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1-11-18 17:51夏丽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对策

夏丽娟

摘 要:行业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陈列的是某一个行业中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事物及资料,其意义在于展示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传承行业文化、科普行业知识等,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行业博物馆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文章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为例,结合我国有关行业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宣传、展览、陈列、人才及教育活动这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措施。

关键词: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制约因素;对策

0 引言

保持一个国家持续进步以及社会文明文化的延续,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国家的公民素养有关,公民素养需要靠教育、开阔的眼界以及高尚的品格来提升。而博物馆作为凝聚这个国家文化精粹、展示社会发展历程的场所,对提升公民的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博物馆的庞大数量也体现着我国的文化底蕴,但是我国对于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仍然不完善。

行业博物馆是博物馆众多分支中的一种,同样具有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兼顾传承行业知识、普及行业文化的任务,更具特色,且时代感强。各行各业均兴起了一波兴建博物馆的潮流,主要是因为行业博物馆既能保护行业遗产,又能对行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行业博物馆还能够很好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从目前我国行业博物馆的现状来看,能满足社会教育功能的行业博物馆很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存在许多制约其发挥的因素。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和发挥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对此展开论述。

1 行业博物馆的概况

1.1 行业博物馆的概念定义

我国的行业博物馆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当时是为了保护现代工业遗迹而设立的,承载着某一个行业的历史印记,也从博物馆的层面上对博物馆类型进行了丰富。

近几年,行业博物馆受到了热烈追捧,进入蓬勃发展新时期,因此针对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对于行业博物馆的定义也有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徐玲提出“在强调隶属关系的类型划分下,出现了强调办馆主体不同的一种新的博物馆类型—行业博物馆”;杨怡认为常把中国原有的归属于文化文物系统主办的博物馆之外的博物馆统称为“行业博物馆”;陆建松提出“行业博物馆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相关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利用特殊的行业文物,以其特有的展示手段,阐述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达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从以上三位学者对于行业博物馆的理解来看,笔者对于陆建松的定义更为认可,其给出的定义相对准确全面,但该定义中对于行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却有所忽略,而这一点应该是目前各行业博物馆所倾向和注重的。

1.2 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国际上,对于博物馆的功能性定义于2007年将沿用了多年的置于首位的“研究作用”替换为“教育作用”。近年来,世界博物馆常见的业务活动包括“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教育”作用摆在首位,体现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行业博物馆目前是博物馆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均有社会教育的作用,但是却也有一些差异。

第一点,行业博物馆的馆藏专业性更强,行业性更突出,相比较综合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的局限性也更高。对于行业内的原理解读和展示更为专业,能够将晦涩难懂的行业知识以科技、趣味、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给各个年龄段、职业、文化水平的群体。

第二点,不同于综合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的教育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行业博物馆注重的是科学实践、过程教育。由于行业博物馆具有更加专业性的知识展示,可以支撑其开展更具丰富性的教育或科普活动,可以使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行业知识,从而使该行业得到傳播和普及。

第三点,行业博物馆的专业性让其可以作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场所,不仅能够对广大群众起到科普和教育的作用,对于行业内的交流和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开展技术研讨会以及讲座,可以促进同行间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第四点,行业博物馆不仅能够科普行业知识、传递历史文化、激发探索精神,更是一个行业的“名片”,对行业的宣传和展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行业博物馆,公众可以对本行业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将本行业的历史向世人展示。

2 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为例分析行业博物馆的现状和问题

2.1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简介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长城沿线第一座专题性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3599平方米,占地面积4523平方米。它的建筑形式吸收了古代长城烽火台的元素,馆名由著名古建筑和长城学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写。左边是明代长城的遗存,嘉靖十九年(1540)至今,经历了480余年的风雨,在20世纪70年代长城维修的过程中,该段长城上发现了珍贵的文物—长城工牌,长城工牌是检查城墙夯筑质量的记录档案。而右边是明代长城的遗迹。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陈列以馆驻地的嘉峪关长城为主体,陈列以长城相关历史文物,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长城历史的内涵:第一单元“纵横万里 雄峙千年”,单元主题是中国长城的历史沿革,主要是通过大量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长城的特点;第二单元的陈列主题“金戈铁马 边塞烽烟”是对我国古代长城战争的高度概括;第三单元“长城落日 丝路花雨”的陈列主题是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是博物馆的精华和特色所在,主要展示河西经济;第四单元“北漠尘清 山河形胜”的展览主题是古今嘉峪关。

2.2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

2020年,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积极开展“四进”活动,将“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带进嘉峪关市新城镇、文殊镇和五一、铁北、建林、曙光等社区以及嘉峪关市消防队、武警支队、大唐路小学、峪泉镇中心小学。还将长城历史知识讲座带进嘉峪关市明珠小学、峪泉镇中心小学、育才学校、福民幼儿园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普及了文物知识,弘扬了中国文化,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还走进实验学校、峪泉镇中心小学开展“古代兵器的发展史”知识讲座活动。不仅向学生们讲解古代兵器的发展史,还和学生们一起制作长城防御投石车,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古代兵器的发展史,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文化魅力。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还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了“‘鼠你最棒”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馆内举办了“快乐长博 趣味六一”亲子活动、“感恩教师节 爱在博物馆”“心递感恩花 情暖教师节”系列活动、“快乐涂鸦巧巧手”为主题的手工绘画手提袋活动、“品味端午 粽叶飘香”为主题的庆端午活动、以“月是中秋分外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20年10月,该馆组织实施的“小小一块砖 构造一座城”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9-2020年度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优秀案例。

2.3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2.3.1 参观人数少

尽管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建馆以来,一直在发展壮大,不断地在征集文物并收藏、改善馆陈合理性以及进行学术探究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专业性和业务水平,包括展览专业性以及文物的研究等确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从近几年的接待游客情况来看,学生团体参观偏少,尤其是201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后,学生团体更是大幅度减少。

2.3.2 展览的科技性不强

首先,博物馆的展示手段主要包括实物和模型的展示、图文结合的展示板、LED屏幕、触摸屏和数字沙盘,部分实物和模型只对长城的历史典故做了简单的介绍,但没有相应的详细介绍,应用实例的缺乏增加了受众理解的难度。其次,博物馆共有2块触摸屏,丰富的长城知识应当以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可惜的是,触摸屏内容空洞,有很多内容与展板的内容差别不大。再次,数据更新速度很慢。博物馆目前的展示数据仍然是2010年的官方数据。自博物馆开放以来,只进行了一次升級。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访客数量的增加,而且会失去现有的固定受众,如果继续下去,博物馆将面临更严重的游客分流以及来自行业和社会的压力。

2.3.3 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有解说员5名,主要工作为展厅讲解和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组织。因此,博物馆在教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在服务质量上,而是在解说队伍的规模上。虽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有限,但只有5名解说员负责日常接待,在旅游淡季游客不多的时候尚能应对,一旦节假日到来,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5人的解说队伍明显应付不过来。为了满足游客的解说需求,往往需要多人拼团组队听解说,但是当游客队伍超过50人时,会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反馈参观质量下降。根据上述情况,博物馆应及时考虑建立专业的讲解人员团队,提高游客参观感受和质量。

3 提升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

丰富宣传手段的方式众多,可以通过与各大旅游平台联合推出优质参观活动,从而获得游客好评,进而起到宣传作用;策划有吸引力的展览活动,活动主题要明确,特点要鲜明,可以为参观者丰富历史体验;博物馆可以多与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活动,这不仅是一种宣传方式,还可以在活动中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利用新兴媒体宣传,随着互联网服务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出行计划及闲暇时间的安排通常会参考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如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旅游App携程等平台发布的内容,利用好新媒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树立以观众为导向的展览策划观念和社会服务理念

展览策划概念要有所转变,从目前我国行业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举办情况来看,活动的举办更多地取决于馆长的意见或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这样举办的活动往往更倾向于业内人士的思维模式,而普通游客未必买账。如果设计活动之初没有考虑普通游客的参观体验,活动的宣传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征集活动举办建议,根据反馈的结果制定活动主题,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3.3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让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对招募的志愿者都会进行岗前培训。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解说员队伍并不能满足客流量较大时的需求,而解说员也是博物馆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在硬件设施一定的条件下,好的解说员会让游客的旅游体验大为不同。行业博物馆的专业性更强,所需要的讲解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一点,这样才能做好向游客普及行业知识、吸引游客注意力,对相关行业感兴趣的游客也更有可能会再次参观,对于该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就越有促进作用。

3.4 增强社会活动创新意识

博物馆可以多与校方合作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将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如学校历史课程学到“丝绸贸易”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4 结论

行业博物馆不仅对某一行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对公众和社会具有社会教育的责任。本文基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情况对行业博物馆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影响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随后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行业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好,运营模式越来越完善,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怡.关于发展行业博物馆必要性及意义的思考[J].东南文化,2002(11):59-63.

[2]姚畅.探索行业博物馆教育新模式[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9(Z2):127-133.

[3]谷媛.行业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思考—以园林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9(3):131-137.

[4]王淑庆.博物馆“五行造物”概念体系建设探析—非物质文化与物质形态转化应用研究实例[J].中国艺术时空,2018(2):36-43.

[5]孙旭捷.行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B铁路博物馆为例[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7.

[6]龚建玲.行业博物馆展陈通俗性相关问题的探讨[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2):117-124.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