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客』丁力:『叶雕』《清明上河图》

2021-11-18 12:17陈皓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2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咸宁叶脉

◎文/陈皓

以针当笔,以叶为纸,他刺染百万针,创作出全国第一套叶雕版《清明上河图》,令人称奇。

本文主人公

初遇叶雕,一见倾心

丁力是典型的90后,从小好奇心强,喜欢在各种物体上画画,或者雕刻图形。父母觉得他有艺术天赋和悟性,就随其心愿,带他去拜师学习。他动手能力强,对木雕、竹雕、石雕、核雕等艺术都很着迷,学起来有模有样。

13岁那年,咸宁市举办艺术展览活动,丁力东转转西瞧瞧,别提多开心了。他远远望见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赶忙跑过去看热闹。不看不要紧,这一看他被牢牢吸引住了。原来,一位老人正用毛笔在树叶上绘画,再用小刀片在叶片上小心翼翼地雕刻。老人心无旁骛地创作,丁力神情专注地欣赏,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一片不起眼的落叶,渐渐变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画作,山水清晰可见,人物花鸟栩栩如生,丁力惊呆了。

老人放下手中的笔,露出慈祥的笑容,轻轻问道:“你想学吗?”丁力使劲地点点头。

丁力和老人谈得很愉快。老人姓陈,是第三代叶雕大师传人,来参加艺术展活动,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叶雕、喜欢叶雕,把古老的叶雕手艺传下去。丁力佩服陈老手艺精湛,陈老觉得丁力对叶雕感兴趣,而且有耐心,是个好苗子。两人越聊越兴奋,越谈越投缘。于是,丁力成为陈老的关门弟子,白天上课,晚上学艺,开启了叶雕艺术生涯。两根食指上的道道刀痕,记录着他的生活日常。丁力的绘画、雕刻功底好,加之师父倾囊相授,他很快就入了门。

随着学习的深入,丁力了解到,叶雕又叫叶画,是以树叶为载体,利用叶材表面纵横交织的筋脉来雕刻图案。这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起源于周代,兴盛于唐宋,清末时濒临失传,历史上曾留下“汉妃抱娃窗前耍,七剪桐叶照窗纱”的民谣和“桐叶封弟”等美丽传说。因为天灾人祸的影响,加之不易保存等因素,古代叶雕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

叶雕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会绘画、能雕刻就可以完成佳作。一片树叶,需要经过采叶、锤压、雕刻、定型等60多道工序,历时两到三个月才能完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真正从事叶雕传承的匠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只是一时兴起,终究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而放弃。丁力说,如果没有十二分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秉承匠心,“焕”叶重生

2010年,丁力大学毕业后来到咸宁市公安局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叶雕。为提高叶雕技能,他前往重庆、上海、北京等20多个城市,访遍全国叶雕大师。大师们一般年龄较大,他们静坐于桌案前,用一颗朴实之心、一双灵巧之手,默默守护着宝贵的叶雕文化。丁力意识到传承叶雕技艺,任重道远。

《瑞鹤图》

《飞仙嫦娥》

《千里江山图》

每到一个地方,丁力都会关注当地有特色的树叶,收集那些生长周期长、轮廓完整、叶型对称、具有收藏价值的叶片。有一次,他采集到了直径超过A4纸的树叶,叶型很美,他激动了好几天。

丁力从大师们那里学到绘画、刺染、微刻等叶雕技法,实践时,他细心体会叶雕每道工序要求,制作时融入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技艺日益精进,成长为咸宁市叶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2016年,丁力在咸宁成立了“丁力叶雕艺术工作室”。为了让叶雕作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丁力绞尽脑汁。钻研后他发现,可以将古法纹身技艺应用于叶雕。古法纹身就是以皮肤作画布,用手工点刺的方式将画作刺在皮肤里。丁力先在动物皮上练习,再在纸上练,找到手感后,在叶片上试验。他看到点刺后的图案生动形象,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细细一瞧,瞧出了毛病,只见点刺进叶片的颜色,沿着纵横交错的叶脉,慢慢地晕染开来,几个小时后,画面变得面目全非。多次失败后,丁力没有气馁,努力钻研解决方法。了解到蜡染技艺能够固色,他尝试先在叶片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蜡,再点刺画面。通过几年的试验、调整,他很好地解决了晕染问题。这种在传统叶雕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古法纹身和蜡染技法处理后的叶雕,色彩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而且可以永久保存。

除此之外,丁力不断摸索出法桐、菩提、玉兰等十几种叶雕的表现方式,创造出叶脉刺绘画、叶脉渲染画、叶脉墨染画、叶脉烙印画、叶脉磨色画5种叶雕制作手法,叶片防腐保护技术也从第一代提升至第五代,大大提升了叶雕的收藏价值。

叶画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丁力持续创新的理念,激活了工作室的活力,各种落叶在这里焕发新生。随着各种展出,他的叶雕作品逐渐声名鹊起。2017年,丁力与中法文化协会合作,在咸宁市博物馆举办了个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展览,引来无数粉丝。第二年,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名人书画精品交流展在日本东京举行,丁力的《一叶禅意》系列《禅》《定》两幅叶雕作品,斩获银奖。

非遗传承,“叶雕”复活

丁力坚持将技巧、人文和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创作了一件件叶雕艺术珍品,其中工程最大、耗时最长的要数《清明上河图》套画了。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如果用叶雕的方式来诠释《清明上河图》,将会呈现怎样的效果?经过反复酝酿,创作思路逐渐清晰起来,2015年,丁力开始将想法落实到叶面上。

他先对叶片进行防腐和蜡染处理,再按照构思绘好图案,最后用针一点点刺染。这是件细致活,一张叶片的刺染最好一次成型,不然色泽会发生变化,叶边会卷翘,无法保证作品的完整性。但长时间盯着叶面操作,人处于紧绷状态,眼睛会受不了。创作期间,他光是眼药水就用掉了几十盒。尽管如此,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到位,整幅叶片功亏一篑的情况时有发生。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丁力最终用十片叶子,刺染百万针,完成了全国第一套叶雕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市生活的热闹繁华。

叶雕《清明上河图》刚一亮相,看到的人无不啧啧称奇,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丁力的针下跃然“叶”上。好多收藏家找上门来,表达收藏的意愿,其中一位更是出价高达95万元,丁力却没舍得脱手。他看中的不是作品能卖多少钱,他希望找到懂作品、珍惜作品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珍惜它想好好收藏它的人出现,丁力更希望能把这套作品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休息日,丁力经常到咸宁各地写生,创作时将咸宁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侵袭湖北,云南医疗队驰援咸宁,增强了咸宁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之余,丁力创作出了叶雕作品《飞仙嫦娥》,被咸宁市委市政府选中作为市礼,赠予云南援咸医疗队。飞仙嫦娥是具有咸宁地方特色的历史神话人物,叶雕材料菩提叶采自云南,寓意叶落归根,滇咸一家亲。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丁力以“献礼我的祖国”为主题,创作了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李四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等人物肖像作品,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英雄楷模们致敬。8月24日,丁力的叶雕作品在《人民日报》刊发,他说:“登上《人民日报》,是对我努力的认可,更坚定了我传承这门手艺的信心,我会继续创作,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咸宁叶脉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最美叶脉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叶脉书签
我是一片叶子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