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皮带运输系统网络化监控改造实践思考研究

2021-11-17 12:43王跃飞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9期
关键词:煤矿

王跃飞

摘  要: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运输系统监控得到优化与升级,整体监控操作会变得更加智能,可实现对运行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运输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通过对煤矿皮带运输系统改造要求的分析,对皮带运输系统网络化监控改造方式方法展开深入性探讨,旨在提高系统网络监控水平,保证煤矿生产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改造要求;监控改造;网络化改造;皮带运输系统;煤矿

作为煤矿生产重要设备,皮带运输机在井下工作面以及运输港等各部分均有着广泛运用。为有效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确保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智能化程度可以得到切实提升,煤矿开始将网络化技术应用到了皮带运输系统之中。利用网络化监控手段对系统进行改造,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系统运输瓶颈,保证现场布线工作量,可实现对系统结构的有效简化,保证运输工作开展效果。

1.监控改造要求

为保证运输系统自动化水平,需要完成沿线关联设备运行控制操作,要通过综合性保护,社保监控功能能够达到规定效果。整体改造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要对胶带机安全运行形成有效保护,具备良好的断大保护功能以及跑偏等方面保护功能;②需要对胶带机形成有效控制,做好抱闸装置以及高压柜断路器合闸和分闸等方面操作控制;③需要保证皮带港沿线具备良好的语音报警以及通话等方面功能,要在系统基础上展开监控功能设置,确保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通过画面以及视频等方式传输到指定地点。由于皮带系统的线路相对较长,且存在着联锁关系较为严格以及设备较多等方面的状况,所以需要保证自动化网络能够实现全面性覆盖,要通过实施多机连锁运行的方式,通过集中控制以及分散监测的方法,将生产现场真实情况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以便对生产各项情况展开控制与调整。

2.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的建设是保证运输机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煤矿生产现场以及各方面需求,一般会选择组网的方式展开网络建设。由于近距离局域网存在着抗干扰能力以及开放性不足的状况,所以需要通过对标准协议系统进行使用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兼容效果,减少对接线端子会以及隔离器的应用,保证系统运行成本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在进行皮带机综合保护装置设施时,对集中生成服务器展开应用,社保可以利用以太网的优势,实现对全网络的有效管理,保证网络协议兼容功能应用质量,实现对网络结构的切实优化与改进。通过现场总线和以太网有机结合的方式,做好运输系统自动化改造工作,保证井上控制人员能够对井下控制工作展开妥善管理,从而将网络监控优势发挥到最大。

3.实现方式以及方案对比

3.1实现方式

运输系统自动化实现方式相对较为多样,煤礦企业需要按照技术发展以及自身具体应用要求,展开解决方案设置。以较为经典的皮带及网络化控制方案为例,整体系统采用CAN总线控制模式,能够将监控主机有效连接在一起,通过科学进行Ethernet接入位置的方式,完成联网服务器配置操作,确保监控数据能够通过光纤传输到指定地点,以便监控人员按照数据展开后续操作设置,可以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化操控。这种改造方案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显示,远程操作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将视频监控、数据传输与语音通话有机融合在一起。

改造系统的方案设置主要有两种:第一,通过对微处理器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展开主机监控操作系统设计,确保主机能够具备联网以及通话等各项功能,能够对皮带运输系统形成有效保护,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保证监控功能开展效果;第二,对plc模块展开合理选择,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展开监控网络建设,进而利用监控皮带数据模块,高效完成监控结构建设与应用,完成对运输系统的全方位监控。

3.2方案对比

在进行方案对比时,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对方案展开分析与选择:①系统性能。以单片机为主的皮带综合保护装置,在应用方面稳定性相对较差,且各厂家所开发的保护装置质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微处理器性能幅度的不断提升,可实现对主机的有效控制与保护,能够将数据采集以及通信接口等功能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运输系统监控装置会通过在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实现就地操控管理;②开发周期。系统的整体开发主要在软件设计以及模块选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工作量,PLC模块属于定型开发商品,整体开发周期相对较短,而微处理器开发装置需要展开防爆以及软件设计等各项操作,整体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按照远程监控需求,在进行监控功能设置时,需要做好上位机监控操作,在这一方面plc具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所以从开发周期以及监控系统构建等综合方面来看,会更加推荐使用plc系统进行开发;③灵活程度。要通过对皮带监控系统的拓展,从视频监控以及语音通话等子系统连接操作,需要按照皮带运输巷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安装位置以及安装状态,做好监控程序修改操作,以便保证整体系统操作的灵活性,在上层网络建设过程中,plc系统的应用更加灵活,在现场实际应用方面,微处理器的皮带控制装置使用灵活程度更高;④成本投入。展开网络化监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效益,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为目标的,所以成本投入也是整体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综合投入成本来看,plc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大,整体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微处理器系统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需要通过对煤矿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的分析,做出最优化选择。

结束语:

由于煤矿的皮带运输系统具有全线距离远以及设备多等方面的特性,所以在进行自动改造过程中,会呈现出多种解决方案。技术人员在对方案进行选择与应用时,需要按照煤矿生产总体要求以及条件等各项情况,从灵活性、联网结构以及实现方式等多层面入手,对方案展开科学挑选,保证运输系统自动化水平,确保监控工作开展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从而将故障发生可能性以及检修时间控制在最小,保障整体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PLC技术在煤矿皮带运输集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04):188-190.

[2] 岳海生.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原因及处理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46(12):72-73.

[3] 耿忠波.煤矿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系统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0,(12):118-120.

猜你喜欢
煤矿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系列书法展(煤矿篇)“党的光辉照矿山”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四)
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系列书法展(煤矿篇)“党的光辉照矿山”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煤矿篇)“党的光辉照矿山”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
山西七处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
山西七处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