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一、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与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开展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可以规范企业管理和人们的行为,监督和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众所周知,质量好的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钱”途;反之,质量差的产品则卖不出去,必然会造成损失,何从谈效益。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在内部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用适宜的、符合自己经济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来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实现质量管理。
根本作用是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通过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而带来组织效益的提高。《管子》中描述,“官无常,下怨上,则器械不功”就是说,上级如果没有一套稳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下面就无章可循,产品质量就没有保证。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加以落实,一切按标准规范办事,做到有法(章)可循,有法(章)必循,从制度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于质量管理理解不够
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构运行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有很多特定的专业术语,但是不同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术语叫法却常常有很大的差异,每个机构都会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所以在质量管理的同一个方面也往往会有一定的理解差距,且大多数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对于质量管理理解不够。
2.过分重视认证,对实施过程相对轻视
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取得质量管理的认证证书对于机构来说有极大的益处,许多客户在选择机构时对于机构的质量管理认证证书非常看重,认为有认证证书的机构在质量管理方面就一定做得非常好。但是,也不排除有些机构在取得了质量管理的认证证书之后就放松了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以至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逐渐下降,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过程相对轻视。
3.执行力度不够
许多机构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并不够,使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也有部分机构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做的就是表面文章,所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没有丝毫的执行力。管理部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如果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条理,那么机构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所有工作就会乱成一锅粥。
4.部门工作不够明确
因为质量管理这一项工作在机构的内部不够成熟,所以有些机构专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力量非常薄弱,其他涉及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部门又对于自己的工作不够明确。这样就造成了部门之间互相推卸工作的责任,不利于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构运行中的作用
1.让机构环境得到改善
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机构产品的质量,让机构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机构再通过质量认证之后获得认证证书,就得到了有关专业部门的肯定。在此基础之上,机构也不能放松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在工作中更加努力,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能够让机构的高大形象迅速树立起来,让更多的客户相信机构。这样一来机构就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机构确立起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之后,决不能满于当前的现状,一定要持续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创新和改变,让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2.增强机构竞争力
在增强机构竞争力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今天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机构所面对的是世界上所有同类机构的竞争,故而质量问题更加需要得到保障,机构一定要以客户的宝贵意见作为指导,使自己的产品经过改良之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机构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机构努力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让机构在更加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之下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机构才能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自身的一席之地,在自身产品质量有一定保证的情况下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赢得广阔的市场。近些年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市场所出现的激烈竞争也与我国机构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说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我国机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机构都应当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而建立、实施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却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虽然许多机构都没有这样的认识,在取得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通过认证只是一个起点,而持续有效的运行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我们依然要不断努力,结合自身机构特殊性让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下去。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
1.制定质量方针
在制定质量方针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1)质量方针要与其质量管理体系相匹配,即要与本组织的质量水平、管理能力、服务和管理水平一致。方针内容要与本组织所提供的服务的职能类型和特点相关。
(2)质量方针要对质量做出承诺,不能提些空洞的口号,要反映出顾客的期望。
(3)质量方针可以集思广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然后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并注明发布日期。
(4)质量方针谴词造句应慎重,要言简意明,先进可行,既不冗长又不落俗套。
(5)质量方针要易懂、易记、便于宣传,要使全体员工都知道、理解并遵照执行。
2、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需要量化,是可测量评价和可达到的指标;
(2)要先进合理,起到质量管理水平的定位作用;
(3)可定期评价、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4)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质量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员工。
3、组织机构及职责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托组织机构来协调和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分工、顺序、途径和接口都是通过本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来实现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为此,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分析现有组织结构,绘制本组织“行政组织机构图”。
(2)分析组织的质量管理层次、职责及相互关系,绘制“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说明本组织的质量管理系统。
(3)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要素分别分配给相关职能部门,编制“质量职责分配表”。
(4)规定部门质量职责,管理、执行、验证人员质量职责。
(5)明确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全部要素负有决策权的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资源配置
资源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包括依据标准要求配置各类人员和基础设施,在对所有质量活动策划的基础上规定其程序和方法以及规定工作信息获得、传递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等。
质量管理体系对任何形式的机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唯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高效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