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实现

2021-11-19 05:22全婉仪
牡丹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仰泳后视镜咏梅

《父亲的后视镜》是作家黄咏梅的一篇获奖小说。这篇文章以后视镜为主线展开情节,故事较简单,语言质朴,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犹如一幅铺展的画卷,将父亲放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记录了父亲的一生。《父亲的后视镜》重点展现父亲在晚年时自我寻找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使作品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人生之爱与智慧的力量。

讲述老人故事,展现老人情感,揭示老人心理,是黄咏梅近年来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父亲的后视镜》这篇小说涉及的形象系列中,称得上丰富的只有“父亲”这一形象,作者在塑造“父亲”时使用的也只是一些平淡的语言和细小的事件,但是因她使用了“暮年叙事”的手法,结合了事件的发展和父亲的情感变化,完整抒写了父亲对自我主体的实现与认同的过程,就使得这一看似无甚妙处的作品却暗含一种动人的力量,更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该作品也因此成为近年文学评论的重点对象。

一、“后视镜”的意义

《父亲的后视镜》的题材和情节都十分简单,主要写父亲年轻时候跑长途,出轨遇上了一个“四川婆”,后来路上为了给“我们”拍风景闹出事故,退休后经常练习“倒行”,却邂逅了一个女骗子,最终在学习仰泳中重新找回了对自我的认同的过程。该作品读来轻松感十足,叙述风格看似朴实,却有文学批评的意义。

黄咏梅在这篇写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把后视镜作为线索,父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出现了后视镜,每一阶段的后视镜都强化了“父亲”的自我认同感:第一阶段父亲是跑长途的司机,通过大皮卡上的后视镜观察景物,“还时常超速,把人撇在后视镜都看不见的拐弯处”,这一时期的作者所写的父亲对自我的认同感来自超越的快感;第二阶段写父亲为孩子们拍摄景物,给孩子们展现后视镜中反映的世界,这一时期父亲的自我认同来自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满足;第三阶段写父亲退休后的“倒行”和学习仰泳时以感知能力为后视镜,邂逅了错的人后,父亲学习仰泳,并最终在运河自由的仰泳中重拾自我认同。作者将父亲的一生与后视镜相连,实则是在时代的背景下表现了一代人心境的流变,这一手法也就是黄咏梅后来的作品中普遍使用的“暮年叙事”手法。

二、暮年叙事

“暮年叙事”是黄咏梅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讲述老人的故事来表现老人的情感世界。具体的表现就是她在作品中着重刻画社会底层的老人,她将老人置于变化着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记述老人在时代变化之下的心理落差与情感缺失,来展现老人为了寻找自我主体认同而付出的努力,《父亲的后视镜》中的“父亲”形象就是这一群体的代表。

在作品最后一部分,步入晚年的父亲失去了过去自我价值实现的来源——开车,也与能够甩开别人获得自我优越感的后视镜相分离了,但在练习“倒行”的过程中,父亲似乎找回了当初的自我,而这艰难找回的自我却又在遇到女骗子后分崩离析,这也印证了张颐武对黄咏梅的评价:“她的作品表现了处于多重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剧烈的碰撞中的那些普通人所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难以消除的困难,黄咏梅对于人生的细节和小波澜的表现力相当出色。”“女骗子事件”使“我”与哥哥感受到“父亲真的老了,已经搞不定这个时代了”。但在作品结尾,作者又以一段具有浪漫意味的描写,说明父亲实现了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这也表现了黄咏梅对老一辈人自我寻找、自我实现的内在精神的呵护,也展示了作者直视人生困局的思考:“他的脚一用力,运河被他蹬在了身后,再一用力,整个城市都被他蹬在了身后。”

三、暮年的寻找与实现

“寻找”是寻求自我的意义,“实现”是展示自我的价值。黄咏梅在作品中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没有使用她一贯的手法,把父亲写成一个严肃古板、沧桑、腐朽的传统老人,而是直面父亲的心理需求,甚至生理需求,在写父亲青年出轨“四川婆”、老年向“赵女士”求婚等时都直言不讳。但作者并未直写老人在现代社会发展洪流中的孤独感和特殊心理,而是通过父亲遇到的小挫折表现出来。黄咏梅通过这样的抒写来表示老人在尋求自我需求满足时的艰难。

黄咏梅写的其他老人题材的作品也多用“暮年叙事”手法,反映的内容虽与《父亲的后视镜》并不相似,但思想主线是一致的。如在《病鱼》中,作者写了一对空巢老人操劳一生,晚年却仍要忍受寂寞凄凉的境况,表现老人与子女的代际冲突;《给猫留门》同样展现的是代际情感的隔膜和老人无法实现的情感渴求;《蜻蜓点水》中,黄咏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老人日常生活的细碎小事,直面老年人的身体欲望和精神困顿。《父亲的后视镜》与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黄咏梅对父亲这一人物的抒写十分细致,父亲心理上产生的各种微妙变化都在作者笔下“和盘托出”,从而完整呈现了父亲这一老人独有的生命形象。

对于这部作品,黄咏梅说:“我试图写下这些没入小数点之后的人生,辉煌或者暗淡,幸福或者悲伤,惊心动魄或者平淡无奇,汇集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波澜壮阔的生活。”这可以理解为黄咏梅在创作《父亲的后视镜》时参照了现实的经历,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从而使水滴般的回忆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河流,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

四、结语

《父亲的后视镜》在语言、题材、内容和思想上都是偏于平常的,在笔者看来,她在这篇小说中使用的语言甚至没什么探究的必要。但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冷静,并未透露本人对父亲的评价,使得人物的评判只能由读者自己感知。这部作品只着力塑造父亲这一个形象,其他的形象都是一笔带过,使得人物抒写也十分简单,但作者的思考以及反映的问题都倾注在了这一个人物中。父亲的自我寻找和自我实现是整个作品的思想主线,也正是通过这一人物的挣扎,作者悄无声息地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老人问题,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广度。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全婉仪(2000-),女,河南信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方面。

猜你喜欢
仰泳后视镜咏梅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我国优秀女子仰泳运动员两种出发技术运动学特征研究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鸡蛋会仰泳
臂戴后视镜
创新的摄像监视系统取代车外和车内后视镜
汽车的复眼 后视镜及侧视镜的由来
中型客车后视镜抖动的分析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