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新机制的实践

2021-11-15 13:22翟志国
支部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支部育人党员

○ 王 茜 翟志国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构建出“三亮三优三服务”工作机制,使教师党支部成为了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三亮三优三服务”工作机制的提出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中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包括“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但我们在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实践中发现对“七个有力”的落实还存在“打折扣”的现象:教师党支部书记抓教学科研多,抓党建工作少,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不会抓党建工作的问题;有的教师党支部书记科研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有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员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在工作中缺乏威望;有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服务意识不强,号召力不够,影响工作成效,制约了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党委2015 年启动了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配党员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是山西省委高校工委第一批设立的双带头人试点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的相关工作要求,在上级党组织的科学指导下,从“一结合、双培养、三创建”的工作思路出发,构建“三亮三优三服务”的教师党支部工作机制。“三亮”即教师支部党员亮身份、亮成长、亮形象;“三优”即教师支部教学创优、科研创优、竞赛创优;“三服务”即教师支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经过扎实有效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创新性、可推广的教师党支部运行机制。2018 年,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项目。

“三亮三优三服务”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以“三化”凝心铸魂,塑造“三亮”党建品牌

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围绕“三会一课规范化、党日活动多样化、理论学习常态化”党建基础工作,深入推动塑造“亮身份、亮成长、亮形象”的信息技术系党建品牌,激励师生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做实支部培育创建工作,强化非党员教师对党组织的认同和仰慕,争取将有觉悟的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是党员亮身份。党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为了促进党员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加强自我教育,干事创业攻坚克难,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支部制定《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佩戴党员徽章倡议》、全体党员签署《创先争优个人承诺书》,让亮身份成为党员干部自觉对初心的检视。二是党员亮成长。支部为了做好党员教师成长工作,特别制定了《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设立“成长档案”指导意见》,从设立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等多个方面对党员教师设立“成长档案”做出安排,发挥支部作用,帮扶引领党员教师快速成为党务骨干、业务能手。二是党员亮形象。支部发布《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树立个人党建形象倡议书》,要求党员教师从学生、学校、自身三个维度出发,做“思想高尚”的模范、“职业道德”的模范、“职业素养”的模范、“工作业绩”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团结合作”的模范。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用“中心工作”匠心筑梦,打造“三优”党建+模式

一是教师党支部教学创优。其一,人才培养机制创优。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IT 行业特色和优势,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评价、单位满意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竞争力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确定了“行企校联动、教训赛交融”人才培养模式。其二,课程建设创优。教师党支部组织、带领全体教师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将典型工作任务与核心课程有机结合,构建课程体系。其三,实训机制创优。鼓励教师党员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周,带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参与到商业项目当中,结合企业实战项目演练,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教师党支部科研创优。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为全体教师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科研平台,发挥全体教师专业特长,鼓励教师发挥传帮带精神,创新、创优申报多种科研项目,积极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落地,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是教师党支部竞赛创优。为实现“以赛带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全员参与”的竞赛模式,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动群众,利用专业特长推行党员教练模式的“三突出”竞赛创优法,即突出抓基础,奠定专业技能基石;突出抓长效,奠定专业成长基石;突出抓技能,奠定一专多能基石。

三、让“旗帜责任”暖心助燃,形成“三服务”党建品牌特色

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通过积极开展“良师益友”育人工程,制定“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广泛调研市场专业需求等,开展“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成长、服务社会新发展”党员活动,努力让每一位党员教师体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声老师就是一份责任”的精神实质,形成了以“三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党建品牌特色。

一是服务学生成才。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积极开展“良师益友”育人工程,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以党建为龙头,具体涵盖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就业指导、技能提升、心理疏导等方面,切实做到了“三帮”(帮思想、帮学习、帮生活)“两导”(成才引导与心理疏导)。

二是服务教师成长。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谋利益,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宽容、被接纳、被理解的心理氛围。支持教师、理解教师,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

三是服务社会新发展。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针对我省提出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服务社会新业态思路,由党员骨干带头,系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对大数据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专项调研,并结合教学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服务新业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亮三优三服务”工作机制的实践

一、打造了研究型教师党支部

信息技术系教师支部高度重视党建研究,通过学习、培训、科研等方式培养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扎实、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党建研究队伍。并针对不同的中心工作,形成了教师支部党员独立研究和与其他支部党员及辅导员老师相互合作的不同研究组合。取得国家级课题一项,横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六项;以支部书记和老党员为核心,在工作、科研中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带动全系教师积极投身课题申报,专著、教材的编写及高级别论文的撰写,成功编写国家级专业教材2 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5 篇,其中国家级论文6 篇。

二、打造了服务型教师党支部

一是教师党支部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实现了“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的既定目标,教研室主任全部为年轻党员教师。

二是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在指导学生竞赛、择业、就业等关键事项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是教师支部党员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使学生与家长感受到学校教师的温暖与前所未有的重视,扩大了学校素质教育影响力。

四是在教师党支部的带领下,由党员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带头,成功申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和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增强了服务新业态的能力。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共计480 课时,参与了阳曲职业高中的对口援建。

三、打造了创新型教师党支部

一是党建工作方法创新。首先,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节点为主题,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其次,开展多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培训。教师支部固定在周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同时支持党员教师走出去学习培训。两年来,教师党支部书记先后赴大同大学、运城学院、右玉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其他同志分批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太行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进行了培训学习。教师党支部以青马工程、志愿服务、文体活动为抓手,提高学生素质,引领思想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在“青马工程”培训中每位党员教师认真讲好一堂课,鼓励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个人价值。开展以“行动践行初心,服务承载使命”为主题的太原市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以“心系普通群众,温暖送到实处”为主题的寒冬送温暖活动,以“一份爱心,一份温暖”为主题的捐赠活动,以“枯草清水浇,滴血润新生”为主题的献血活动。党员教师在志愿活动中,走在前面,干在实处,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教学改革创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能力、遵守行业规范、设计落地有实用性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设计制作行业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不仅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指导学生制作出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训作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入脑入心。党员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了“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混合教学,积极打造线上精品课程群,逐步构建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信息化、立体化,实现了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党员教师采取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以赛促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同学们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创新思维,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了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师党支部也十分重视课堂中的以赛促学,把每次作业的评比都看作一次竞赛,将名次优异的作品进行打印和展览,促进了学生们比学赶超优秀学风的形成。三年来,荣获省赛一等奖五次,二等奖七次。

三是专业建设创新。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和“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教师党支部全体成员一直致力于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专业建设创新发展,专业发展紧密围绕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段式育人机制,组建了“校内+企业”的“双导师”专业教学团队。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保障协同育人过程与企业共建“双元制”联合培养、一体化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2019 年信息技术系教师党支部积极参与申报了《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和《WEB 前端开发》两个1+X 证书的试点,并成功获批。2020 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申报并获批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水平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支部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支部联建润“甘泉”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