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峰
当今平民大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大幅提高,政治越来越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确立后,平民大众拥有了“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西方政治现实和理论发展过程看,平民长期被视为造成“多数暴政”的根源,而精英政治是政治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欧美国家平民政治人物不断涌现,如特朗普、勒庞、泽连斯基、马克龙等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其背后动力是平民力量的崛起,这也预示着以平民为主的“沉默的大多数”由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到成为左右政治发展的关键变量,这是近年政治发展的新现象。
平民政治是一种泛称,与精英政治一样,代表的都是一种对特定政治主体的偏好。传统政治是以精英参与为主,平民处于依附地位或不起主导作用,甚至沦为少数人的工具。当平民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并用选票决定和改变政治时,也就出现了大众政治或平民政治现象。平民政治现象(简称“平民政治”)是坚持底层阶级立场,与精英政治相对应,强调平民大众的思想和价值,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合法性来源的政治运作结构。很长时间内,平民政治都是一种大众暴政,是一种带有贬义的、被广泛批评的政体形式,直至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公意学说”“人民主权论”“直接行动逻辑”等一系列“平民政治”思想,将“平民”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标志着平民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之前“暴民政治”的负面标签。本文所研究的“平民政治”主要是指近十几年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社会平民参与和影响政治的一种广义政治现象,它依靠平民大众政治参与力量,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通过政治选举等方式,制造非典型政治领袖,改变甚至颠覆传统政治,塑造出与传统政治不同的新运作方式和新特点的“新政治”潮流。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特指近十几年来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内的现象;(2)不单纯依靠政党力量改变政治,而是平民力量参与政治并起到重要作用;(3)集中发生在政治领域,并对政治体制、政治领导、政治运作方式产生重要影响;(4)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政治现象,政治制度缺陷、大众心理变化、政治动员宣传模式改变等共同推动了这一潮流的兴起。
平民政治本身的含义是以平民参与为主导的政治,其根本特征无疑是平民化。一般来讲,民众与政治是对立统一的,任何政治都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平民政治的核心命题是民众与精英、民众与政治的关系。在长期的精英压制和忽视下,民众丧失了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技能,成为政治冷漠的“沉默的大多数”。21世纪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难民危机频发,西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变化,居于多数的中产阶级下沉,中下阶层数量暴增,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当前西方国家的平民政治阶级主要是中产阶级且以小资产阶级为主,多数是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不满,试图通过参与政治改变生活处境。这些焦虑的中下层民众和中产阶级纷纷投入政治领域,成为反抗现行政治体制、推动政党轮替和政治更迭的主力军。
虽然平民政治具有非理性、反建制等特征,但平民政治与民粹主义推崇极端化平民价值、激进地要求底层人民权力占据政治领导地位的诉求不同,它坚持平民立场,是底层大众反抗政治不平等、对现状不满的政治力量的集合。平民政治并未将底层民众的利益、价值、文化、诉求作为道德化身,进而操纵政治,绑架整体社会。平民政治诉求较为温和,虽在选举中有情绪性表达,但多数是出于选举需要,而整体社会仍在相对可控范畴内。其主要标志是政治精英与平民阶层仍保持制衡和稳定,没有将底层平民价值作为施政唯一道德标准。
与传统政党政治不同,平民政治参与主体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主要诱发原因是经济利益。譬如,2018年法国爆发“黄马甲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燃油税改革导致油价上涨,引发民众对生活现状的普遍不满,进而演变到提高工资和收入、废除同性恋婚姻甚至改革政治制度等方面;2016年特朗普当选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冲击了传统产业,导致从业者收入降低,尤其是“铁锈带”的蓝领工人、受教育层次较低的白人和乡村居民等。平民政治参与者往往立场背景各异,且多数为各行业的中低层劳动者。平民政治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的群众运动,具有无领导、无组织、无目标等特点,很难形成一致的纲领目标,也难以提出统一的诉求,其参与者之所以凝聚在一起,是由于民众普遍具有相对剥夺感,对政府集体不信任。
平民政治宣扬人民至上,主张以人民为中心,一般由某一具备平民特质的人物凝聚选民支持,成为平民政治运动的领导者。这类政治人物也大都产生于体制外,属于非典型的政治素人,他们擅长利用平民的力量实现个人政治抱负或者达成某种政治目标。这些政治精英利用民众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将民众作为争权夺利和满足个人政治目标的工具。正是由于这些魅力型政治人物的推波助澜,才能产生更大、更持久的政治影响力。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得以迅速传播,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中心点,这激发了大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也使过去的政治“边缘人”得以登上政坛成为政治明星。一方面,新媒体满足了大众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诉求,使政治成为寻常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一条简单的信息就可以发动支持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组织起来,这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政治运作模式,民众可以自下而上地参与到政治中。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使具备群众魅力的政治明星有了联系群众的手段,政治人物形象、政策可以借助网络获得广泛传播,摆脱传统政党政治限制束缚,极大缩减政治参与成本。这种高效的传播手段颠覆了政治由传统媒体掌控的局面,开创了政治的新媒体时代。
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困境,财富向社会上层精英转移,中产阶级收入下降,社会底层生活水平降低,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产生严重分化撕裂。不断深化的全球化发展冲击了各国传统产业,资本超出主权国家范围,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寻求利润,使吸纳大批劳动力的传统产业大幅萎缩,激起了社会矛盾。在这种经济社会背景下,西方自由民主体制普遍应对不力,片面保护大资产阶级利益,中下层民众被选择性忽视。愤怒的人民通过诉诸抽象的人民主权原则,纷纷以反精英、反建制、反秩序的方式表达不满,平民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情绪演变到一定程度,在特定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的催化下,成为平民政治的基础,甚至演变成民粹主义浪潮,直接对政治体制造成严重冲击。
现代代议制民主选举“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公共事务权力,这固然能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使民众有机会参与政治,但也导致代表与民意严重分离、政党出于自身利益损害民主、富人通过选举支配政治、民众参与政治不足以及少数绑架多数等问题。人民只是拥有平等的选举权,被推选的代表不可能在平民中平等地分布,代议制也难以做到平均分配稀缺公共物品,民主的概念从“人民行使主权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people)变为了“人民作为权力来源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精英在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化。在精英眼中,民众始终是愚蠢、无知、非理性的,没有能力做决策和处理公共事务,平民做主的政治必然是“暴民政治”“乌合之众”。政治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有钱有势者操控的工具,本质上是一种贵族或精英式民主。但根本来讲,民主应该是民众直接、充分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回归到改善人民生活的最终目的。
由于平民大众是一个整体概念,当个体融入群体成为“无名氏”后,其原始本能往往会显现,甚至以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非理性方式爆发出来。占据多数的社会中下层平民多数是被边缘化和被剥夺的小人物,往往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得,充满无意义和无力感,他们同时具有强烈的被救赎与反抗社会的需求。当个体的人无法摆脱这种内在无力感时,其目标就转移至反对外在的制度、阶级结构甚至约束个体的道德和社会机制,认为这是一种自由。当大量个人集结时,他们的个性消失了,变成了批判性和非理性群体,这成为平民主义兴起的心理基础。但他们难以自主思考与行动,需要精英的引导,这也就塑造了平民领袖。正如勒庞所言,所有的革命领袖,或许其并未创造什么理念,但却精确地知道如何使理念成为手段,并利用它们为自己辩护、吸引支持者。他们不断利用断言、重复、传染的手段激发大众热情,将大众组织起来成为一种革命力量。大众生活在闭塞和缺乏活力的环境中太久了,已经丧失独创精神和坚定性,他们具有崇拜权威、期待“英雄”出现的心理。因此,“英雄”往往被不自觉地创造出来,这构成克里斯玛型政治统治的基础。
伴随工商业发展和中产阶级崛起,维系传统社会的固有机制趋于瓦解,个体从传统社会体系中解放出来,成为原子化个人。个人希望通过努力改变政党政治、代议制民主,共同参与到政治中。除了底层社会的不安全感、不公平感,现代化发展也导致了一些精英分子的不满,他们逐步与大众联合起来,冲击了既有政治体制。平民政治在具有超凡魅力的精英领袖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参与潮流。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之间往往产生复杂的利益矛盾,利益受损群体表现出对社会和政府不满也是自然现象,这成为沉默的大众参与政治的动力。当平民大规模参与政治时,就会形成社会运动,平民化政治参与成为左右政治的关键。这也促使当政者将平民的愿望、需求、情绪等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合法的政治参与能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当调节器,缓解公民与政府的矛盾。平民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合理表达政治意愿,通过投票、选举、结社活动等方式向政府表达对价值分配和利益的诉求,并向政府施加某种影响,从而介入政治过程。一般来讲,政治体系运转顺畅、政府施政与民众诉求相一致,能促进政治的良性运转,推动社会和谐和政治发展;反之则会引发政治动荡。正如亨廷顿所说,20世纪以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蔓延的政治动乱,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现代化进程过快,其进程远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因此,执政者应根据各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社会稳定状况以及民众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面对平民政治的兴起和发展,避免正当合法的政治参与演变为民粹主义,进而可能加剧政治混乱和衰朽。
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民主成为西方政治发展主流。但选举作为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并未将大多数平民纳入。平民大众在政治参与中受到各类限制,社会底层民众如低收入者、低教育水平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选举权。随着资产阶级平民运动和工人阶级的觉醒,政治参与范围逐步扩大,公民增加了社会责任、满足了自尊、受到了政治教育,这巩固了统治者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民众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在政治参与中可以培养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学习如何发挥自身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增强政治信赖感;在理性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妥协的精神,而这正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政治参与范围越大,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得越充分,越能够促进政治系统吸纳民意作出政治选择,这反过来能增加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
代议制是现代政治的主要制度运作形式,它克服了直接民主的诸多弊端,但一定意义上却偏离了“人民统治”的理想。平民政治的兴起突出了平民的政治作用,改变了代议制条件下平民只有选举权、被迫服从和默认的模式,推动政治精英化逐步向政治平民化发展。平民政治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承认了个体的权利,个人参与政治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共决策权力的源泉。平民政治也使民众更加关心政治的决策过程,它不仅要求民主定期自由选举,还意味着大众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平等地参与政治。同时平民政治是民众在更多维度上直接参与政治,从而创造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使政府政策焦点回归到更注重民主的实质,从而提高民主的凝聚力和活力,进而反过来促进官僚体系承担责任,约束自身权力膨胀变质。
从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看,尽管平民政治契合了平等、自治、同意等政治价值,满足了平民参与政治的期望,但也有以下不足:大众非理性可能导致激情政治;缺乏足够认知和远大智慧,可能导致群氓政治;多数无视宪法体制,可能导致暴民政治;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可能导致低效政治;利益集团过于强大,可能导致集团政治;政治家过分讨好民意,可能导致福利超载。抛开意识形态和概念纷争,实际上世界各国政治无非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要素不同程度的混合。理想的政治是在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之间寻求平衡。尽管当今世界仍不时掀起民粹主义浪潮,但平民参与政治扩大化是客观事实,平民政治的浪潮是政治发展的新特征。这一政治新形态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人民对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之间张力关系的思考。在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下,政党更加碎片化,社会更加撕裂,政治局势更为复杂,非典型政治人物层出不穷,在民众鼓噪下往往能掀起巨大声浪,成为改变政治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因此,平民政治的兴起也提醒政策制定者要更好地处理精英与民众关系,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本国发展的民主政治程序和运行机制,回归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尽量消除社会各阶层政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扩大中产阶级规模,防止走向寡头政治和民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