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的融合

2021-11-18 03:55徐茂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鉴赏高中美术融合

徐茂磊

摘要:高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高中教学不单单是知识的传输,还应该要包括高尚品格的培养。如果仅仅是机械地向学生展示美术鉴赏课的知识内容,而不从思想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那么学生除了空洞的临摹学习外将很难有所收获。德育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融入能在引导学生认识“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道德品格。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的融合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德育;融合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开展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具体实践中,仍然有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际效能。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并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趋势,不断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升美育的效果,必须对青少年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也能获得各种艺术文化知识的体验,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拓展知识的领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对艺术文化有更广阔的认知,体会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加强美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使得美育和智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感知更多的美术作品。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涉及对作品鉴赏的过程,学生也可以在其中感受艺术的广阔,同时对作者产生好奇心,丰富学生对人生经历的了解。在美术鉴赏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操可以得到陶冶,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达不到该效果,这也是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意义。在课堂上学生会不断欣赏美,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够对事物形成理解,促进精神领域的活动。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对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但是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部分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同时课堂教学的氛围沉闷枯燥,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其主要是外部环境比较消极,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美术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

三、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的融合策略

(一)重视美术延伸活动

一个优秀的美术活动不仅是指在活动时间内达到的效果,活动后作业的完成也会影响美术活动的效果。拓展活动中的作业是检查学生美术活动的效果,但是最后活动知识的巩固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拓展活动中的家庭作业也很重要。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是人的本性,这对高中生来说尤其如此。他们非常渴望老师能够肯定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应该是积极、用心地去面对学生的作业,仔细观察学生的美术作品,积极寻找作品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

(二)迎合学生的“动性”审美

高中生处于思维与意识活跃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时将会持之以恒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当学生看到新颖的美术作品时,将会产生高涨的求知热情,进而主动地搜集资料,进行讨论与探索。这意味着,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动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产生积极情绪,从而使之在鉴赏过程中形成活跃思维。为此,在美术鉴赏中教师要从五个方面引发学生的思考,即用眼、用嘴、用脑、用心、用情,首先观察美术作品的整体与局部,通过基础审美认识美术作品,接下来运用语言描述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了解,随后在脑海中思考美术作品的寓意,然后结合教师的教学指导获得心得感悟,进一步认识其蕴藏在表层下的精神含义,最后用情谈谈对美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综合得出最终观点,形成完整的审美结构。

(三)引导学生认识艺术语言

作为一个有自己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艺术领域,艺术作品和其他领域一样,也是一个兼顾两种不同风格的领域。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艺术语言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越是掌握了这种艺术语言,就越能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甚至在艺术欣赏、创作技巧、创作风格、创作体验等方面都具有社会意义,创作习惯和社会背景是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本身,必须充分了解创作者的具体情况,充分理解艺术语言,从而在本质上理解对艺术作品的充分欣赏和对艺术美的理解。

(四)讲解画家生平经历或创作心路历程

以“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为例,在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空间、构图、色彩、形象等要素之后,教师还可以对画家的创作经历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比如,在赏析法国名家莫奈的作品《睡莲》时,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色彩布局,联系画家的经历进行讲解。画家莫奈晚年的视力状况非常糟糕,但还坚持作画,认真地观察自然和生活中那些变幻莫测的色彩。因此,《睡莲》这幅作品远看是灰,近看时,视觉越好的人看到的色彩就越多。视觉对画家来讲非常重要,莫奈在视觉状况糟糕的情况下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为了绘画付出了更多努力。在名人经历的讲解过程中融入德育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加坦然地面对挫折。

(五)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实际课堂中,教师需要加强个人的引导作用,增加艺术形式方面的教学,提高色彩、线条等艺术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占比,从而帮助高中生养成基础的艺术感受能力,为后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基础。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师在日常也可以借助美术造型语言的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教学,例如,如何达到画面的均衡、增强画面的艺术感,通过教师持续的引导与帮助能够让高中生具备基础的艺术创新意识与有关知识,从而促进班级高中生个人审美水平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通过美术鉴赏课引入德育,能让品德培养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教师通过问题的引领,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联系画家的生平经历能帮助学生正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参考文献

[1]苗菁菁.浅析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的教学[J].参花(下),2019(10):115-116.

[2]周科.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路径之研究[J].散文百家,2019(08):167.

[3]殷萱.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J].吉林教育,2019(20):40-41.

[4]赵乐琳.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9(04):229.

[5]李志.高中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的教学解析[J].青春岁月,2019(01):171.

猜你喜欢
鉴赏高中美术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