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2021-11-18 20:55王伟鹏翟沛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组织建设对策

王伟鹏 翟沛沛

摘要: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开展学生思政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有着基础性战略地位。目前团组织存在组织疲软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干部队伍建设较弱等现象的存在。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党建带动团建、建立考核并加大评先机制、推动班团一体化建设等方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组织 组织建设 薄弱 对策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

1.基层团组织疲软薄弱,没有充分发挥好应有作用

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许多基层团组织对这一工作并未重视,在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带动青年上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团干部没有很好地走进青年、了解青年。部分基层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事务性工作,往往种了别人家的地,慌了自家的田。针对思想政治引领等工作开展的较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宣传的力度不够。很多基层团组织在团建时应付了事,简单读稿,做几个游戏,然后大多只剩下外出聚餐。团建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明显,思想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基层团组织制度未成体系,制度落实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

“三会两制一课”是共青团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2月,团中央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 (试行)》中明确要求各级团委要落实好这一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团组织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虽然大部分基层团组织在开展讲团课的力度较大,但是时间、次数、实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也和团中央的要求相差较远。基层团组织开展的组织生活制度、考核制度、例会制度等制度落实工作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实际效用。

3.基层团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较弱

在基层团组织中,专职团干部数量较少,高校二级学院团委仅有一名专职团干部,甚至还要分管其他工作。因为精力有限,很容易导致团委工作效率較低、质量不高。在团支部建设上,也存在团干部人数较少,班团一体化落实程度不够现象的存在。基层团组织干部队伍缺乏业务上的准确指导,也没有机会向先进院校进行学习。

4.各类思政教育理论化严重,团员青年学的不深、不透

目前高校团组织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政治理论社团、思政老师讲思政课等内容上,主要以政治理论说教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团员青年在初期较为感兴趣,但是在接受过多理论教育过后出现了“不感冒”的情况,对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模式较为反感。往往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干部费心费力组织的活动,老师热情洋溢的讲,青年学生们却出奇一致的低头看手机。

5.从严治团具体性工作开展较少

近年来,高校范围内从严治团的具体化措施主要落实在开展理论学习、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开展民主生活会、用好《学习强国》等内容上,对于解决工作本领不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空洞,从严治团效果有待提高。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以党建带团建,创造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良好环境

共青团一直有“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好传统,如今全党把党的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各级团组织也应当更加重视团的各项建设。在当今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党建的情况下,如果能充分发挥党建带动团建的积极作用,将极大提高团建质量,将团建逐步落实到实处。以党建带动团建能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时刻与团员青年保持血肉联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共青团的领导作用。并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加强基层团建,把党建宣传工作和团建宣传工作有效衔接,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

2.建立考评机制,对出色完成工作的团干部加大推优评先力度

推动新形式下的共青团事业实现深入发展、创新发展、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完备管用的制度提供保障。基层团组织在贯彻以“三会两制一课”为基础的团内各项制度时,存在自我要求不高、上级团委督导检查工作不扎实等问题的存在。而扭转这一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加大对基层团组织的监督考核,对主动贯彻落实团内各项制度、切实将从严治团落实到实处的团干部和团组织加以奖励,在推优评先的工作中向优秀团干部加以倾斜支持。同时也要针对没有做到从严治团、没有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的团组织进行整顿,要求限期整改并将责任具体到人,对于工作不力的要加强问责。同时省级团委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考核和督导,加强“积分制”考核,对于重点领域和风险隐患点加强排查,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走实走深。

3.大力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

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突出团支部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领作用,班级体和团支部一同发展、相互促进,带动团支部建设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能够明确主体责任、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团员意识,也能促使基层团组织更好的服务青年团员,做青年团员离不开的知心者和贴心人。高校团组织的总目标是“育人”,要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人。[2]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还能加强团队青年团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可以更好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引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专业设置日渐完备,同时在“双一流”建设中也更加突出了本校优势,各级团组织可以围绕本校优势学科、优势平台、优势实践项目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活动。通过特色思政课堂、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社会实践、结合实际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努力打造体系完善的思政平台。其中尤其可以结合本省本市的中心大局,为社会作贡献。展担当。近年来河北高校共青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冬奥会、脱贫攻坚等全省重点工作,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在开展思政育人过程中,要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加强理论教育,又要酌情配合好实践育人,通过学思践悟让青年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和接受春风化雨版的思政教育。

5.依托“一心双环”学生组织,更好团结凝聚广大青年

经调研走访,目前高校青年学生普遍更乐意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可见青年学生对锻炼能力、表达自我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而近年来学生会干部作风官僚化、社团受社会组织资助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抓好在校学生组织来广泛引领青年学生,同时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政治引领。

新时代党对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高校团组织和团干部应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多措并举开展好团员青年喜爱的各类品牌活动,强化思政引领工作,以更优的体制、更快的速度、更细的实际行动,加速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婷.广西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8-80.

[2] 周艺.浅析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思路[J].黑河教育,2012(07)

作者信息:

王伟鹏(2000.3—),男,汉族,河北省定州市人,本科(在读),河北经贸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翟沛沛(2000.10—),男,汉族,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人,本科(在读),河北经贸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组织建设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