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021-11-17 14:45周龙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9期
关键词:因素安全管理建筑

周龙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促使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就必须要重视日常的管理,不断加强日常施工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研究如何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因素

引言

近年来,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城市、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但是在当前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事故率越来越高,这会给施工人员或者建筑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尝试将安全、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手段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其中安全预警管理是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且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预警体系,该体系为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直观、全面的源头安全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真实的决策依据,为没有发生但是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为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作出处理措施,进而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1分析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1缺乏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施工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中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管理时,管理人员更注重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不具备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没有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有效结合,直接影响到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施工前,工作人员没有对我国建筑领域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分析,没有准确传达相关信息,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匮乏。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一旦施工管理制度和责任存在混乱情况,那么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就会流于形式,施工时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加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性因素,部分项目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规范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缺乏管理执行依据、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现状也严重降低了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

1.3安全管理意识不够

“安全”是所有行業中永恒的话题。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安全问题必须要放在第一位,优先进行考虑。当前施工状况体现出来的却是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忽视,他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利润不顾危险缩短工期,对于施工安全不重视。不仅是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也同样缺乏这种意识,忽视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一些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方案过于简单,无法应对复杂的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进行安全管理。除此之外,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操作意识不足,没有充足的安全防护就进行施工,违章操作频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保证。

2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1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紧急预案

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需要成立完善的施工监督管理应急小组,组内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施工中的员工性格特征和联系方式,能够确保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及时找到救助人员,尽可能缩短施工救援时间,并降低施工损失。施工现场需要管理人员开展巡视工作,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动态,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此外,应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帮助施工人员更加明确施工现场监督责任主体,全面落实施工监督管理责任,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影响到后续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

2.2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重点对象。但是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防范,必须要从施工人员入手。首先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让他们引起对安全事故的重视,这是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应该在施工场地张贴安全相关的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以安全为前提进行作业,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除了对施工人员强化安全意识以外,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负责人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风险的特点和易发因素,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使所有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能够切实重视安全风险的重要性。此外,建筑企业还应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合理的安全建筑施工与管理施工,强化机械器具的检测养护管理,加强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工作,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安全预评估及施工安全评估,提前预防。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确保管理制度能在具体施工中得到应用与落实,确保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对具体的作业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应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对各安全管理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使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和工作内容,使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完善安全管理监督与奖惩机制,制定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巡逻制度,若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对违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提高其安全施工的意识。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筑工程的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也需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为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搭建灵活性的渠道,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做好材料供应、技术交底、工序衔接等方面的工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监督管理

由于深基坑属于危大工程范畴,在日常安全施工和监督检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因此,在深基坑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全面的基坑变形监测工作,按照规范流程的要求,在深基坑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对建筑的完整性、是否存在建筑裂缝等内容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可以利用一些检测工作来辅助监测工作的开展。

2.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实施安全措施

若要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除了保证安全高质量的施工外,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同样重要。施工企业需组织专业的检测人员,对设备和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应对措施,起到预警作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此外,在进行安全检测时,必须全面、具体、认真,不要将安全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例如在检查工作时人们常常会忽略不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工作,小事故积少成多,就会出现大问题,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必须进行全面、具体、认真的检查。

结语

综上,安全管理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管理者一定要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并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施工顺利进行,为整个工程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2):129.

[2] 唐国栋,钱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78.

[3] 蔡明春,朱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35(017):149-149.

猜你喜欢
因素安全管理建筑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