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斌
(作者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工作,既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修复净化受损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深化以案促改必须把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先手棋,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消除认识误区。
坚持从思想上纠偏。地方“一把手”及“关键少数”被查处或者某一系统发生窝案后,单位党员干部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和抵触情绪。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通过参加指导民主生活会、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等,结合纪法讲案情,结合政策讲背景,结合后果讲责任,结合整改讲要求,引导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坚持从责任上压实。指导案发地党组织分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督促落实述责述廉、专题研判、定期检查、提醒谈话等制度,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既抓住“关键少数”,更引领“绝大多数”主动担当。
坚持从教育上深化。坚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依托当地廉政文化、红色资源,大力传承弘扬廉洁从政精神。坚持把纪法教育抓在平时、严成常态,扎实开展廉政教育、家风教育,点对点廉政提醒、一对一交心谈心,激发干群崇廉尚洁。
深化以案促改不能“雨过地皮湿”,必须坚持镜头向歪风聚焦,刀刃向症结发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抓作风,消除腐败滋生温床。始终保持对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的高度警惕,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严的思想、严的标准贯穿始终,强力开展正风肃纪,深挖彻查“四风”及隐形变异问题,持续强化警示震慑,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
抓治理,清除行业沉疴痼疾。聚焦行业问题和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治理,做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警示一片。坚持从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角度,审视看待具体问题,依纪依法依规办理严重违纪违法案暴露出的问题线索。对腐败案件涉及的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等进行全面清查,逐一规范处理。
抓制度,破除权力寻租空间。将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贯通审查调查全过程,推动监督、办案、警示、惩戒、整改、治理联动发力。深入分析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背后暴露出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短板,健全完善“人、权、事、财”内控机制,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权力失去监督就极易“锈蚀”,干部缺乏监督就容易腐化。深化以案促改必须把监督根植于始终,不断创新监督方式、丰富监督载体、加大监督力度,全面释放监督效能。
突出“监督+常态”。紧盯重要部位、重点人员、关键时间,通过主动约谈、一线调研、列席会议等方式,多点发力、梯次推进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正向、精准问责。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督促限期整改突出问题。健全干部廉政档案,强化廉政审查把关,严防“带病提拔”。
突出“监督+科技”。秉持科技为监督赋能的理念,积极运用大数据、信息科技等现代技术,不断提高监督质效。南江县建立民生数据阳光监督平台,通过对80余类惠民惠农资金信息实现一网共享、一网联查,有力地助推了监督精准高效。
突出“监督+创新”。牢固树立创新理念,针对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不断丰富监督载体,积极探索监督举措,做实监督全覆盖,提高监督针对性。南江县试点向政府投资项目派出监察专员,推动监察职能向功能区延伸,积极保障了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深化以案促改必须纯正风气、鲜明导向,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态势。
鲜明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笃定“20字好干部”标准,注重严格执行《干部选任条例》和“凡提四必”要求,注重从“三个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干部予以及时调整。
鲜明积极的容错纠错导向。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贯通融合纪法情理,坚持精准审慎问责,真正让干部放下顾虑、轻装上阵、大胆干事。严格落实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回访机制,常态化做好跟踪回访、主动关爱工作,推动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鲜明严格的目标考核导向。建立健全综合考评机制,将目标考核融入日常、严在经常,倒逼工作落实。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核结果与目标绩效、评先评优、推荐使用相挂钩,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