8:30正常上课,无诵读经典要求。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统一题库,闭卷机考作答。期末考试统一闭卷笔试作答,以学分加权成绩做数据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诵读经典组与对照组2019—2020学年期末考试必修课学分加权成绩、2019学年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M(Q)]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业成绩分析

诵读经典组学业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业成绩分析[M(Q),分]

2.2 两组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分析

诵读经典组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分析(±s,分)

表2 两组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分析(±s,分)

组别 n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诵读经典组 23 240.87±22.55对照组 112 208.76±30.12 t值 4.835 P值 <0.001

3 讨论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经典的学习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学习中医经典最好的方式是背诵,不仅从短期来说,诵读经典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绩,展现出更强的中医思维,并且从长期来看,更为以后的临床工作积攒了源头活水,使学生能迸发出更多的灵感。中医学之所以是一门实践医学,是因为中医学知识的积累来自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经典是对系统化理论化后的中医学知识高度概括的理论承载体。所以,中医学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医经典之中,只有深刻理解掌握中医经典,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种思维对患者进行诊治,以求得中医应有的疗效,才可能达到效如桴鼓的治疗目标[1]。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学核心课程之一,对中医思维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四门临床课程会对学生以后的中医学术生涯与中医临床生涯起到深远而广泛的影响[2]。北京中医药大学徐荣谦教授言:“许多名中医对中医经典著作非常熟悉,俯首拾来,张口而出,甚至诵读如流。提倡学生读经典,背经典,熟能生巧。不是读懂了再背,而是背熟了再理解”[3]。学习中医,读书和背书应该重视基础、重视经典,要会读书,更须勤背。

3.1 打下坚实功底、培养中医思维

扁鹊书院是我校在少年班[4]、传统班[5]、外向班[6]、全科班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并充分发挥齐鲁中医药文化渊源深厚的学术优势和长清作为扁鹊故里的地域优势而成立,办学理念是“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术贵精专”,经典是中医学习的根底。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说:“儒者不能舍圣贤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景之书以治疗”“习医之人,必以研读医经为首务”。诵读经典是中医学生的基本功,是每一位中医学子的必经之路。从名老中医最早阅读的中医书籍统计数据来看“书类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中医经典原文类书,说明从经典入手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7];江西百名老中医仍以四大经典及其注解书籍为主研医籍,并且学习过程中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8];《名老中医之路》97位著名中医药学家强调学习及背诵经典著作者共计87人,占总人数89.7%[9],共同证明了诵读经典是多数中医药大家公认的打下坚实中医功底的最好方式。然而在目前的中医教学过程中,经典与临床教学脱节,教学内容片段化,学生对中医经典兴趣不高、不够重视,使得中医学子疏于经典学习,诵读经典时间少[10],对经典思维方法理解不透彻,导致了学生中医知识结构不合理、临床思维缺乏或弱化[11]。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药院校教育中最核心的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对中医学生以后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都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12]。中医经典是培育中医思维最好的土壤,是中医临床之根基,也是中医灵魂之所在,从东汉仲景时期至明清时期无不把经典内容奉为临床必修。《伤寒论》中既有对六经病本证的论述,还涉及了大量失治误治的变证、需要鉴别的类似证以及六经病的传变、转归,在研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样的辨证思维体系下可与后世理论融合交织,形成新理论、新观点,指导临床药物应用,这也正是《伤寒论》历经千年永不褪色的魅力所在。

3.2 提高临证水平,开拓临床思路

朱良春先生在《中医必背红宝书》《中医必背蓝宝书》的序言中写到,“中医经典是中医学术和中医思维的载体,只有经典烂熟于心,才能领悟中医之精妙,临证如有源头活水,底气充足,思路灵活,疗效确切”[13]。当代名老中医大都经历了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14],无论是对原文的背诵还是理解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处理临床疑难杂症之时才会有真知灼见、圆机活法,这是医学大师们多年来诵读经典思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积累,于临证之时大脑自动处理信息分析完成检索,是必然之结果。诵读经典是中医学习的第一步,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进一步开拓中医学习能力的第二步。只有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医,发挥出经典的现代实际效用[15]。读书明理,经典常读常新,诵读与理解可形成良性的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之时能够提取准确的信息,同时强化理解,以读促记,以背促记,以通促记,增强理解力,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内化为自己的诊疗思路,受益终生。熟练运用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同规律,诵读经典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践中都发挥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3.3 拓宽疾病认知,提供解决方案

时代在发展,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新的疾病不断出现,人类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生存挑战。面对新的疾病,我们回过头向经典寻求方法,总能找到临床思路,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在今天,中医经典中对于疾病与环境的认识依然能指导临床,在现代医学未能找到解决方案之时,我们可以从中医经典中找到应对措施。1956年蒲辅周老曾用苍术白虎汤治愈了北京地区流行的乙型脑炎[16];非典及新冠疫情期间,中医经典理论指导疫区中药调护,有效地缩短了病程,降低了疾病的转重率与死亡率,由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多首经方组成的清肺排毒汤[17],发挥了巨大的治疗作用,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4 读经典、重传承、促发展

中医经典的研究与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在各中医高校开设多门中医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时加大经典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被越来越多的中医人践行。深入把握中医经典教育,积极探索中医经典传承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中医经典传承[18]。通过开展经典学习,让学生们自己诵读、研读,并总结、分享所学内容,再经过老师们的指导点拨,与临床相结合,可获得进一步的升华。除此之外,结合古今医案,体会遣方用药之奥,完善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挖掘中医经典内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掌握有效的中医经典学习方法,并培养中医思维,在思辨和实际运用中建立运用经典的信心和能力,最终使学生由衷地热爱经典、积极地传承经典[19],将经典学习、经典应用融入中医人的血液之中。中医经典的学习,是通往中医临床的必由之路,是中医传承的原动力[20],也只有对经典领悟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在临床中更好地发挥中医疗效,让中医经典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科研。

坚实的经典基础是临床上宽阔思路与切实疗效的保障,是中医发展的源泉所在,“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现今公认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21],诵读经典是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一步,在中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中医经典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中医经典传承,而且是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要求及中医人才发展规律的。诵读经典,加强经典学习,培养学生爱经典、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的中医情怀,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把经典学习真正落实到中医人才培养计划之中。

猜你喜欢
扁鹊中医学考试成绩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讳疾忌医
扁鹊与牛黄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跳过去
斯诗私塾
讳疾忌医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