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街巷景观提升研究
——以南京小西湖街巷为例

2021-11-19 09:24李晓颖朱晓英
中国名城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街巷西湖幸福感

李晓颖,朱晓英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引言

主观幸福感是人类活动的最高追求和最终动机,它是基于个人对其自身的长期情感反映及整体生活情况的自我评价,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3部分构成[1-2],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园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街巷作为社区生活的主要脉络,面临原有功能缺失、人居环境恶劣和居民幸福指数低的问题。2011年全国两会之后,国家严格制定并大力实施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一系列政策,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奠定了政策基础。

街巷纵横交错构成一张包含交通、生活、工作、购物、娱乐、休闲的多层次复合网络,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4]。国外对居住环境和居民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从心理学、医学和环境学等角度探究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5-8]。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分为国外理论和量表的引进阶段[9-11]、利用国外研究工具对中国人群小范围测量并探究本土化的量表阶段[12-13]和研究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3个阶段[14-16]。研究对象囊括老人、青少年、大学生、城镇居民和其他行业的劳动者[17-19]。总体来看,大量学者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很少有文献关注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逆向效应。亢楠楠的研究指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可以显著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21]。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主观幸福感更强的居民往往有更多的积极情绪,环境关心水平往往更高。这就证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可以增加居民主观幸福感。相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也可对环境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图1)。基于此,本文尝试以南京小西湖为研究对象,在公园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将居民的幸福感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街巷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索如何通过景观手段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

图1 主观幸福感与环境的双向促进

1 街巷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尽管国内学者已开展了大量有关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20-22],表明居住环境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但鲜少有学者研究居住环境在哪几个方面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为补充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选择南京小西湖及其周边街巷,进行实践调查,试图探索街巷环境中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

1.1 研究区概况

《南京地名录》云:南起马道街,北端向东折至箍桶巷,古时有塘,环境优美如杭州西湖,得名“小西湖”。明正德间,名士徐霖在此筑有“快园”。清咸丰间,园毁湖干,后发展为街巷,小西湖的名称就此保留下来。小西湖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北接夫子庙,南邻老门东,在南京城市规划中位于城南历史文化商业核心区中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图2)。为保证样本数据的丰富,本次研究以小西湖和同处老城南箍筒巷、磊功巷、大油坊巷及木匠营等5条街巷为研究对象(表1),于2019年9—11月及2021年3月,在适宜户外活动的晴朗天气,选择南京小西湖街巷及其周边四街巷,在日常3个主要户外交往时间段(6:00—9:00、11:00—13:00、17:00—21:00),进行现场行为观察、拍照记录,随机询问各类人群对此街巷景观满意程度、目前街巷环境是否会提升幸福感、最喜欢的街巷交往地点、对理想街巷环境的需求等,共收集访谈结果45份,有效问卷调查219份。

表1 研究区街巷概况

图2 研究区街巷位置

1.2 现场调查结果

参与调研者男女比例1∶1.14;18—35岁的青年人占24.8%,35—60岁中年人占46.4%,60岁以上老年人占28.8%;职业涵盖教师、个体商户、普通职员、学生、退休老人和自由职业者。

结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将街巷居民概括为五大主要人群,并分别记录其活动内容和行为特征(表2)。

表2 街巷人群行为活动特征

1.3 街巷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现场调研的补充研究,总结了街巷环境中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陈叶秀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

(1)服务设施:街巷服务设施包括街巷导视系统、公共厕所、垃圾桶、人行道和无障碍设施,还包括停车位、充电桩、饮水池、健身器材等。

(2)景观质量: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和活动场地两部分。灯光、色彩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要努力营造景色优美的宜居环境,给居民提供舒适的社交场所。

(3)邻里关系:街巷中的邻里交流、互帮互助可以提升邻里信任,良好的邻里关系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居民的和谐相处,增强其归属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4)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有自发组织和社区组织两种形式。社交活动主要与活动内容、组织次数及人员参与程度三部分有关。这反映了街巷环境中的居民互动情况。经常举办社交活动,居民和社区组织、居民和居民之间的经常互动,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有利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5)环境安全:环境安全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安全需要、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的需要等,进而让人们感到幸福,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2 基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街巷景观提升策略

在概括出街巷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3个街巷环境提升策略。

2.1 环境赋能

2.1.1 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

街巷的首要功能就是通行,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是街巷最基本的需求。街巷最终的发展是将路权回归行人。若街巷宽度足够,可在街巷中植入连续性的条带状公共空间,实现人车分流,这样既能保障通行安全,也提供了宜人的街巷环境空间。同时,无障碍设施是实现街巷包容性设计的基础。通过提供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保障居民的环境安全。

2.1.2 多彩优美的绿化环境

街巷绿化环境的设计要遵循文化性、生态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整体性的原则,以满足居民的行为心理和需求为出发点,尽可能营造安全、舒适的景观环境。可以行道树、地被、灌木、绿植相结合的方式,选用当地特色行道树,营造开敞明朗的通行环境,利用多彩明快的灌木地被花卉,营造美观的交流环境,以及利用密集的灌木对空间进行围合或遮挡,营造隐蔽的私密环境,也可以利用绿植或花箱营造美观的入口环境或代替传统车挡形成良好的步行环境。

2.1.3 便利舒适的公共设施

街巷空间环境中公共设施的布置与街巷内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巷内的公共设施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色彩形状不同,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在街巷空间中科学有序的布置,同时也要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

2.2 空间营造

邻里交流是社区居民发生社交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型到新式的、平等的、单纯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街巷空间成为邻里关系从陌生到熟络再到相互认知的纽带[23]。为营造良好的街巷空间,提出以下两点策略。

2.2.1 组织线性空间,增强街巷序列性

空间序列是依据人的行为模式来组织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在人视运动过程中的动线空间体验。目前,国内很多街巷存在人流引导不合理、空间缺乏活力、趋同单向化的问题,这种情况是由于设计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建筑上,忽略了街巷空间结构对人心理体验的影响。故应注重街巷空间序列的顺序性、虚实性、动态性、可识别性,使街道具有方向性、吸引力,突出街巷景观在变化中的协调美,强调街巷空间的连续组织关系和秩序感。

2.2.2 整合碎片空间,扩大街巷开放性

在存量开发模式下,街巷空间属于稀缺资源。如何以现有场地的重新分配、优化组合代替无止尽的新空间开发,是现有老旧城区街巷更新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街巷开放性是街巷空间具有活力的本源,街巷的开放性主要受街道的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和建筑底层空间的利用3个方面的影响。一般老旧街区的街道尺度已定,几乎无法改变,所以可以通过梳理街道,挖掘潜力空间,通过竖向设计、植物围合或分隔、构筑物设置等途径改变街巷某些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整理建筑底层空间,重新赋予街巷新的面貌。提升街巷空间的开放性能够丰富街道功能,提高街道的空间活力度,与周边空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满足人群交往活动的空间需求,增强其归属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2.3 活动碰撞

街巷活动的发生主要依赖于街巷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活动空间的保障。同时,社区活动可以促进邻里关系,激发人际交往,增加社会反响,消除人们的孤独感,增加居民的价值感和参与感[24],有效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25]。根据现场调查分析, 老年人作为街巷空间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其空闲时间较多,乐于邻里交往,故在设计中应考虑空间的适老性。儿童活动类型较多,以群体性活动为主,地点不固定且持续时间较长,故在设计中应更多地考虑其趣味性。游客是街巷空间的另外一类主要参与者,有部分游客对于街巷居民的日常生活有浓厚的兴趣,经常会发生游客与居民的互动,所以对于街巷的风韵特色应予以保留并强化突出。原住民对街巷公共生活的参与度较高,往往是承担了空间活动组织者和空间维护者的角色,对于街巷公共空间自发使用的程度也更加深入,在街巷中有更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外来住户往往有规律性的出行、作息和活动目的,对于街巷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弱,对街巷没有真正的家园概念、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在设计中应该鼓励并规范原住民的自发行为,用包容性设计激励外来住户自发更新街巷环境。

3 案例研究:南京小西湖街巷

3.1 场地概况

3.1.1 街巷客观环境

小西湖街巷总长288 m,两侧包含小西湖小学、小西湖社区等,多条狭窄巷子串成整个小西湖片区。小西湖整体存在交通不便、环境较差、服务设施不完善和空间利用不当等问题(图3)。

图3 场地现状

3.1.2 居民主观满意程度

根据前期调研数据分析,获得小西湖居民对老旧街巷各景观要素的满意程度及其主观幸福感情况统计,共计113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小西湖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图4):居民对邻里交流满意度较高,根据采访人员所属人群类型分析,老年人群、原住民对邻里交流较为满意,满意度较低的人群主要为外来住户。原因分析可归结为老人和原住民是街巷交往的主角,有更强的归属感。仅有一半的受访者对街巷绿化满意,对植物养护的满意度更是低达34.58%。对于街巷的停车问题,满意度仅为13.5%。

图4 居民对街巷各环境要素的满意程度

3.2 基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小西湖街巷景观提升

根据对现状的充分解读以及对于如何用景观手段改善小西湖乱停乱放、交通不便、服务设施不完善等硬件问题,提升景观环境,提高居民的环境安全;通过观察主要人群活动行为,重新进行空间营造,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为居民邻里交流提供多样可能。通过营造安全整洁的环境、良好的交流空间,促发各式各样的活动碰撞,从而激发小西湖的活力,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图5)。

图5 总平面图

3.2.1 环境赋能:路权回归,保障环境安全

小西湖周边存在多个著名旅游景点、小学、医院,周边外来人群较多。大量机动车、共享单车挤占有限的街巷公共空间、土地资源,行人难以通行,停车与慢行空间矛盾突出。

根据前文提出的策略,小西湖更新设计主要通行方式选择以步行为主,构建以慢行交通为主的交通系统,改变车本位的设计思路,还路于人。本次设计在充分了解各个建筑、相接巷口现状及其功能后,提出环境赋能、路权回归、保障环境安全的策略。

首先,通过梳理街巷停车(据南京市秦淮区上位规划,将于小西湖小学操场设置地下停车场),将路权回归行人,从而保障有序的通行环境,为行人提供安全的交通空间。其次,提出路权重新分配的策略,疏通街巷并结合商铺檐下空间形成多功能复合的休闲人行道,再利用栏杆、种植带等景观手段将道路从右向左划分为人行道、机动车行驶道、非机动车行驶道,为居民提供合理的出行选择。再者,更新服务设施,便捷居民生活。通过街巷植物重新梳理、精巧搭配种植,为街巷增添色彩,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

3.2.2 空间营造:多样空间,提供多种可能

小西湖街巷宽4—7 m,空间狭小,却仍存在诸多空间浪费现象(图3)。小西湖邻里交流的发生地点多为行道树下、店铺屋檐灰空间,甚至是人行道,品质较差,居民多自带简易座凳,极为不便;交流人群类型主要为原住民和老年人,缺乏青年人和儿童的交往空间。

在小西湖这样的狭窄社区道路中,不适合大拆大建,而应该整合存量空间,补充公共空间,最好一种空间提供多种可能。依据前期分析对居民使用需求的调查和行为特征的观察,提出营造多样空间、提供多种可能的策略。通过合理划分空间尺度,增加多样而趣味的活动场所,促进活动交往的发生。

首先,小西湖两侧活动空间数量缺乏、品质较差,积极利用封堵拆违,街巷两侧“僵尸车”清理等城管项目,挖掘机遇用地资源。积极利用现有街巷界面形成的凹空间,设计小型活动空间,形成环境较好的闲坐聊天小微空间,并设置可活动的休憩座椅,注重人群交往的灵活性。在更新过程中,整理街角进行微空间改造,借院落围合成的半开敞凹空间,为居民活动提供休息空间、交流空间。同时,小西湖小学围栏处充分利用闲置带状空间设置创意空间,结合店铺灰空间设置灵活开放的交流空间。通过提升景观,小西湖街巷形成的空间类型有休息空间、交流空间、创意空间、休闲空间等,满足5种类型人群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

再者,可利用使用者的时间差异,让同一块空间更大地发挥效用。如星空驿站是设置在小西湖小学旁的带状空间,可以为小学生15∶00—17∶00放学时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环境和娱乐环境。其中的座凳利用定制的异型钢构,可坐、可爬、可滑,形成趣味性的创意探索装置,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大面积的涂鸦墙可充分发挥孩童的想象力;在19∶00—21∶00,星空驿站又可以成为原住民和外来住户放松休憩的场所,为居民纳凉、下棋提供空间;在早晨5∶00—9∶00为老年人提供晨练、喝茶遛鸟的地方;也可以在10∶00—15∶00成为游客一个短暂的歇脚之地。

3.2.3 活动碰撞:促发活动,共享活力街巷

小西湖街巷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活动空间缺乏保障限制了街巷活动的发生,尤其是外来居民和青年原住民几乎不参与任何活动,参加街巷公共生活的积极性较弱,对街巷缺乏真正的家园概念、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此现象,提出促发活动碰撞、共享活力街巷的策略。

首先,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展开个性化对策。针对街巷空间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群体——老年人,要注重景观设施的适老性,对于自备桌椅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可设置移动多种组合形式的桌凳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同时多样围合的座凳更有利于促进邻里交流,提升社交活动发生的概率。针对街巷活动参与积极性最弱的外来居民等青年人,通过设置互动装置,如设置涂鸦墙、街巷互动浇水装置、光影互动墙和夜间地面互动投影等,吸引居民参与。如今历史街区与艺术共生是新兴趋势,引入新的文创产业,提升街区时尚感和潮流感,不仅可以吸引原住民自发参与其中,同时还可以促使小西湖焕发新的生机。

其次,要为活动的举办搭建平台。本次设计为街巷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多种类型场地,为相同爱好的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兴趣角,促发不同街巷社交活动,加强相近社区交流,同时提升小西湖的文化氛围感,使得居民回归原有的邻里热络关系,形成人情味街巷,让游客感受老南京的市井人情。

再者,街巷微更新鼓励街巷居民踊跃参与,在设计的落地实施中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责任感。对于各自家门口的设计更留出准许自发创意更新的小片绿地,不仅可以打造丰富多样的街巷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居民对街巷的满足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居民主观幸福感得以增加。于是,更多居民的生态责任感加强,社区街巷将发生越来越多的环境行为,从而促使街巷环境质量提升,最终达到预期街巷环境整治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随着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街巷作为人居环境重要的空间类型,在时代的发展中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处在较低水平。在风景园林专业背景下,如何利用景观手段提升街巷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是本篇文章论述的重点。通过梳理影响街巷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提出三大策略:(1)环境赋能:保障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提供多彩优美的绿化环境,完善便利舒适的公共设施;(2)空间营造:组织线性空间,增强街巷序列性,整合碎片空间,扩大街巷开放性;(3)活动碰撞。通过提升街巷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其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促进“环境提升—主观幸福感提升—环境行为发生—环境提升”良性闭环的形成,最终促进公园城市的建设。

猜你喜欢
街巷西湖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雨中的街巷
当西湖遇上雪
幸福感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