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18 13:41黄润生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4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黄润生

摘  要:自2021年以来,预制装配式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6.3亿平方米,比2019年增长50%,约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5%。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在技术、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章中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生产、预制构件运输与堆放、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三个施工阶段。以下列举一些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管理问题。

(一) 垂直运输设备对大型预制构件要求高

预制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大量的吊装作业,吊装作业需要运输这些大型预制构件的设备进行协调。因此,吊装作业是装配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二)吊装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1.起重设备准备

塔机在起重作业中,应满足臂长和起重的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塔机安全规程》(GB5144-94)。如某工程采用中联重科生产的65xb-10型塔吊,臂长30米,占地面积大;30米处的最大起重量为6吨,PC部件的最大重量为5.5吨。如果塔机满足工程吊装的需要,则塔机满足吊装的基本要求。

2.吊装一般流程

选择吊装工具→挂钩,检查构件水平→吊运→安装,就位→调整固定→取勾→连接件安装。

值得重点注意的是:

a.选择起重工具时,应根据构件形式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起重工具。当墙板与钢丝绳夹角小于45度或墙板上有四个(一般为偶数)或四个以上的起重钉时,应采用钢梁吊装。

b.安装过程中,当构件距安装位置50cm时,停止构件下降,检查墙板前后与图纸前后是否一致,并检查地面标记的垫块厚度和位置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三)施工管理难度大

由于工程量大,构件种类多,施工管理难度大。预制构件建筑工程的特点是随着预制构件预制率的提高和预制构件数量的增加,预制构件的管理量将越来越大。一般来说,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会出现1万立方米以上的预制构件。一万立方米以上的预制构件转化成构件的数量可能有几万个,几万个预制构件可以分为几十类。工程种类多、数量大,对整个工程的管理尤其是计划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包括工厂生产计划、现场吊装计划以及两种计划的匹配与组合[1]。

(四)场地占地面积大,交通组织困难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最大的运输设备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车,包括钢材运输车。然而,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中,仓储场地已由原来的钢材加工场、木工场、模板场改为占地面积很大的预制构件场。当一些工程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在现场堆放大量预制构件时,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

(五)群塔施工、工程协调、安全管理难度大

群塔作业是指在装配施工过程中,多台大型起重机械之间的协调问题。由于起重作业的需要,大量的大型起重机械和大型起重机械的管理都涉及到许多工具的配合。例如,一些仍在使用的传统模板方案将需要塔吊。卸料和物料运输问题将导致整个管理协调难度的变化。从安全角度考虑,塔式起重机在装配施工过程中,在空运过程中往往要轻载一吨和几吨的重量。装配式厂房安全施工管理的一些重点偏离了传统施工,这也是现场管理的难点。安装前必须制定方案和立体协调方案,解决塔群作业的困难。

(六)预制构件生产、安装、成品保护等环节应做到精细化管理

如果在组件工厂进行生产,现场应重点关注如何在安装和储存过程中保护成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吊装与钢结构构件的吊装相比,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混凝土预制构件比钢结构构件更为脆弱;其次,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不低于钢结构。因此,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的保护体现在吊装和储存過程中的防撞防裂措施上,是工程规划的重点。如果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

二、解决装配工程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装配制造技术体系的研发力度

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及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实施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对零部件生产、安装、施工及装饰装修的统筹规划,掌握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装配搭建,不断掌握起重、堆放、摆放、配套保护等工序。同时,形成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全面开展材料、构件、关键节点件装配、检验验收的质量监控,有效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水平。

(二)加强装配楼智能化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研发和信息化建设

将BIM与装配厂房相结合,通过BIM软件全面检测管道与土建的碰撞情况,并提供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同时,采用芯片管理技术(RFID)或二维码技术,对零部件生产、运输、安装、验收全过程进行信息管理,不断推动BIM技术在装配厂房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应用,而设计从设计、生产、施工、装饰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

(三)做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设计、施工、生产、加工、制造等方面。

1.全面构建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装配式项目推进情况,制定《装配式综合住宅发展纲要》,明确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

2.完善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在标准规范方面,既要注重宏观指导,又要注重微观实施和可操作性,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

一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总体规划,形成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检验、检测等住宅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系列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图集手册等;

二是完善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住宅建筑标准化体系;

3.企业建立适用于装配工程的工作法律体系

完善相关工作方法和流程。注重装配的整体方法、工艺,目前,注重装配的综合型工作、工艺的研究和积累,并形成相应的体系。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有了规范的标准,关键是落实。要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形成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明确施工各方的终身质量责任制

根据装配一体化建设项目参与主体的不同,对质量责任进行了划分和界定。住宅开发企业和建设单位是住宅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的终身质量责任。

(五)研究政府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要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细则,确保装配式整体住房和预制构件的比例,提高其他类型项目的比例,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

加强对企业的支持。虽然有“奖励”装配式小区的优惠政策,但不能惠及构件企业。因此,应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减税、技术改造一次性补贴、研发经费补贴等),并根据产量给予零部件企业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能,丰富产品种类,提高质量,促进预制构件行业稳步发展。比如对预制构件实行免税或退税政策,降低构件的成本压力。

三、结束语

综上,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设项目,应当优先采用建筑和构件生产总承包模式,鼓励业主、设计、施工和构件生产企业组建“合资企业”,积极培育一批集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企业。推进配套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生产能力、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和企业综合总承包能力,提高装配式住宅关键产品生产能力和工程建设水平,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成熟度。加快制定实施管理办法,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賀章富.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施工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20(9):125-126.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