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杏庵
灵感来自哪里?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一幅画、一首诗、一篇赋,都可能带来灵感。《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的成功经验也在于此。
溪水潺潺,竹声涛涛。虽然我们身居人间烟火,但这不妨碍寻觅诗和远方。
大河奔流五千年,文化璀璨满中原。河南,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在中原,天地有大美而可言。以美好,致盛世;美天下,盛中原。
与此同时,河南也是我国诗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出自河南。河南是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孕育滋长的沃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范仲淹、欧阳修、晏殊、李煜、柳永、李清照……他们在这里相逢,他们在中原大地留下足迹,写下了无数吟唱中州的光辉诗篇,把诗意留在中原大地。想当年,李白在洛阳奋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嵩山长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景春先生统计,《全唐诗》2200多个诗人中,河南籍的350多人,约占总量的六分之一。《唐诗三百首》中所选的76个诗人中,河南籍的25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以读诗词的方式寻找与传统文化、与古人风雅精神生活的一种衔接,无疑是当下安顿心灵的最好方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与远方。
低头人间烟火,抬头诗和远方。
每一首诗,都有心事,或关于人,或关于城;每一座城,都有故事,看不尽,醉不醒,这恋恋风尘。让我们跟着古典诗词,一起深入了解一首首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正如陈寅恪所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
大河之南,洛阳、郑州、开封一字排列,光芒耀眼,生机勃勃。宋代以开封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以商丘为南京。这些城市,在历史上都曾光芒万丈,夺人眼目。
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古都,还有20世纪文化遗产红旗渠等,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何讲好这些故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本文尝试从古典诗词的角度,和读者一起品味河南文化之厚、之美。
——题记
一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王维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因崇奉佛教,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大约六七岁时迁家至河南洛阳和嵩山,在此居住长达二十多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河南是王维的第二故乡。
王维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赴济州(今山东济宁)途中,路过郑州时写下《宿郑州》。 王维一路东行,经东都洛阳,到了武牢(今虎牢关)。王维在这里住下,写了《宿郑州》。
王维夜宿的是武牢,而不是州治的所在地管城,他的诗为什么不起名《宿武牢》,而是起名《宿郑州》呢?据《旧唐书·地理志》:“郑州,隋荥阳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郑州于武牢,领汜水、荥阳、荥泽、成皋、密五县。其年,又于管城县置管州,领管城、须水、圃田、清池四县。贞观元年,废管州及须水、清池二县,以废管州之阳武、新郑四县属郑州。七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武牢属郑州管辖,且是“老郑州”的州治所在地,故而也可称“宿郑州”。不说武牢,而说郑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由于知名度方面的原因,郑州高于武牢而已。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如同黄河。在发源地的时候,清澈得可以当镜子。流着流着,就浑了。入海的时候,就泥沙俱下了。”看了唐代一些诗人的诗,感觉他们到中年都不曾“油腻”、不曾“浑”。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你看他在《无题》诗中说:“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他说,自己放纵了一夜,玩乐了一宿,天快亮了,仍然意犹未尽。大清早,听见敲五更鼓,这才想起来,要上班了。于是,骑上马,恋恋不舍地上早朝、“应官去”。真是童心未泯啊。
再看看王维,他在《宿郑州》中这样写道:“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早晨才辞别了洛阳,傍晚就到郑州投宿。王维将郑州郊外的田野,写得清新淡远,如诗如画。
“他乡绝俦(chóu)侣,孤客亲僮仆”,异乡没有自己的伴侣,孤单的旅客只好和僮仆亲睦。“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洛阳城已经看不见了,秋雨连绵晦暗了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主人东皋(gāo)上,时稼绕茅屋”,主人家住水边向阳高地,该收获的庄稼环绕着茅屋。“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蟋蟀欢鸣织机声响,麻雀喧噪谷物正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昨晚却还住在金谷,明天将要渡过京水。“此去欲何言,穷边徇(xùn)微禄”,这一去还能说些什么呢?到荒僻的边远地区挣份薄禄,而已。王维的心目中,更关注沿途的风景、以及自己的情绪,他在跟自己“讲和”,接受自己“穷边徇微禄”的平庸生活。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自己喜欢的当下——“宿郑州”而努力地活着,这才是最好的态度。
他生命的河流,没有“浑”,他甚至没有“发源地”的概念。河水流到哪里,都是清澈的。生命的河流在“发源地”也不急流而下,在“入海口”也不迫不及待,反正,流水就是转圈圈,像推磨,一圈转完,又是下一圈,周而復始,何必着急赶路?所以,他无论在哪里,都是静水流深,平静如初。这就是古代的“士”,一路风尘,一路风景。但他并不想占有风景,只是想分享自己看到的风景。“士”,是精神贵族,不是恋物狂。王维另有诗云:“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沿途的风景,这一切并不属于自己,前路尚远,我还得一个人赶我的路。“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对未来的道路,他并不傻傻地盲目乐观,但也不悲观。
王维用平静的语气,描写了1300年前的郑州风景。
我们把时光的“镜头”往后拉,你能想象:380年前的郑州什么样吗?明代文徵明曾孙画作《郑州景物图》的现身,或许可以满足你的这个好奇心。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丛博在《大河报》上撰文说:“近日,有网友在顶端新闻问答上,分享了博雅礼豫‘壹本郑景系列文创中的一本笔记本,封面和扉页是一幅明代画家文从简的《郑州景物图》。这个文从简不是别人,正是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的曾孙。
“《郑州景物图》画面的主题是远山、水面、城墙以及从石桥渡河的骑马旅人,右上角有文从简自题:‘庚辰仲春,道经郑州,仿佛图此。
“文从简(1574—1648)明末贤士。字彦可,晚号枕烟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书画,传其家法有少变。年逾六十,始以岁贡人京,不就选而归。国变后,隐于寒山之麓,居五年,卒。
“文从简是苏州文氏家族的一员,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是其曾祖。
“在文从简作《郑州景物图》的四年后,清朝入关,明朝灭亡,又过了四年,画家去世。
“多数读者第一时间想的都是与郑州风景相对应。其实,‘无法对应正是传统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画画从来不是直接对景写生的那种酷肖、不是照搬真实景物,有的只是事后被胸中逸气激发后的‘回忆式创作,这也正是文从简在画中自题‘仿佛的意涵。每位中国传统画家还都有‘师法古人的日课。
“大名鼎鼎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有人认为此图画了80%的桐庐风光和20%富阳景色,也无非是好事者的‘考证,《富春山居图》的各个段落中,都无法完全还原富春江的某段风景。因此,你也可以说文从简所画是一种‘套路。”[1]
“远山、水面、城墙,还有从石桥渡河的骑马旅人”,难怪,有人说,《郑州景物图》是一幅能够反映明末郑州“岁月静好”的名画,值得所有郑州人记住。
石桥渡河的河水,清澈而甘甜。在唐诗宋词里,在正史野史中,中原河湖的身影频频出现,比如溱水、洧水。
关于溱水、洧水的记载,《国风·郑风·溱洧》中有曰: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诗中描绘出溱洧河边欢声笑语,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我国古代“四渎”。人类自古逐水而居,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发源于道教圣地王屋山的太乙池的济水,被称为“诗词之河”,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唐代诗人李颀在《与诸公游济渎泛舟》一诗中写道:“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浅深露沙石,萍藻生虚空。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青山傍舟棚,白鹭惊丝桐。”诗人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济渎泛舟图”,读来神清气爽。
咱们继续说郑州的水和山。想必你一定好奇,1640年的郑州是什么样子?徐长青在《大河报》撰文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郑州景物图》,画面露出城头的一角,城下一道流水,水中一叶小舟,远处山丘起伏,近处小桥卧波,意境简淡、空洞,给人以古朴幽雅之感。此画作者叫文从简,为明代文豪及书画大家文徵明的曾孙。文从简颇得家传,其山水师法王蒙、倪瓒,自成一家。此画上有作者本人题款:‘庚辰春仲道经郑州,仿佛图此。庚辰即1640年。 9年后的1649年,已是清初,画家杨补又于画上题道:‘此图写具北游景物,山川层叠,舟楫马蹄冉冉沃原,恍然征途风景……此幅作于庚辰,屈指九年矣,亦或若此,谁又更能作北游施览,意又不胜慨然于怀……杨补读画的感慨,自然不能纯是山水之思。而我们要说的,恰恰是文从简为我们留下的郑州1640年的形胜定格。这是笔者见到的清代以前唯一一幅以郑州景物为题的画作。
“看此画,和我们关于郑州数十年前的记忆相距太远,因为记忆中郑州风光的代名词就是风沙和盐碱,那时连郑州城里东北角还是一块寸草不生的‘硝滩呢!而画家却告诉我们,郑州也曾经如此不缺水。
“他画的是哪个地方?只能是东北胜地!……今天,我们走在金水河岸的绿荫里,顺着潺潺的清流,再到郑东新区龙湖荡舟,已经感受到希望的惬意。在金水河岸随意照上一景,都可以与1640年的郑州景物媲美。” [2]
二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此诗约作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孤峙的楚山。
辛渐,应该是王昌龄的好朋友了。王昌龄临别叮咛,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就两句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说,我高洁清白,“清如玉壶冰。”
你看,王昌龄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一片冰心”,冰清玉洁。
洛阳作为文化古都,诗词文化璀璨夺目。想当年,李白在洛阳奋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嵩山长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每次走进唐代,总有一座城市风光无限,那就是洛阳。“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等,吟咏洛阳的诗句不胜枚举。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周南》部分,便多数是引用与洛阳有关的人、事、物的篇章。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周公营造洛邑,也是因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洛阳素以“九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古都、八代陪都”闻名中外。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后来,刘邦才将都城西迁至长安。
洛阳自古帝王州,因此,在洛阳也埋葬了一百多位帝王。而在2007 年洛阳市文物部门公布的数据中显示,仅仅洛阳邙山陵墓群就一共埋葬了从东周到五代后唐时期的帝王共24位。邙山陵墓群除了这24 个帝陵之外,丛葬墓更多。因此历史上留下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这样的诗句和“北邙无卧牛之地”这样的俗语。
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三代,皆建都洛阳。夏都斟鄩,即偃师二里头;商都西亳,即偃师商城;西周、东周都城洛邑,在今洛阳市区。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后,洛阳与开封成为全国性交通中心。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唐代诗坛的众多巨星在洛阳会聚,或定居,或旅居,或游历,一时间群星灿烂,光耀洛阳。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张丛博.你见过380年前的郑州吗?明代文徵明曾孙画作《郑州景物图》现身[N].大河报,2018-03-20.
[2] 徐长青.1640年的《郑州景物图》[N].大河报,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