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君芳
一、教材解读
《题赠临安邸》是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南宋淳熙年间,在都城临安一家旅馆的墙上林升题写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西湖多青山、多梯田、多暖风,“游客”听歌乐舞,四处悠游,沉醉其中。揭示了南宋统治者忘记国仇家恨,不思收复失地,只知安身立命,一味享乐的卑鄙无耻,表达了诗人胸中的强烈怨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整首诗构思得当,措辞精当,充满了辛辣的讽刺,以生动热闹的场面开始,充满了愤怒,但不是辱骂,这是讽喻诗的杰作。贯彻整首诗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忽然使命感。
二、案例描述
(一)诗意探源,唤起学习期待
师:公元1210年1月26日,正值中国农历旧年的除夕,有一位重病在床的老人在人生弥留之际,给儿子们写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通过一首诗。这位中国老人是谁?(陆游)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示儿》)
师:陆游念念不忘的“王师北定中原日”,最终到来了吗?(没有)陆游念念不忘的“九州同”,最终实现了吗?(没有)
是什么原因,使陆游直到死亡期盼仍化为泡影?他念念不忘的“王师”为什么没能“北定中原”?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与陆游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设计主要意图】苏联人民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最近经济发展区,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我们学生的积极性,發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本课程从刚刚学习的诗歌《示儿》入手,通过对情境的描写和诗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以达到“运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效果。
(二)读准读通,感受韵律之美
1.借助拼音,全诗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2.指名朗读全诗。师生之间共同正音:邸、熏、汴
3.相机解决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朗读诗题时,应在哪一处做停顿?为什么?(题/临安邸。根据词语意思停顿:题,书写,题写,表示一种动作行为;临安邸,南宋都城临安的一家旅店,表示一个地方。)
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的节奏可以怎样划分?(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③此诗哪几句押韵?韵脚是哪几个字?(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楼、休、州)
4.师生轮读、男女对读、举手进行朗读,力求能够达到字正腔圆、韵脚清晰、节奏鲜明。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要通过读准读音和诗句,把握节奏和韵律,读出韵律之美,为“通过语调、节奏和韵律来欣赏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释引路,疏通诗意
1.结合注释,想一想诗题和诗句的意思。
2.学生默读、思考、圈点。
3.课堂交流讨论。
4.齐读全诗。
[设计说明]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文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提出的学习要求,借助古诗题目来理解诗歌内容,则是本课首次提示的重要阅读方法。借助诗歌题目,初步判断诗歌的类型,结合本诗自身特点,将四个地名和三个难懂的词语画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诗歌大意,也契合“支架式”教学原理。
(四)诗眼聚焦,再现权贵醉态
1.聚焦“醉”字
师:文学评论家说,文有文脉,诗有诗眼。所谓的诗眼,是诗的点睛之笔,请同学们通过再次朗读《题临安邸》,想一想,哪一个字能称作诗眼呢?
学生自读,思考,勾画;教师巡视。然后课堂交流,统一认识。(诗眼:醉)
2.想象“醉”态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朗诵诗文,结合插图,想象“游人”醉态,然后在小组中讨论,哪个含有“醉”字的四字词语能用来送给他们?为什么?
学生想象,然后分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给全班同学。
预设①:如痴如醉。 迷恋的连绵的青山、成排的塔楼、碧水奇雨的西湖和温暖的风让游客如痴如醉。
预设(2)心醉神迷。西湖边上的轻歌曼舞,让人心醉神迷。
预设(3)纸醉金迷。这些游人,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预设④:醉生梦死。这些游人,整天一起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像喝酒和做梦那样,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预设(5):自我麻醉。这些游人,明知中原大地正遭受金兵铁蹄的蹂躏,却自欺欺人,自我麻醉。
每个展示的小组,在阐述理由之后,带着我们自己的理解齐读全诗。
【设计说明】作为讽喻诗中的创世名篇,本诗正是通过一个热闹的场面来反衬出了诗人的忧愤之情。因此,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最好先抓住诗中的“醉”字,通过大声朗读进入诗的意境,借助简洁生动的“醉”字成语(四个字),想象“游客”是如何醉的,把长江以南一隅的杭州作为繁盛一时的旧都汴州。
3.明确“醉”者
播放微课。
在西子湖畔,上自认为帝王可以将相,下至商贾富绅,大兴楼堂馆所,大肆进行歌舞以及享乐,沉迷于自己奢侈糜烂的腐朽文化生活,以至于对于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南宋淳熙年间,温州平阳作为士人林升目睹这黑暗社会现实,题写了中国这首也是千古传诵的诗篇。
师:“暖风”指的仅仅是自然界的春风吗?“熏”含有什么意思?“游人”指的是一般的游客吗?
课堂上的学生交流。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指奢靡享乐之风。“熏蒸”包含熏染的含义,它意味着从皇帝和将军到商人和富贵绅士,上层和下层相互勾结,奢侈和享乐的强烈趋势弥漫首都。“游人”在这里我们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一个特指,特指那些可以一心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腐朽文化没落的南宋统治资产阶级。
师:有了这样我们一群中国帝王将相,有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王师北定中原日”会到来吗?(不会)陆游至死不渝对“九州同”的期盼会成为社会现实吗?(不会)
“设计说明”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本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融意象、声音、文字等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微课小视频,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以期有效地解决“暖风”“熏”“游人”等难以理解的问题。
(五)视角转换,感悟赤子情怀
1.感悟醒者
师:“醉”的反义词是什么?(醒)在这一群又一群的“醉汉”之外,有没有一位“醒者”?(诗人林升)
师:学习提示:你在哪里读出林升是一位醒者?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你将这份感情朗读出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城杭州的风景太美了!诗人不能放纵,挥之不去,但在和平时期现在却落入金人之手。从而可以引出我们下文 “西湖进行歌舞几时休”的质问。
“西湖歌舞几时休? ”它运用反问的方式营造了一种类似面对面质问问题的氛围和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愤慨,他们面对祖国美丽土地被践踏,不想收回自己的故土,只想寻欢作乐。
“暖风熏得游人醉”,奢靡生活享乐之风逐渐弥漫都城,却没能熏染诗人林升那颗爱国赤子之心,“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居安而思危,忧国且忧民。
“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与汴州形成对比,讽刺南宋统治者是一群忘国之仇,只知醉生梦死之卑劣、无耻之徒。
“题临安邸”,作为一个都城旅店的“墙头诗”,诗人自己不是要抒发“儿女情长”,而是要表达他对国家发展前途、民族文化命运的深切忧虑,并将这份忧虑“广而告之”,不仅想激起中国都城建设人民的共鸣,更是想唤醒南宋时期统治者。
“设计意图”杰出的诗人往往是那些时代的警醒着,本环节由“游人之醉”,巧妙而自然可以引出“诗人之醒”,引导我们学生用醒者的视角进行审视诗境,感悟诗人林升那一颗赤子爱国之心,并通过社会角色功能置换、情景教学模拟,在精心选择选配的古筝曲中吟诵诗篇,力求发展进入“出我之口,痛我之心”的境界,从而能够受到影响强烈的震撼。
(五)拓展赏析,领会言外意蕴
1.阅读拓展,课件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朗读全诗,借助注释进行理解文章大意。再联系《题临安邸》一诗,说一说:前两句为什么我们要用夸张设计手法来极力发展表现出了黄河之长、华山之高?“泪尽”和“又”这两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宋]林升
醉生梦死 愤慨之情
游人(统治者) 诗人
自我麻醉 忧国之心
三、教后反思
1.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当代先进文化教育、民族情感教育,是新时期语文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树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教学中,探索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落实单元语文的要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本案例立足上述分析课程要求和价值追求,在理念确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策略运用诸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同时,在课堂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反思,大力提高。
2.“创设情境进行教育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法,这是由语文教学活动材料的情感性特点决定的。”作为一种抒情文学,诗歌采用语言描写、视频游戏、音乐渲染和角色转换、场景想象、问题探究等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努力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进入古诗意境开启了深入学习的窗口。本课在所进行创设的情境中,自然之间生发出一系列有目的、有梯度的诵读教育活动,从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到读懂文章题目和诗句内容大意,从读出游人醉态到读出诗人爱国情怀,从设身处地、伴着古乐诵读到三首古诗连读,诵读贯串起中国整个设计教學,经典常读常新,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课堂产生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