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胜
(福建易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某高层厂房,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通常情况下,在审查过程当中,所参考的主要依据应当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为参照。而从技术条件乃至技术规范的立场上来讲,则主要应当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为参考。除此之外,还应当适当考虑各类购配件质量进行控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来实施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
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施工方是否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了设计以及涉及模板及支架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是否能可靠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这些也是规范当中有关于模板工程的强制性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模板工程的审查过程当中,还应当包含细部构造的大样图等内容。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正式审查之前,还应当充分了解上述规范及标准当中的相关知识。
审查的具体方法和内容如下。
第一,对于图纸当中所涉及的梁板以及其他各类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一个全面的排查,并对于模板设计过程当中所有可能应用到的配件材料几何尺寸以及搭设间距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在审查完之后,还应当紧密结合相关技术手册当中有关于构配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强度值以及惯性矩等力学性能参数,审查构配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除此之外,还需对各项活荷载、恒荷载的取值进行全面的审核,仔细查看是否出现漏项。
第二,施工单位可以自主选择和设计模板工程方案。但是,不同的支架结构和模板结构构造方式,在验算其挠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时所得出的计算简图也是各不相同的,审查时应特别予以注意。另外,在进行监理审查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判断模板在设计验算时有没有正确按照悬臂梁、简支梁、乃至其组合的实际受力情况来展开分析。
与此同时,在进行监理审查的整个过程当中还应当严格依据《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当中的相关要求: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则其属于是高大模板工程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则需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查和论证。因此,对于有高大模板的工程来讲,监理部门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过程当中,应当先对施工方进行审查,并检查其是否按规定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进行审查论证,并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倘若施工方并未根据上述规定来实施,监理部门需避免提前进行审查,并将其退回给相应的施工单位,防止后续出现转移的监理风险。
在具体施工搭设前,以及在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审查通过的前提之上,相关的监理方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所提到的构配件,来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要保证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则应当使用质量全部合格的构配件,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隐患,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对于部分外观存在明显质量问题的构配件应及时予以纠正。以钢管为例,则需全面检查其表面是否出现严重的锈蚀或者错位、变形等问题。而对于扣件,则需全面查看其是否出现滑丝、变形和裂缝等问题。除此之外,监理方还应当严格检查施工方有没有使用严重变形的旧模板,并对此种现象进行严格审查,禁止质量不达标的构配件出现在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上所使用的各种构配件都是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质量达标的[1]。
现如今,检查在现场模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所运用到的构配件质量,已经成为了监理工作过程当中的一个短板问题。因为现场检测手段不合理,构配件通常数量多,并且大部分都是属于租赁的,导致各种类型的构配件都混杂在一起,从而为监理检查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难度。
2.3.1 矩形柱模板监理要点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受力构件为矩形柱。
材料选择:本工程柱模板选用915mm×1830mm×18mm酚醛浸渍纸复面的九夹板(简称复膜板);竖围栓选用刨直的50mm×100mm木枋300mm;横围栓选用50mm×100mm木枋;拉杆采用MJ夹具配Φ12拉筋;拉筋间距第一道距楼面250mm,以上各道间距小于600mm,边长大于600mm的柱,柱中增加拉杆(做法如图1所示)。
图1 矩形柱模板安装示意图
施工方法如下:
在柱下四角,按照提前所设定好的放样用L25×3×100(单位:mm)做成柱模板定位角,并在柱角筋上对其进行焊接,保证柱子底部尺寸和位置的精确性。然后用斜撑将柱的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固定,确保轴线不会出现偏移,保证柱的垂直度。另外,在进行浇捣柱砼前,还需要重新复核所有柱子的垂直度情况,尤其是角柱和外围柱的垂直度情况。对于那些超过3m高的柱子,则需要底部留清扫口,并预留振捣观察口[2]。
对柱脚处理的原则:需要提前沿柱模板底边,在楼层上抹一个水泥砂浆环带找平层,其宽度应当略微超出柱模板的实际厚度,在其具有一定强度之后,再进行放线支模处理。
柱脚部模板固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按照放线所得柱模板外边线尺寸,在距离柱底部的30mm~50mm处,选用短钢筋水平焊焊在柱主筋上,短钢筋应与柱边长等同。每边焊一根,平面呈井字形。
柱身模板安装则需注意:钢模板拼装应当满打卡扣、咬搓、错缝。在柱身模板为横向拼装的情况下,则每边模板的外侧竖向需要绑扎2道钢管龙骨,再安装柱箍;在柱身模板为竖向拼装的情况下,则可以直接安装柱箍。另外,在柱模板拼装超过2m时,则应当提前留设下料口或者是捣固口。
柱模加固、找正需注意:在安装柱模板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实际的高度来分几次进行加固、找正。通常情况下,柱模找正是将顶杆或者是拉杆安装在每边部位,固定于提前所预埋的地苗或者钢筋环上。采用可调螺杆或者是花篮螺栓调节好垂直度,同时顶杆或者是拉杆同地面之间的夹角应当低于45°。
2.3.2 梁板模板监理要点
梁板的模板选用9150×1830×18(单位:mm)的胶合模板。施工的工艺流程:弹线、支撑点处理、立支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施工及监理要点:(1)采用碗扣式支模时,同时还应当确保上、下层支柱位于同一个竖向中心线;(2)应当认真加固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以及剪刀撑。按照模板当中所给出来的方案图架设龙骨与支柱。龙骨和支柱之间的间距需要结合施工荷载的大小和楼板混凝土的重量进行设置。通常支柱和大龙骨的间距都应当保持在600mm~1000mm之间,小龙骨间距则应当保持在400mm~500mm之间。另外,在铺模板的过程当中应从四周开始铺起,中间收口。在铺设完楼板之后,还应当借助于水平仪对模板标高进行测量、找平。在标高校正工作完成之后,支撑楼层高度在小于或等于4m的情况下最少设置2道剪刀撑或者是水平拉杆,如果楼层高度大于或等于4m,则应当选用其他的施工方案。最后,还应当清扫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办预检。
2.3.3 剪力墙模板监理要点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模板采用九夹胶合板钉成大模板,大模板做到整体性好,不易变形,便于塔吊吊送。在墙身放线的过程当中,需要确保其准确性,尽量将误差控制在特定范围当中,同时确保穿墙螺栓始终处于拧紧和穿齐的状态当中。外墙模板应伸入下层砼面300mm左右。支模时上口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在对模板进行拼装的过程当中,要确保缝隙处于紧密状态,同时还应当加强检查并做好及时的处理。除此之外,还应当确保洞口模板的牢固性,认真设计洞口模板,确保其尺寸,便于装拆。
2.3.4 电梯井筒模板监理要点
在工程上拼装筒模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前将基层处理平整,并提前放出模板位置线。另外,在筒模四角都被调置至垂直的位置之后,再选用四道横向方钢龙骨围拢,然后再将方管卡子将其逐一固定,形成刚性整体。同时还应当对柱顶标高作出严格的控制,使其误差维持在10mm的范围之内,并且相邻模板的高差也应当维持在3mm的范围之内,逐个检查每一个节点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中。在使用模板之前,还需要均刷脱模剂,在使用完毕之后,需对其进行及时的清理。最后,还应当对施工载荷进行严格的控制,上料应当处于分散堆放的状态当中,在支撑之际应当先安装好斜撑或者是一个网格的水平支撑,然后再依次向外安装,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从监理的角度上来讲,在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之际,需要同时考虑到模板本身的安全性和混凝土最终的成型质量。对于强制性的条文,需要将其严格落实下去,施工方负责人以及总监还应当亲自验收高大模板工程,具体的验收内容主要如下所示。
一,模板安装施工需要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模板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高度做出全面的检查。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扫地杆数量、支撑底脚情况与梁侧模支撑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的检查。
二,在同一检验批内,应当选取构件数量的10%来进行抽查,且所检查的构件数量应当大于或等于三件;对板则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所抽查的数量也应当大于或等于三件;对板可按纵、大空间结构选取10%来进行抽查,且抽查数量要大于或等于三件。
三,相关的监理人员在正式开始实施浇筑混凝土前,需要提前验收好模板工程,同时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时还需旁站监理。
以上从实际案例出发,简单叙述了监理对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所使用各种构配件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具体施工过程中矩形柱模板、梁板模板、剪力墙模板、电梯井筒模板等监理控制要点。首先,混凝土结构,实体的整体观感效果和质量均是从模板工程的质量好坏而体现出来的;其次,也是现阶段监理对于安全方面的实际需求。因此,从质量、安全这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模板工程的控制力度,已成为一项必要工作。这不但要求监理切实掌握施工方所报送的具体方案,还要求其掌握施工单设的各方面要求,以及后续的验收方法。除此之外,监理还应当努力学习各类模板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