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17 23:27王添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学分高职专业

王添

摘要: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当今时代高速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地方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将对“双重创新”能力训练培养模式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滞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尚不明确。

从学院到系部再到师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与改革思想不统一。创新和创业精神教育的目标尚不明确,几乎都采用以结果导向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创业者的既定对象,不采用以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维和积极探索以及精益求精的综合品质。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或与就业相关的创业实践,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和培养诸如企业家意识之类的潜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未能进行有效融合。

创新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紧密结合,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尽管许多高等职业学院都开设了创新和创业课程并纳入到学生毕业学分管理,但所提供的课程主要是一般课程,例如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创新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个平行的路线,未能有效地在专业教育教学环节中培养创新与创业的意识、精神与能力也没有实现对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的延伸,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质量不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位于四线和五线城市,并且受到地区产业限制和经济发展限制,学校创新和创业教育教学不能满足改革要求;同时,由于学校自身资金压力,学校很难建立起完整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资金支持和保障,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达到培训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教育目的。

(四)现有的教师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而众多教师短缺创新与创业经验。

大多数大学教师直接从大学学习然后在大学工作。他们是在相关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理论的人才,但是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和创新创业的背景,缺乏在应用创新领域的实践,并且在创业领域存在差距。一些高校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和一些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建立了一支创新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但效果不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经验等问题。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形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侧重于知识转移和教师讲座。现在学生经常是被动的听众和知识的接收者,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动员。从本质上讲,学生在课外学习上的投资较低,他们花在独立学习和阅读上的时间更少。多数学生关注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不关注知识的使用,因此很难发挥其独立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探索与实践经验

(一)构建由创新创业通适课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组成的三层立体式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1.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根据“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创新与创业发展课程”的培养思路,构建了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多层次融合。构建公司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课程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并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必修课程包括创新和创业课程侧重于创新和创业课程并为学生建立自学模式。

(二)建立弹性学制,设置创新创业学分以及学分转换

促进以学分兑换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学院制定了《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获取和学分转换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它在学籍管理制度中建立了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相关管理办法,具有完善激励机制,例如对创新和创业的补贴以及对学生创业项目参加创新和创业竞赛的激励,在奖学金的评选中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纳入评定内容。

(三)强化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将专业技能和并发技能相结合。首先是在学校培训全职和兼职导师。选择教师参加全面的“专业—职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假期进行个人创业和深入的公司实践。其次是在校外引进兼职导师。通过聘请负责创业的政府单位、成功的企业家、金融投资专家和成功的创业毕业生组成。最后建立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库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四)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课堂移到企业引入学校,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建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五)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氣氛,建立表彰和奖励制度。在原来已有的奖项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突出个人”“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和“创新创业优秀团队”等奖项。并在评定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优秀党员等方面、积极树立创新创业模式模式。进一步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奖励和奖励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出具相关文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进行合理科学的表彰。这是解决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相关活动的关键问题。目前,学校尚未完全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要求部门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专业培训计划,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指导更有效地结合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 沈逢元.  学周刊. 2017(19)

[2]基于共青团战线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践的路径探索[J]. 张雪峰,蒋洋.  经济师. 2021(02)

[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索[J]. 赖渝,陈跃平,章晓云,廖建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03)

[4]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与路径探索——以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为例[J]. 张沛,李伟,谭伟,张立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7)

注:(项目来源:绵阳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MZY20B26

猜你喜欢
学分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学分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