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
(河南省儿童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医院电子信息系统也称为医院信息系统,英文简称HIS,相关理念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为满足大量数据信息处理以及提升医院整体运行质量而提出的。目前来看,医院整体信息体量比较大,瞬时信息产生量也比较多,加之信息种类繁杂因而传统信息管理体系难以满足现代化医院运行管理需求[1]。HIS系统主要覆盖医院三大信息的管理工作,分别是医疗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医学科学技术信息。医疗信息是HIS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系统的重点管理对象,包含临床工作中产生的所有信息资料。而管理信息则是指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信息,相关信息既来自于临床科室同时也来自于医院行政管理机构以及后勤部门等。医学科学技术信息主要是医院在医学科研方面积累的信息内容。由于医院吞吐量比较大,各项信息数量必然也非常庞大,而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于后续医院的管理决策的制定有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各医院都在信息化发展中逐渐完善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来有效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效果[2]。
从各部分的分支组成上来看,医院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临床诊疗部分、药品信息部分、财务管理部分、信息统计分析部分以及预留外部接口。临床诊疗主要包括患者在接受一系列临床检查以及治疗护理内容时所产生的各类信息,该部分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包括临床医师信息系统、护理人员信息系统、检验科及影像科信息系统、住院部信息系统等。患者进入医院后所有的诊疗活动及相应信息均储存于该分支系统内,该系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为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形成比较完善的临床诊疗信息链[3]。而药品信息部分包含所有与药物有关的信息系统分支,不仅涵盖医院药房在药品入库、存放管理、领用等方面的信息而且也包含临床用药方面的各项信息,重点是当前临床用药合理性信息。财务管理部分包含内容也非常多,各个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关的信息输入端口都属于该部分构成单位。相应的信息内容不仅包含临床工作中产生的各项财务信息,而且也包含医院在整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人员、设备、耗材等管理费用信息。信息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输入端、信息处理系统、可视化终端几个部分,主要负责相应数据信息的统一处理以及信息利用工作,该部分与医院管理决策之间关系密切。而预留外部接口则是系统整体面对各项政策变化或管理调整所准备的调整空间[4]。进行一系列的数据交互是外部接口的主要功能,但外部接口可接受的数据信息种类应该受到限制,避免一系列网络安全不利因素从外部接口进入系统。
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在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数据的衔接,其重点在于新旧数据之间的整合。在优化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新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医院相应的信息管理要求,而且也应注意保障原有数据能够在新系统中进行查阅和利用。注意保障原有数据在进行设计时同样可以随时间进行数据整合,并且保障新旧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能够进行数据交互。以临床信息为例,在进行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原系统同样进行数据跟进,而新系统在接受患者相应临床信息时与原有信息系统中的相关内容互相配合,二者保持数据同步更新,新系统中进行信息写入时,要同步执行信息回写,将患者信息纳入到该系统中的同时也让原系统写入患者信息,新旧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在进行相关的费用计算以及其他数据计算时可同步利用,保障计算模块在整合两方信息的基础上给出相对准确的统计计算结果[5]。不论是新系统还是原有系统,在进行患者信息写入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衔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调取相关信息或写入相关信息时,能够找到正确的输入或输出端口,绝对避免升级后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利用原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最好还要注意保持数据同步性,在新系统中如患者进行了信息写入,对于原有系统中患者相应数据产生影响,那么在新信息写入的过程中,原有信息系统也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调整,保障整体系统信息的一致性。数据良好衔接是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除了数据衔接外,在进行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的过程中为增加某一部分功能而增加客户端或相应的功能模块时,要注意保障其语言系统的兼容性,保障不同客户端在相关联的工作信息处理时能够共同发挥作用。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在进行优化设计时,临床路径功能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升级项目。临床路径包含众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为例,临床路径系统中包含路径名称、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日期档案、创建日期、病种代码、诊断依据、治疗方案,术前检查、术后用药、查房记录、护理记录等。而临床医师在原有信息系统中录入患者相关信息时,新的临床路径功能模块应以智能化自动弹出或附加进入临床路径的模块按钮的形式应用,这两种方式来保障不同客户端的无缝对接[6]。录入相关信息时,新的临床路径模块功能应及时弹出,针对是否需要进行临床路径信息录入进行询问,该功能依托于临床医师在原系统中输入的信息内容以及信息种类,临床路径功能模块识别相关信息后自动弹出询问,并完善自身体系框架内的信息内容。另外在原系统中应设置临床路径模块按钮,在原系统信息录入的过程中,随时可点击该按钮,进入临床路径功能模块,并完善相应信息。临床路径中新添加的一系列功能有助于完善临床诊疗工作全程信息记录目标,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7]。
在整合临床路径相关功能模块后,医院信息系统在临床工作实施过程中,能够更为清晰的以流程化信息显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所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并对患者入院后一系列功能状态进行记录。临床路径系统能够清楚的显示路径名称,同时通过ICD编码来明确患者适用病种,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明确诊断依据,同时在临床路径上明确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方案的依据。如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则进一步进入临床路径手术信息系统,录入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围术期用药、手术日期、手术具体配置、术后检查项目以及出院标准等,同时针对患者接受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尽记录[8]。在整个临床路径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以时间轴信息为基础,完善患者入院后所接受的所有临床诊疗措施,保障患者入院后所有相关诊疗信息可查。而临床路径系统,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在于所有临床工作均具有时间刻度,在查询任何诊疗步骤时,都能明确进行该诊疗步骤的时间点。企业信息覆盖度相对较大,包括医生工作站、相关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手术室系统、麻醉系统以及一系列财务管理系统等,通过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对患者入院后所有信息的全覆盖。
在进行服务器端口运维工作时,重点从安全保障角度来进行维护工作。医院电子信息系统依托于内部网络的稳定性来保障企业系统安全,由于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需要与外部网络进行数据交互而外部网络环境安全性难以预测,因此所有服务器均应安装相应的防火墙系统,最大限度保障系统不受木马程序的威胁。另外要注意IP地址的管理工作,能够接入医院信息系统的IP地址要固定,新接入系统的IP地址要具备接入系统的管理员权限,而且要确保每一个IP地址只能与一个MAC地址绑定。相应技术人员在进行服务器端口运维工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关闭某些可能存在风险的端口[9]。还要注意服务器端口数据的动态更新,在周期性运维工作中明确当前服务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上行及下载问题,从系统和硬件两方面来保障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软件方面的问题要积极进行软件升级及调整优化,硬件方面的问题则应注意妥善进行硬件升级。在最大限度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时刻发挥相关作用,提升医院整体信息管理效率及信息管理质量。
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由多个部门的多个分支主机组合而成,因而医院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中必须对各分支主机进行相应的维护。首先要确保系统不接受外部各种程序对系统进行改写,所有进入信息系统底层架构的行为,均要受到严格的权限限制,分支主机的运维工作必须由院内相关科室或专业外包技术人员进行,任何系统方面的故障均应进行故障上报,要避免一系列可能对系统运行逻辑产生影响的不利行为。主机方面注意以下几点可能对整体信息系统构成安全隐患的行为。首先是USB外部端口连接系统,由于各种外接硬盘中可能内置相应的病毒程序,如允许外接USB端口,则对系统整体安全造成较大隐患,因此不允许外接USB与系统进行连接。其次是光盘中可能存在的病毒程序,如允许使用光驱来进行数据写入,则可能将光盘中存在的病毒带入系统程序之中,进而引发系统故障,为排除这一安全隐患要禁止各分支主机使用光驱。最后要做好主机的统计记录工作,避免因丢失而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可采取主机箱上锁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其丢失风险。最后要加强相关信息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保障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系统。
当前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部门分支建设情况良好,但信息整合相对困难的问题,为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医院应进一步进行相应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工作。本文针对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及建设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相应的优化设计内容进行研究,根据信息系统调整后的功能来明确其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