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意义。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是凝聚民族精神、引领国家前进的灵魂。任何国家的发展,除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还要实现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目标从长远、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规划,形成文化强国战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富裕,精神文化日益丰富,建设高度文明,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文化强大,一方面表现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强大的文化能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我国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文化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大规模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以文“化”人,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正向促进作用,全面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给人民以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可操作路径。一是正确的意识形态引领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基本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人们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等都在发生变化。满足这些新变化,加强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时代要求,是不断夯实文化强国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等”。要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有成熟的文化产业运营体制机制,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推进传统文化转型升级,支持新兴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加快文化和旅游、金融、科技等多方面的深入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新动能、释放生机与活力。
三、文化强国,青年大学生任重道远。青年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引领,建设文化强国才有正确的方向。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在灵魂深处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并坚定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二是不断学习,提升个人文化品位。文化创新离不开深厚的理论支撑,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做事,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选择积极向上,内容健康,反映时代发展和崇高精神追求的文化作品,充实自己,影响他人,形成辐射效应。三是做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实践者。青年大学生是文化产品的接受者,更是传播者、创新者和实践者。因此,大学生应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先进性和创造性作用。一方面,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积极思考,努力创新,形成与大学生发展相匹配的价值文化,将大学生自身价值实现和国家文化价值践行相统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