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认识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劳动及劳动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回望历史,在马克思之前探讨劳动与价值概念或相关理论学者不计其数,马克思却独树一帜。在其积极理论思索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得以彰显。本文从其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核和时代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时代
劳动成就了人的类的本质,成就了人类单独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存在与发展。关于劳动的科学的理论的存在意义重大,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其中最科学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指引着无产阶级走过一段艰苦斗争的阶段,立足新时代,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展望将来,其科学理论还将继续指导着勤劳的中国人民孜孜不倦地进行经济建设,为中国健康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导引。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理论追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集古典派劳动价值理论合理成分,通过进一步改造、加工、打磨,逐渐形成有关劳动价值的真理性理论认识。
威廉·配第当时经济研究领域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理念。他发现了时间具有神秘难以琢磨的性质,而其中特殊的劳动时间与成为俗世普遍现象的商品之间有某种关联性,既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自然价格”。其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之间联系的思考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颇有影响。
亚当·斯密重视交换行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是人们交换行为的现实存在促进了分工的产生。市民社会看似普遍随意交换行为下,商品的交换行为也隐约遵循着“货物具有价值”的原则。配第的价值认识深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解释价值,一种是理解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种是理解为表示占有某物取得的对其他商品购买力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论思索对后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当然,马克思对于这两类价值之间的关系认识比配第更为深刻。配第對于各种价值关系认识不清,理论还未成熟,但也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提供了素材。
大卫·李嘉图已经意识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差别,他察觉到商品具备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有交换意义。他已经初步感受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对于交换价值起决定作用,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还是未能将对劳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未准确把握和劳动息息相关的这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未在劳动和劳动力概念上做过多区分,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已有所完善和改进。
古典经济学家们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大量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研究的史料,研究讨论马克思本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不可绕过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甚至现在,要对劳动和价值有更加深刻的研究,也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既有助于进行理论溯源,有助于加对深劳动与价值问题理解。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理论内核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开始于具体商品分析,从而得出了商品的二因素论,其相比古典经济学家的进步性也在于此,透过商品复杂多样的外壳找寻到了商品本质所在。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两对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马克思立足商品分析研究发现的。
(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商品二因素,分别对应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始于商品剖析,马克思厘清困惑经济学家多年的诸多商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劳动存在的普遍无差别性特点决定了商品的价值意义,指向的商品的本质意义和社会属性。而任何商品都对于消费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消费意义,这种消费意义就是马克思理解的使用层面的价值,即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是称之为商品的物品天然之存在,是其自然之属性。使用价值与国家社会的财富密不可分,是其物质构件。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马克思进一步厘清交换价值是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存在。概念关系的厘清为马克思进一步向世人明确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确神秘物“价值”来源奠定基础。对于剖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提供理论支撑。有关商品二因素的思考探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体系建立具有关键意义,二因素理论是其劳动价值理论前提。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改进和完善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在于对劳动二重性的研究,其中一个关键点在发现了劳动的两种属性,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上商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劳动者身体上的耗费,这种身体上的消耗一般具有具象表现形式的差别,但是也具有内在的抽象共性,同一劳动都是兼具具体劳动属性和抽象劳动属性的结合体,进一步概括既是我们熟悉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二)两对概念的逻辑关联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看到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面性,发现这两种劳动之间辩证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绝对不是两种不同劳动,只是同一生产劳动过程并存的两个方面,使用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创造是无法割裂开的,具有统一性,是实际上同时并存于同一个劳动过程中的。当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的总和必然会减少,这就会减少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
三、新时代时代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时代意义
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其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当前我国新时代背景有别,但并未过时。新时代我们的经济建设面临国际、国内的挑战更加复杂,国家建设非人民之劳动不可为,其理论可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所在。
(一)正确对待新时代经济建设中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马克思透彻地分析劳动价值论中劳动的二重性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越过两个世纪,来到新时代,为了激发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满足结构性改革需要,我们必然要适应新的社会矛盾变化,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回到马克思,高度重视劳动者,正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9世纪马克思以此鞭笞了资本主义生产对工人无情剥削,在理论和实践意义层面指导了欧洲工人阶级的解放。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深化和劳动分工的深化,具体劳动丰富多样,创造的商品琳琅满目,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类型充斥着整个社会。这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应对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重要意义。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不仅应该正视抽象劳动,也应该看到具体劳动的重要作用。具体劳动的更新提速,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于新时代条件下我国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但却是使用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
(二)新时代要更加充分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劳动人民的劳动的重视和保护要更加充分。马克思曾经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地剥削性和资本家的逐利性进行深度地批判。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一切合法劳动,彻底杜绝资本对劳动人民创造的价值的无偿占有和无情剥削的现象。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和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我们贯彻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本质理念发扬光大。
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充分尊重人民的劳动,维护各种类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塑造精神,劳动成就未来。新时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仍然紧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劳动分工的深化和多样化。各种新型行业的崛起,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工作形式,比如快递员、代驾员、程序员、外卖配送员、直播带货主播,还有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形式,他们也是社会主义的合法劳动者,他们也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创造着价值,这个社会离不开他们的劳动,他们让这个社会经济更加活跃、让大家的经济生活更加便捷。只有通过劳动奋斗出来的幸福才扎实,祖国的繁荣富强需要万千劳动人民通过劳动铸就。我们如果想要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在国家建设当中的主力军作用,必须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利益保障兜底的一切劳动尊重都是空谈。在新时代,要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模式,更要重视不同用工形式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处理好在新时代条件下出现的不同劳动形式之间的利益关系,注重调节收入的不平衡性,更要注重调节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差距保持在合理公平的范围之内。让不同的劳动形式的工作者都能真正得到社会平等的尊重与对待。国家主要矛盾跟随时代转变,但立足现实,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没变,科学对待不同劳动形式的分工,保障大家劳有所得,才能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平稳高质量的增长。
(三)新时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方法论意义
当代经济问题复杂多样,唯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抽丝剥茧,找到本质。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过程,在方法论层面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解决好中国问题,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构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在于要对马克思的有关劳动和价值的理论一定要有深入地把握与运用,马克思的批判继承、开放并蓄的研究精神更值得采纳。马克思深入调查和全面地历史分析方法,辩证的思维方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大踏步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中国经济发展从微观运营到宏观发展,从战略规划到具体执行实践,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经济理论作为引导,科学的理论必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获得。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陈冬野等译.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2.
[2]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朴,1963:412.
[3]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0.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7.
作者简介:王浩(1989-),女,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