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美琴 徐月圆 孙敏 严淑芳 张慧兰 谢冬根 童威
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以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脑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术后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护理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仅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D-二聚体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使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分子肝素钠;醒脑静;循证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预防
【中圖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2
颅脑损伤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的出现将会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本文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以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颅脑损伤发生时间1-14小时,平均5.3±0.8小时;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45.2±3.5岁;交通事故伤28例,高处坠落伤19例,打击上10例,其他伤3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颅脑损伤发生时间1-17小时,平均5.6±0.7小时;患者年龄23-79岁,平均45.5±3.8岁;交通事故伤24例,高处坠落伤19例,打击上11例,其他伤6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脑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术后接受循证护理干预,(1)询证阶段:通过召开科室会议等方式,归纳并总结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术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途径,寻找相应的答案和解决办法。(2)护理方案的制定:根据第一步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寻找到的答案,充分结合医院和科室,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案,并由相关人员负责监督执行。(3)护理方案的实施:① 患肢护理:由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要保证绝对的卧床接受治疗,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将患肢适当抬高,通常建议控制在30°左右,并对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血液循环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利用触摸分析的方式,判断足背动脉情况。同时还需要对下肢肿胀和疼痛情况进行及时的询问和判断,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及时采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利用皮尺对患肢肿胀程度进行标记和记录,从而使测量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在帮助患者的翻身的时候,操作动作要保证做到轻柔、缓慢,从而有效防止血栓发生脱落。② 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着重说明疾病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积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以视频、画册等多种形式,讲解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情况,逐渐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使不良情绪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改善。③ 药物干预:患者在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的时候,需要保证严格遵医嘱进行,并在药物使用期间对各个器官的出血倾向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④ 早期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首先进行被动式运动干预,对患者肢体实施按摩处理,按摩的幅度需要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以患者能够承受为最佳,如果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停止锻炼。随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逐步过渡到床上运动,帮助患者翻身、床上移位、坐起,如果以上训练都能够较好的完成,可进一步实施站立训练。⑤ 体位护理:针对处于脑水肿时期的患者,需要帮助其摆放良好体位,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要保证关节功能,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1.3 观察指标
(1)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2)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3)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4)护理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D-二聚体水平。
1.4 评价标准
满意度:治疗计划实施完毕出院当天,采用100分为满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80分满意,<80分且≥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在护理前后进行评价,共11个条目(42分为最高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在护理前后进行评价,包括8个方面的36个问题,100分为满分,分数高则生活质量理想[5]。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后者以()的形式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仅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发生率分别为3.3%和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3 脑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总时间
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4 护理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D-二聚体水平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D-二聚体、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颅脑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在于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卧床接受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 且血流速度会明显减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使血栓形成及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加大,使患者的预后变得不是十分理想[6-8]。根据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D-二聚体属于由交联纤维蛋白而产生的特异性产物的一种,可以对活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水平进行准确的反映,该物质与颅脑损伤和静脉血栓的发生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上通常会通过对该物质水平进行监测的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和判断[9-12]。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说明,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使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參考文献:
[1] 刘海峰,张英,牛媛. 间歇性充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对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665-667.
[2] 任丽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73.
[3] 任 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98-199.
[4] 郭慧玲.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13-215.
[5] Behrouz R, Hafeez S, Miller C. Admission leukocytosis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factors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Neurocrit Care, 2015, 23(3):370-373.
[6] 程丽楠,崔文香,郎延梅. 住院卧床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1.
[7] 穆景颂, 倪朝民, 吴鸣, 等. 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2):906.
[8] 陈小红, 周斌,师秋霞, 等.脑出血患者术后细节性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1):1601-1607.
[9] 金诗晓,沙丽艳,胡莉萍等.脑出血患者护理结局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2):1707-1712.
[10] Haruna M, Takashi N, Masahiko A,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a patient with a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report of a case. Surgery Today, 2014, 44(5):957-960.
[11] 官念,吴碧华,刘黎明,等.脑出血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670-672.
[12] 梁大英.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10):106-107.
课题:鹰科字〔2020〕86号:Ykz20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