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窃查违取证工作的规范开展研究

2021-11-17 18:12王守一赵慧明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9期
关键词:窃电供电企业

王守一 赵慧明

摘  要: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将会严重影响正常的供电秩序,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展严格的反窃电和查处违约用电行为的取证工作。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在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分析反窃查违取证工作的内容、方法、种类与注意事项,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相关工作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反窃查违;取证工作;窃电;供电企业

引言:

长时间以来,窃电行为都是限制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不仅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显著影响电力供给的正常运行。而反窃查违取证工作则是对相关行为的一种监督和检查,进而通过取证与处理来维护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的合法权益,进而建立起科学的用电秩序,为依法用电地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现阶段在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查证难度大

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关于反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提升空间,部分内容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会存在操作性较低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一些随机的窃电行为,相关工作人员取证的查证的难度将会大大提升,同时考虑到部分用户的计量表安装在室内,降低了取证的便利性。

(二)取证难度大

在出现窃电行为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当时到现场进行取证,因此取证工作的难度很大,加上取证内容需要有影像资料,而普通相机而很难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1]

(三)定量难度大

当前对于窃电定量的规定在有待完善,《供电营业规则》中规定在无法确定窃电时间的情况下,照明用户按6h计算而电力用户按12h计算,时间按照180d计算,进而将窃电时间与窃电设备容量相乘[2]。这样的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长期进行窃电的用户,惩处力度也远远不足。此外,《供电营业规则》并不具备定性的法律效力,这也给窃电用户提供了逃脱法律制裁的空间。

二、反窃查违取证工作的内容、方法、证据种类与注意事项

(一)工作内容

当前,反窃查违取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相关人员需要初步确认窃电手段,并判断该手段是否可以构成窃电行为;第二,对窃电户实际窃电量加以确认,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其法律经济责任;第三,明确该窃电行为的直接受益者,这一环节往往针对部分大型营业单位租赁后的窃电问题展开;第四,对窃电行为进行证据收集,明确窃电户是否通过损害电力设备及安全设施来达到窃电目的以及是否存在暴力、恐吓等不良手段对用电检查人员造成威胁的情况。在用电检查人员无法确认窃电量的时候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专门帮助,从而有效完成物证、人证、检查报告等窃电行为证据的收集,为后续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取证方法

现阶段,对窃电行为进行取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由用电检查人员或法务人员进行取证,对于窃电行为的诉讼主张应由供电企业完成证据的提供与证明,并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承担其诉讼后果。第二,由公安机关进行取证,进而相较于供电企业,窃电证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会明显提升;第三,由人民法院进行调查,在供电企业受到各类限制而无法继续取证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由法院进行调查收集。第四,由公证处进行公证,由公证人员现场取证后其证据的证明力将会大大提升,而法院也会将公证证据作为认定事实。

(三)证据种类

窃电行为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是物证,主要是可以证明窃电行为的物品与痕迹,例如用于窃电的用电设备、损坏装置的物体以及电能表的检验铅封等;第二是书证,窃电行为的书证主要包括《用电检查工作单》《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等有关反窃查违工作的材料、供用电合同等各类关于用电的办理手续以及抄表记录等用户用电负荷数据材料;第三是视听资料,主要指的是可以证明窃电行为的照片、录音、录像记录等;第四是证人证言,主要是包括举报人、用电检查人员等在内的了解窃电行为具体情况相关人员的陈述,一般包括口头陈述形式以及书面证词形式;第五是当事人关于案件的陈述,在窃电行为当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共同诉讼人,其中当事人陈述的主要内容是对窃电案件事实的承认或否认,而如果是由供电企业进行陈述,则是对窃电行为的发现与处置等;第六是鉴定结论,指的是鉴定机构对窃电行为中的专门性问题展开的调查与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对窃电工具的鉴定、对计量装置误差的鉴定等;第七是勘验笔录,指的是勘验人对现场以及相关物证进行的文字记录。

(四)注意事项

针对窃电行为取证工作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供电企业或公安部门在进行取证的时候应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开展,不能为得到证据而进行诱供或逼供,从而保证相关证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第二,对于物证与书证等应尽可能提取原件,如果因限制无法使用原件,司法机关也需要将其与原件核对。与此同时,在对证物进行提取的时候,需要先由窃电人员签字后才可以提取,并委派专门的公证人员到现场完成公证。第三,證人的证言以及当事人陈述等内容需要其亲笔书写,而由取证人员书写的时候则需要由当事人确认。第四,当出具相关鉴定结论的时候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部门与人员完成,从而保证证据的证明力与公信力;第五,窃电行为证据中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内容需要进行妥善保管,同时对时间、地点、对象、案由等内容进行仔细记录。在制作这部分证据的时候现场应在两人以上,并对相应的制作过程加以描述;第六,《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应做到一式两份,一份由用户签字确认,另一份由供电企业存档;第七,进行询问笔录的时候应保证现场用电检查人员在两人以上,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一方面应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应注重询问的技巧,抓住关键情况与细节;第八,相关取证人员在拍照取证的时候应保证拍摄的质量与清晰度,并将该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有关标志拍摄其中。与此同时,在窃电行为现场拍摄的时候应注意由两位用电检查人员采用两台设备进行独立拍摄,最大限度避免影视资料失真或损坏。

三、反窃查违取证工作实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以某窃电案件的调查处理为例,供电所与用电检查室在进行联合检查的时候发现了某用户私自改变电能表采样电阻窃电的情况,而用电安全检查人员通过相应手段也已经确定了窃电嫌疑户。在对其用电情况展开深入检查的过程中,对该户所用电能表通过校验仪进行检查,结果得出在未发现其与异常的情况下,该户所用电能表慢了57.54%而电能表封印也存在异常,进而确定了该用户的窃电以及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委派专门的检测人员对该户所用电能表进行仲裁,其结果与前一个检测结果相同,都是慢了57.54%,结合最终的校验结果打开电能表盒盖查看,发现电能表采取电阻已经被其私自更换以达到窃电的目的[3]

(二)检查分析

在多方取证以后,该用户承认了自己的窃电行为,并承担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该用户窃电行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更换分压电阻使得电能表电压降低,进而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因为计量装置电压回路负载电流较小,因此所需电阻的体积也很小,如果不仔细探查很难发现。这样的窃电手段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人员的工作难度,从而给窃电户可乘之机。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反窃查违工作的重要环节,取证工作对其成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调查人员应不断提升对取证工作的重视程度,优化窃电以及违约用电行为争取的提取,构建强有力的证据链。此外,在开展证据提取工作的时候应注重不同种类证据不同的注意事项,充分保证维护企业及用户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郁雁清.反窃电工作研究与对策[J].通讯世界,2019,26(06):290-291.

[2] 郭洁琼,刘通.供电服务新形势下关于窃电及反窃电措施的探讨[J].农电管理,2020(11):58-59.

[3] 刘天齐.用电检查工作中反窃电典型案例经验与体会[J].湖北农机化,2019(22):89.

猜你喜欢
窃电供电企业
窃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反窃电管理的处理方向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