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丹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在掌握各项餐饮服务的基本操作要领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实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来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专业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餐饮服务
一、信息技术对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的影响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转变
1. 教学情境的改变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仍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教师们使用PPT课件展示、微课、小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主要使用的工具是幻灯片、投影仪、影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或模拟真实的教学情景与活动,利用虚拟教室、虚拟社区等技术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极大限度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模式的改变
中职学校的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室里,教师对学生讲解,学生接受的过程,教师管控整个教学进度,处于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是教师来决定并围绕教师展开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自从信息技术介入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大大改变,转变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构建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转变
1. 学习时间自主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可以打破传统方式的时空限制,从实际出发,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针对一个学习主题,分时段学习。不再拘泥于是否坐在课堂里,是否有教师在。
2. 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经过技术改良,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室的物理空间局限,将学习空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通过资源的开放,选择学习的空间场所。学生也可以通过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所营造得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训课程的掌握及应用,通过动手提高实践能力从而促进自身认知能力发展。
3. 学习内容的灵活性
使用信息技术后,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内容不再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就某一个知识点反复观看、学习,可以自定步调、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之间进行相互切换,打破了传统的按章节学习的进度,享受学习内容选择上的自主和灵活。
二、教学方式改革走入“技术”误区
(一)过于注重技术更替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有些实训部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最好有教师在场指导。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不大一样,这就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适用信息技术。教师也多次反映不是所有的内容依托信息技术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刚开始可能尝试效果不错,但后来发现仅靠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掌握的知识并不全面,条理也不大清晰,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归纳、总结,如课程中关于折纸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总结成口诀供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这就比反复观看视频或实景训练能够更快地掌握。
(二)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具有优势和局限性,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不好的方法。要辩证地去看待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问题,各种方法只有在运用中与其他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凸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些中职学校未提前对情境和条件进行了解,便将“是否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句空泛的抽象话语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加剧了这种误解。在餐饮管理与服务课上,曾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由于平时条件受限不怎么用,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会比较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反应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要很强才行。但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都跟不上,那样就会适得其反,教师和学生都会很累,而且未必能带来好的学习效果。本来课程进度就很紧张,最后反而浪费时间[4]。
三、如何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视角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新内涵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必然趨势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教学”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领域也日趋成熟。教师作为教学信息化的主要实施者负责通过信息的流动把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要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完成。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还应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去填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主动探索新知。在缩短人们传递知识的同时,为教学工作开辟新的道路。
(二)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的人。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首要条件是重视“人”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而非一味地顺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习过程的自主。在丰富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去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自身内在的需要[6]。
(三)结合课程实际有选择地运用
信息技术不过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尝试的手段,要尽可能结合课程特点,在本质上引发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等的变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永远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的发展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要根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不同开展探究式的信息技术应用。中职学校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对如何整合有了较深地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追求卓越的职校深深懂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化教学只是初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郑梅芳.职教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微[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106-107.
[2]张琦.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执教能力发展研究[J].山西青年,2021(12):152-153.
[3]李慧文.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策略探讨[J].福建电脑,2021,(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