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玲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对于幼儿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近些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活动的有效性。为此,特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319
引言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创作兴趣,不能仅将绘画技巧灌输给幼儿,还要结合幼儿的情感体验,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尝试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帮助幼儿提升美术创作的能力,使其美术作品更具表现力。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现状
(一)社会认知功利化
虽然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但是,许多家长甚至教师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只关注孩子美术技能的外在表现以及能拿的证书和奖项,往往忽略了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直接影响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科学开展。
(二)幼儿园美术课程授课模式较为单一
从目前国内幼儿园美术教师采取的授课模式来看,通常借助示范教学法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薄和单一。举例而言,在笔者参加的一次美术教学公开课上,授课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画螃蟹这一主题,首先设计了螃蟹图片展示环节,授课教师将课前搜集和准备好的螃蟹图片展示在黑板上供幼儿观看;其次,组织幼儿结合所观察到的图片,归纳螃蟹的形态特征,通过授课教师的引导,学生归纳出:螃蟹的身体包括了两只眼睛、两只蟹钳、六条腿、身体是椭圆形;然后,授课教师在黑板上为幼儿进行绘制螃蟹的演示,演示之后,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开始创作,这时,幼儿此前的观察经验已经无用,其均会一边抬头观察教师的画作,一边进行绘制,甚至部分幼儿所绘制的螃蟹的游动方向同教师所绘制的螃蟹也是一样的。
二、幼儿园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一)尊重幼儿个性表达
幼儿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幼儿个性的呼应。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当中,幼儿美术教师应当确保自身的教学思路是清晰且明确的,并且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当实现对幼儿兴趣着眼点的呼应。举例而言,幼儿美术教师在幼儿创作一幅美术画作之后,应当启发其为自己所创作的画作起一个动听的名字,由此将会激发起幼儿的热情。此外,幼儿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创作表达热情的激发。“教学要有法,教时无定法,贵在能得法。”幼儿美术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意识到,幼儿掌握系统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并非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事,而是应当反复组织幼儿进行创作练习。幼儿美术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美术知识学情,注重对幼儿创作表达情感的有效激发,由此将会使幼儿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上美术创作活动,而不是因为教师的要求而不得不为之。
(二)观察生活,汲取灵感
教育家克伯屈认为,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生活。美术创作也是如此。美术创作不能离开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也要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引导幼儿尝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要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关心身边的人如何生活,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表情变化,并尝试揣摩他们为何如此做,为何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在引导幼儿创作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些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美术创作内容,让幼儿建立起美术创作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创作效果。例如,在幼儿阅读了《我爸爸》这个绘本故事后,引导其展开生活观察的活动,看看自己的爸爸每天都在做什么,尝试将自己的发现用于美术创作中。首先,引导幼儿关注爸爸的身体动作:“你的爸爸每天都做些什么事情呢?会不会和你玩耍?是不是做家务呢?你爸爸会做饭吗?”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爸爸在做某件事情时的动作细节:“爸爸在看电视的时候,坐姿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腿放在什么地方?手又是放在哪里的呢?”其次,引导幼儿观察爸爸的面部表情:“爸爸生气的时候,他脸上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不是有快乐、悲伤的时候呢?这个时候他的表情又是如何的?”最后,带领幼儿开展自主创作的活动,尝试绘画自己观察到的爸爸,描绘爸爸的动态形象。有的幼儿画了一个“大力士爸爸”,画的是爸爸外出购物的样子,他手中提着好几袋米,但依然表情轻松,健步如飞。由于幼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所以幼儿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可能也和成年人不同。这时教师不要强行指导幼儿从成年人的角度观察生活,而要鼓励幼儿运用观看、倾听、触摸、品尝等方法,自主探究这个世界,将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融入美术创作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描绘出生动鲜活而有创意的作品。
(三)力求丰富培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应力求丰富多样,将手工、绘画和美术欣赏三者有机结合,做到多种美术形式并行。教师可以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充分感受外部美好事物,同时,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积累形象具体、直观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和释放他们的美术潜能。突出教学的“游戏性”。教师应多种途径收集、选择适宜的游戏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形式和题材,使美术教学内容本身成为一种游戏,灵活机动地给予幼儿意想不到的引导和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和满足,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得以广泛延伸,让幼儿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幼儿年龄小,天性爱玩好动,将趣味性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作画的乐趣,从而更加乐此不疲地积极投入进去。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更加注重幼儿的快乐学习和素质教育。将趣味游戏和美术活动有效结合起來,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轻松的感受和尝试美术活动,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动机,积累了更多绘画素材,也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萍.利用微课促进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2]安继东.简述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策略[C].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
[3]陈晓蓉.自主发展理念下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