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华
小学生是一朵朵向阳盛开的花朵,是一个个家庭的未来,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本该是生机勃勃的年龄,本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可是现在的小学生却越来越不开心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并逐渐开始低龄化。他们有的冷漠,有的自私,有的抑郁,有的偏激……甚至有的小学生做出了跳楼、自残等极端的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是现在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建设性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全体教师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小学教师要像重视学生学习一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像对待学生感冒发烧一样,读懂学生的心理信号。那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心理信号呢?当学生出现异常的情绪、行为、语言时如何恰当地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有的小学生内向、怯弱、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他们遇到麻烦时,往往默不作声,默默流淚,自己忍受一切,既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告诉家长,不懂得向老师、家人、同学求助。
一次课堂教学新授部分结束后,我在微机室中巡视指导,发现小A同学的手虽然放在鼠标上,但他面前的计算机打开的画图软件上却是一片空白,课堂上布置的绘画内容,他一笔没画,而这时他周围的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绘画任务。我刚想批评他这节课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时,却发现小A同学情绪低落,眼神黯淡。我随即改变想法,用手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问道:“还没有构思好画什么吗?”他一听到我的问话,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我立即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事,于是接着问题:“出了什么事?能告诉老师吗?也许老师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小A哭得更加委屈了。随后我了解到,小A同学基本上已经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了,而他旁边的小B同学这时候抢过小A的鼠标,在他的画上一顿乱涂,然后把他的作品给删除了。
在课堂上,不能不处理这件事。处理这件事,对小A同学不能简单地“哄”,对小B同学也不能简单地“批”。我想,小A同学遇到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而是自己偷偷地抹眼泪,他这样怯弱、胆小、自卑、内向的性格和小B同学这样随意妄为、好动爱捣乱的性格,一定都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关。首先,要让小B同学感同身受,产生共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了什么伤害。其次,要打开小A的心结,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老师,学会遇到问题能勇于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
我对小B同学说:“你的画画得真不错,很有创意,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聪明的爱思考的孩子。那你能坦诚地告诉老师是谁把小A同学的画毁掉了吗?老师相信敢作敢为、敢承担责任的孩子都会主动承认错误的。”随后小B沉默了一会儿,承认了的确是自己把小A的画毁掉了。我说:“你的画画得这样好,一定是很用心很用心地在画的吧?你为自己的画感到骄傲吗?如果有人把你精心画的画毁了,你会怎样?”“我会很难过,而且会揍他。”“小A同学的画被毁了,他也特别特别的难过,但是他即使这样难过,也没有毁掉你的画,更没有揍你。你有没有什么想对小A同学说的?”小B同学立马向小A同学道歉了。
接下来,我对小A同学说:“很可惜,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欣赏到你刚才画的画,你愿意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绘画创意吗?”学生们立刻鼓起掌来,鼓励小A同学说出自己的创意。
一场课堂风波就这样化解了。亲密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及适宜的学习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增加他的勇气和自信。课下,我告诉小A同学,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他的。
课堂上的简单调节和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课后主动联系班主任老师,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他的家庭教育情况,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之后的每一节课中。
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早识别并关注高危学生。重点关注那些学业困难、家庭困难、交际困难或遭受霸凌的学生,对处于困难中的学生要表达足够的关心。与这样的学生交流时,多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如“老师注意到你好像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老师觉得你好像有心事,能跟老师谈谈吗?”等,来获得学生的回应,赢得学生的信任,鼓励他们遇到事情要主动向老师、家长等人求助。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总会发现有些小学生想法怪异、作品奇特,他们的作品往往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可,经常被同学嘲笑,甚至他们自己也会被同学排斥,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信任、关爱和帮助,体验不到同学之间的互相关怀,这样的学生一般没有安全感,更没有自尊感,平时他们是孤独的、压抑的。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有的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有的可能产生敌对、仇恨等消极心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学生该怎样做呢?
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给这样的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多给他们展示自己多样性、差异性的作品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奇特想法。有针对性且积极地引导其他学生欣赏他们作品中的与众不同之处,让自卑的学生得到心理满足,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同时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也有闪光点,也有可爱的一面,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比如,有的学生把太阳画成蓝色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你是给太阳穿了一件蓝色的防晒服吗?”允许有的学生把机器人画成“屎”的形状,教师肯定地对学生说:“这是未来进入人的肠胃里给人们做检测的机器人吗?”教师的引导是航标灯,可以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给他们指引方向。教师的鼓励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房。
伟大的哲学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我经常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边巡视,边拍拍这个学生的肩膀,摸摸那个学生的头,然后对学生说:“这幅画的颜色搭配得非常和谐,让人赏心悦目,将来你也许会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你设计的这个小游戏太有意思了,有游戏设计师的潜力啊!”“你的脚本设计得真不错,画工细致堪比真正的美工设计者了。”……让学生自信起来,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学生就会在心里认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充分地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们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理念、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去激发同伴的创新潜能和创作力量,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更是维护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激励的话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温暖学生的心灵,并吸引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使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都形成良性的循环。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积极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发展,产生创新欲望,形成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开课导语可以巧设悬念,引发思考,促进学生探究;可以任务驱动,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研究;可以设置障碍,提出挑战,促进学生合作……这样课堂导入,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百折不挠。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去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体味创作的快乐;去分享学生的作品,点燃其他学生的喜悦;去领航学生的人生,让他们开创美好的未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心中种下勇敢、勤恳、快乐这些“种子”时,胆小、懒惰、自卑这些“杂草”就会越来越少;种下自信、鼓励、热爱这些“种子”后,倦怠、消极、冷漠这些杂草就没有了生长的空间。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形成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等积极的情绪,就会让学生收获欣欣向荣的生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努力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关心、尊重、支持、鼓励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构建最坚固的心理防御城墙,为学生构建最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