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摘 要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广阔。要想实现小麦质量及产量的提高,不断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就要加大优质小麦的推广和宣传,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小麦栽培技术水平。同时,在小麦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创造管理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优质小麦;栽培技术;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05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比重很大。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麦种植区,存在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的问题,虽有一定的增产及杀虫效果,但长期使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危害较大,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对应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小麦的栽培质量和产量。
1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 种子处理
小麦的生产数量及质量,会受到种子质量的影响,因此,在种子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特性及气候特点对种子进行选择,选择最适合当地生长的小麦种子,保证种子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及综合性。在种子的种类确定以后,还要在晴天对种子进行晾晒,来保证和提高种子的活性,提高成活率。在整个晾晒过程中,要将种子中的一些杂质,和具有病虫的颗粒进行剔除,保证种子的纯净度能够保存在98%以上。同时,为了降低种子病虫害的产生率,还要做好种子和药物的拌和工作。
1.2 整地施肥
在种植开始前,要对种植地的土壤种类进行分析,保证土壤具有充足的养分和肥力。开播以前要对土壤的类型进行整治,来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提高播种质量。土地的翻耕深度保证在20~30 cm,同時遵循上虚下实的原则,提高种子的根部发育。如果种植地域的地下区域的虫害严重,就要使用农药对虫害进行防治。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在种植工作中应用范围最广,与传统的施肥方法相比,能够大大提高施肥的效用,减少肥料的使用,降低成本[1]。
1.3 不断创新种植模式
要想保证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小麦,首先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在保证小麦健康生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种植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巨大。其中对小麦健康生长影响最大的是严禁在同一片地域反复种植小麦,否则就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及各种养分失衡,并且病虫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就会产生依赖和抗药性,病虫害的为害会加大,且大大提高发生率。一般同一片土壤种植小麦,要保证时间控制在3年及以下,因此可以将3年期限当做一个间隔,在这一时期种植大豆、花生等其他作物来替换小麦,以保证土壤的水分及各种养分达到一种平衡,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有效的预防病虫害的种植方法是在种植一茬小麦后,进行作物替换,以保障土壤的各方面性质,同时也能够避免单一作物带来的弊病,丰富作物种类。此外,精量播种也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这种种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植株的产量,同时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能够与温度控制结合,利用播种深度等技术,能够使产量得到最大化地提升。
1.4 播种
在播种前,要对小麦的品种及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进行考虑,确定最佳的种子播种时间。逐渐取代尽早播种的不良播种方式,提高对光热的利用效率。同时,选择好播种时间还能够大大延长灌浆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掌握播种的密度,提高小麦对水和阳光的利用效率,协调好小麦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长关系[2]。
1.5 苗期管理
在出苗后要及时对出苗的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苗,同时针对漏苗的区域还要及时补苗。当麦苗的叶片达到5片以后就要展开间苗处理,对田间的苗株密度进行规划。小麦出苗以后也会伴随杂草的产生,这时就要利用化学药剂对杂草进行清理,避免与麦苗争抢养分。此外,为了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还要及时开展中耕工作,并且要针对种植地域的实际情况对中耕的深度进行管理和控制[3]。例如地段的养分充足,麦苗的生长态势良好,这时就可以适当地加深中耕的深度。
1.6 中期管理
在这一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最快,拥有十分显著的生长趋势,因此加强对中期的管理对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要加大对水肥管理的重视,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提高麦苗的光合速率。追肥工作一般采用尿素,同时追肥工作的最佳时间是降雨过后。若当地环境较干燥,浇水工作和施肥工作还要同步进展,保证麦苗的生长拥有充足的养分供给。
1.7 后期管理
在这一阶段,工作重点是麦苗根叶的保护,保证小麦灌浆的充分。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可使用稀释的尿素溶液对叶片进行喷洒。一些缺乏磷的区域,还要使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洒,保证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平衡,为小麦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喷洒的次数要进行2次,间隔时间要控制在7 d。当气候较为干燥时要适当浇水,同时还要控制好浇水的量,避免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根系出现腐烂,最终导致麦苗的死亡。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防治方法
在小麦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选种阶段开始,要选择对病虫害等抵抗性较强的品种,同时还要保证所选择的种子质量,避免携带病菌和病虫卵。种植工作开始前还要对种子进行包衣,来提高出苗率,同时要完善整地工作,可以利用深耕的方式来起到对深处虫卵破坏的目的,进而为小麦的出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病虫害治理的3种主要方式分别是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其中物理防治是一种对小麦的品质及生态影响较小的一种防治技术,一般利用田间管理及防治诱虫灯等方式来起到防治目的。物理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一些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而提高出苗率[4]。
2.2 防治时期
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所产生的病害也不同,因此治理方案的制定也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调整,以保障防治的效果,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质量。纹枯病等病害是小麦播种时期最容易产生的病害,这时可采用种子包衣方法来防治。针对小麦生长期最容易产生的植株病害,可以配置哒螨灵溶液展开防治。同样地针对抽穗期、灌浆期等容易产生的病虫害也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药剂防治,有效减轻病虫的为害。
2.3 小麦锈病
一旦田间出现锈病,就会极大地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严重降低小麦的生产数量及质量,降低经济效益。小麦在感染锈病以后将会在叶片上出现黄斑,同时黄斑会逐渐扩大,随着病害的延长在受害部位会产生黑斑。感染了小麦锈病的小麦光合作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大量水分的流失,最终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5]。针对这一病症就要合理选择麦种,保证麦种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如果田间的病虫害影响较深,就可以适当地延缓播种时间。
2.4 小麦白粉病
这种病害会对小麦的叶片造成为害,严重时甚至会对小麦的秸秆等部位造成影响。在感染这种病害的初期,会在受害部位形成黄色的小斑点,并逐渐加深,最后形成白色的酶状物覆盖在植株表面,最终导致植株的死亡,这种病害会对植株的生长速度产生影响。小麦白粉病的高发区是多雨地区,因此一旦管理人员没有对水肥进行合理地控制,就会大大提高白粉病的发生率;若降水过多就要及时排水,避免積水对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及时对田间作物的密度进行调整,调节通风,避免密度过大。
2.5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会吸取作物的营养物质,在发病初期,植株的表面会形成黄色的小斑点,并逐渐扩散。一旦小麦蚜虫的影响较严重就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病害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对病虫进行灭杀,或者对土壤进行深耕来降低病虫的基数;或利用生物方法,如引进天敌对病虫进行捕杀来降低病虫的基数。
3 结语
提高小麦的栽培技术及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种子的选择、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加以足够地重视,为小麦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做了简要地分析,希望对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小麦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廷伟.小麦栽培技术的分析与展望[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213-214.
[2] 姬小英.冬小麦田间栽培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1(10):25-26.
[3] 李凤茹.春季小麦保优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1(12):40-41.
[4] 尚磊.优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4):49-50.
[5] 牛文萍.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5):74-7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