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智
摘要:创意的反义词包括平庸、无趣、守旧等等。然而每个学生在学习之初都是为了寻找各种意义上的“生动有趣”而努力。从身边挖掘和整合资源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本文以下就将从思维发散性、与时事的紧密程度、学生认知体系考察、提升感知和观察力和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写作动力来论述写作中创意思维的展现形式。
关键词:解读深挖;细微观察能力;探究
前言
写作中的创意发挥旨在避免单一的复制写作的手法和内容,以及制造把文字当作“敲门砖”或者“填塞物”的工具类文章。为了营造具有创意的语文写作和學习氛围,帮助学生从自身角度获得创意思维,老师需要从授课方式以及学生对写作课的看法上进行改变,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创意、思想单一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如何在创意思维上实现突破和发展。
1情感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散性引导
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存在,学生们在写作时就要运用写实手法,把创意元素融入自己情感来进行写作。比如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这堂课,为了体现上下文的有序铺陈方式,老师可以正面指导学生写作时内容能够沿着一条主线展开,也可以反向示例杂乱无章的写作内容会给阅读者带来怎样的体验。突出了写作是作者和读者双方的沟通平台,需要作者通过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让文章主题显得清晰明朗,或鲜明地表达自己对他人某种行为的看法,或运用承上启下的方法表达对既定事实的感悟。学生们在学习写作时,对于题目立意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文章质量,老师在课堂上可提供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双向案例进行思考、比较,以激发学生们对“写作时思路清晰”的自我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对写作空间的定位。
再比如七年级《学习抒情》这一课的教学,老师对学生抒发情感的对象不加任何指点,可以用新奇的、无形的事物作为参考,比方说以互联网上创造的无限可能作为对象,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正向的情感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网络环境创造者的崇敬之情,保持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神秘感,将有益于产生大胆假设和勇敢求证的学习动力。
2举例紧扣时事并大胆创想
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和社会热议的某种现象容易引发学生们对该事件的思考与讨论,但前提是与学生目前的认知体系接轨,并具备扩大理解范围和想象的空间。比如说七年级《怎样选材》这节课。如果学生想利用覆盖面较广的选材进行写作,老师可以鼓励其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深挖,完整地讲好“一件事”。也可以是多个事件本身的“同质化”解读,这里讨论的“创意思维”可分为浅层和深层,前者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选材,后者是指新角度的选材和新的解读方式。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在八年级《学写新闻》这堂课的教学,具备初中生写作意义的新闻一般来说是具备某种议论价值,比如说新旧观念如何实现转换或者新事物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等等,不盲目跟风是需要学生有完整的个人价值观,能够通过多渠道产生“物我链接”。对主流观点表示赞同时,学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甚至大胆想象事件在另一种走向的背景下,跟风评论会有何异同之处,即在评论的基础上产生评论,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创意写作。即使是新闻跟往年发生的事例也具有可比性,这要求学生不仅对同类历史事件有所掌握,也需要利用当下背景整合自己的认知资源。
3原有认知体系考察先行的方法
新旧概念的区分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观点所处水平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的,这就要考察到老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发展模式。在实际写作中,无论是对人的看法还是对事物的看法,在写作时都会体现双方共同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学生首先要从自己的角度产生理解,尽量避免受到传统思路的干扰。然而类似模仿原文章节内容进行改写这样的教学方式,就短期来讲,其在课堂教学中确实具备一定的效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在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仍然具备足够的思考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活用能力。有鉴于此,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大量阅读,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方式的自我立场,就是老师在写作课上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比如说在七年级《写出人物的精神》一课上,把熟知的人物转换成新认识的人物,记录对这个人的看法如何从接触中发生改观,这种纪实的写作方法,能够展现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而由此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推崇的人物精神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包含本我情感的创意写作方式是学习个性化的升级表现。
4提升自身感知与细微观察能力
写作的意愿部分源自于学生们对外界感知的价值输出,有所见即有所感,有所感则有所言。简单的复制场景并不能引发自己及读者的感悟,但不同学生对于同一场景得出或悲或喜的情感体验,就是一种价值输出的体现。这种差异化的情感价值输出也是写作创意的一种体现。尽管大多数时候,主流教育教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但创意的本源是来自于学生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以及因得到外界反馈而产生对自己的看法,这种没有可比性的价值体现可以作为创意写作的原始动力。比如说在七年级《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节课上,擅长写作通常被认为是少数喜爱用文字表达思想的学生的一种“标签”,老师向这部分学生提问并不能引起其他学生产生同样的“写作意愿”,反而可能会让敏感的学生产生某种“弱势心理”,不利于学生自发地喜欢上“写作”这种表达形式。在语文创意写作方向上如何开启新的感知方式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例如想要激发学生对自身兴趣的感知并鼓励其用文字进行记录,一方面是需要环境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支持,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具备的延展性。
结语
语文的创意思维培养可从两个角度思考,一个是老师,另一个是学生。老师在课程的各个阶段都贯彻落实有创意、有思想、有主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鼓励老师们使用具有更高的包容度和务实性的教学工具或文章例子。而学生则可以从如何实现在写作中融合生活化的场景,也就是说把生活和社交场景中得到的文学素材用于写作。在课后作业的评价体系中,老师可以适当加入和转换新的考察元素,比如说实时性和新角度,保持人性化地进行点评。最终实现灵魂的双向对话,把创意写作的内涵融入语文学习的内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谢旭朝.掌握作文教学真谛,感悟真实人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35):134-135.
[2]王珂晨.中职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长江丛刊,2018(2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