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妙,叶笑梅,蔡美玲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 温州 325000)
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状,多发生在产后2~3 d或半个月以内,影响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的健康生长[1]。近年来受剖宫产率升高以及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现代医学对产后泌乳尚缺乏有效干预措施,中医学针对孕妇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特征有多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促进产妇产后机体恢复,对改善产后泌乳的改善具有独特优势[3-5]。本文观察了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对产后早期泌乳的改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年龄21~34 岁,平均(27.33±3.41) 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4±5.04)周;新生儿体质量2.7~4.0 kg,平均(3.31±0.40)kg;阴道分娩43例,剖宫产57例。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8.47±3.48)岁;孕周37~42周,平均(40.10±5.14)周;新生儿体质量2.6~4.0 kg,平均(3.39±0.43)kg;阴道分娩45例,剖宫产55例。2 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产妇年龄20~40 岁;2)孕周≥37周,初产单胎;3)新生儿体质量在2.5~4.0 kg;4)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者;5)无心理精神疾病者;6)新生儿健康,母婴同室者;7)产妇乳腺及乳头发育正常;8)对治疗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2)曾有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者;3)母婴分离者;4)目前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5)王不留行籽及黏贴敷料过敏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并向产妇宣讲母乳喂养的常识和重要性,协助新生儿早吸吮,嘱产妇适量活动,多休息,做好心理疏导等。同时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耳穴选取胸区、乳房、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脾、胃;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贴贴于穴位上,粘牢后用指腹按压,力度以略感胀痛为宜,每日按压5 次,每穴按压50 s,留豆2~3 d,两耳交替。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选穴为乳根穴、气海穴、关元穴;穴贴药物由黄芪2 份,当归、川芎、党参、路路通、通草、桔梗、麦门冬、王不留行各1 份组成;将上述药物研末调成糊状,做成药贴,贴敷于上述穴位,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疗程:2 组产妇均连续治疗观察7 d。
2.2 观察指标
2.2.1 产妇72 h泌乳情况 泌乳以黄色或清色乳汁溢出为准。
2.2.2 产后第5 天纯母乳喂养情况 记录2 组产妇产后第5 天时的纯母乳喂养率。
2.2.3 血清催乳素(PRL)水平 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2.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用χ2检验和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产妇72 h内泌乳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产妇72 h内泌乳情况比较
3.2 2组产妇产后第5 天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产妇产后第5 天纯母乳喂养比较
3.3 2 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比较
母乳含有丰富的新生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6],保障纯母乳喂养及增强喂养信心的关键在于产后早泌乳及乳汁充足,临床多采取母婴同室、早吸吮及补充营养等措施以利产妇泌乳[7]。但由于产妇产后精疲力竭、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易引起缺乳或乳汁量不足,影响母乳喂养。
中医学将产后泌乳障碍归属“乳汁不通”“缺乳”等范畴。中医认为,乳汁由后天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产妇产后伤气耗血,“百脉空虚”,体质处于多虚、多瘀状态。气虚血亏,乳汁生化乏源,可致产后缺乳;同时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血内阻,引起乳胀,亦可导致乳汁匮乏。正如《妇人良方》云“妇人乳汁不行,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因此,临床对产妇产后应注重扶助正气、补益气血,兼以活血化瘀。
本组穴位贴敷所选药物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当归活血补血;川芎行气散结祛瘀;路路通活络通乳;通草通气下乳;麦门冬养阴生津;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桔梗宣通气机,气血津液旺盛,经络通畅,乳汁自流。又选乳根穴行气通经活络,疏通局部气血,促进乳汁分泌;气海穴、关元穴益气培元,固本补虚。故将以上益气补血、活血通络之药物贴敷于乳根穴、气海穴、关元穴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灵枢·口问》),耳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内通脏腑,密连十二经脉,刺激耳部穴位可通畅气血、调和脏腑。故选择胸区、乳腺穴疏通乳络;神门穴镇静安眠,利于产妇休养生息;内分泌、皮质下促进催乳激素分泌[8];肝调畅气机,行气化瘀滞;胃、脾强后天之本,益气养血生津,以滋乳汁化源,达到早期泌乳的目的。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分娩后72 h内观察组泌乳例数及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第5 天观察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中医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产妇产后泌乳过程受多因素调控。PRL属肽类激素的一种,能促进乳腺发育、刺激并维持泌乳[9]。分娩时的阴道应激反应、新生儿吸吮乳头等刺激经传入神经将冲动传至下丘脑,使垂体前叶合成并释放PRL,以利于早期泌乳[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RL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可明显促进产妇产后PRL分泌,促进早期泌乳。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能缩短产妇分娩后的泌乳启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上调血中PRL水平,且无需口服药物,患者乐于接受,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