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
梁永安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视频课在社交媒体受到百万年轻人欢迎,单集播放量达400万。他对恋爱的诠释可谓“金句频出”:“现在人的分手能力,远远大于相爱能力。”“在爱情面前,考虑一多,就杂草丛生。”……
“年轻人在面对爱情时,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梁永安说:“我觉得无形中,有些计算、衡量。比如我家境很好,相貌很好,或者自己的学位也很好,那我和Ta在一起,到底亏不亏?对方顺利的时候还好办,如果不顺的时候,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和Ta在一起,我自己本来可以过得更好。”
梁永安有个学生是名女研究生,她的男朋友样样好,就是身高不够她的标准,她自己1.68米,男生大概1.67米,她为此焦虑了几个月,早上一起来就头大,3个月瘦掉十多公斤。最后她忽然想通了,下定决心和他好,一想通也就不管不顾了,后来一直走到结婚。
“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多,权衡太多。我始终觉得,爱情本身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我们有时候把它考虑了好几年,就消耗掉了很多东西。两个人相爱就是天然的这部分很相合,在一起很轻松,就激发出灵性,生命就活了。这是最珍贵的,而不是考虑钱多钱少、地位高低等。考虑一多,就把情感变成夹生饭了。说到底,爱情是很简单的事情,它让人的内心瞬间变得单纯,世俗却对它加诸过多砝码。”梁永安的这番话,触动到很多“恋爱困难症”的年轻人内心,大家纷纷点赞。
梁永安觉得,一个人要有能量去给对方输送温暖,最怕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别人多承担。
人人都想拥有美好的爱情,选择婚姻的理由也是因人而异。那么,当爱情来临时,你是否也会踟蹰不前,斤斤计较条件,处处考虑得失呢?
会的,爱情婚姻乃人生大事,自然要多斟酌30%
不会,沒有完美的爱情,计较越细不满越多15%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否计较要看什么问题55%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安徽省唯一中国家庭教育专家组专家
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爱情,自古至今都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人们歌唱爱情的美好,人们赞美爱情的伟大,对爱情无法预期的结果唏嘘不已。无论如何,爱情都是令人期待和向往的,可是,仍然有人在美好的爱情到来之后犹豫不决,不断权衡利弊。我们不禁要问,爱情如此美好,是什么让我们无法轻松享受爱情?其实,爱情也需要“减负”!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敢轻松爱、勇敢爱了?是因为我们赋予纯真的爱情越来越多的内容,爱情洁癖症就是其中的一种。追求柏拉图式的爱情,无数次的验证Ta一定只爱我一人,除了我之外,Ta不能和其他的男生或女生说话,开玩笑。甚至有一些男生对女生更是追求“处女”情结,一旦得知女生以往有恋爱史或者亲密关系史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就会觉得她肯定不是最好的,然后从相处细节中吹毛求疵,惹得自己和对方不欢而散。
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对恋爱对象过度理想化导致我们对恋爱的对象过度要求。Ta应该对我最好,Ta应该都能考虑到,Ta应该无所不能,殊不知,每一个Ta都是普通人,如果满足了所有理想化的期待,那一定是假的,日后肯定会出现让你不如意的地方。
从个体成长经历看,个体在和父母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父母过于严格和否定的养育方式,使个体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为了争气,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个体过于顺从父母的意愿,总是期待能找到一个完美的Ta来“翻本”,让父母从此对自己另眼相待,靠着Ta就能带着全家人脱离苦海,过上幸福日子。最终因此上当受骗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这就是过度看到了自己家庭缺少的部分,往往是物质和经济上的不足,从而忽略了爱情本身是两情相悦,不是谁要对谁的家庭负责,而是相互对对方负责,其他的都是需要在日后的相处中日益加深的。
从个体与父母的关系看,如果一直是对抗的关系,个体一直对父母的推荐和看法持怀疑态度的话,父母越说某某好,个体就越是会和父母较劲,以致无法在恋爱中轻松享受爱情。
从社会现象来看,大多数人会把恋爱与婚姻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选择顺序颠倒。现在的恋爱主体是90后、00后,父辈和家族的关注,让他们承载的家庭责任和负担更多,在恋爱中“小心翼翼”,生怕找错了对象。人们在恋爱之前,先考虑经济、家庭、学历、长相等,自然就少了爱情的冲动、期待和内在的吸引力,恋爱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越多,爱情本身的不期而遇、美好的“心有灵犀”,都会变成“因为Ta的外在条件好才会考虑”,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忽视了爱情本身“猝不及防”的独特魅力。
总之,我们需要给爱情“减负”,减掉爱情之外的诸如学历、经济、社会地位等华丽的包装,单纯地把对方当作一个适龄的对象来交往。爱情就是爱情,越是单纯的爱情,越能让爱情中的双方轻松享受爱情,深入了解对方是否适合长期相处,在人生的各个环节,是否两人能协同一致。只有爱情“减负”了,两个人的感情才真正变成轻松的、勇敢的、我们都能去追随的东西。只有在这样的相处之下,年轻人才不至于被爱情的附加品绑架,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