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体味魏晋文脉的方式

2021-11-15 04:31孙郁
社会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嵇康文人文献

文/孙郁

鲁迅欣赏魏晋文化,除了源于早期的读书经验外,也受到了晚清新的审美思潮的影响。章太炎、刘师培对于魏晋文化的理解,打破了韩愈古文运动以来的文章理念,在桐城派遗产以外寻找精神资源,曾经启示了诸多学人。不过鲁迅与他们略有不同,除了小学功底外,有着考古的心得。他不仅勘察旧迹,还抄录、整理大量的原始文献,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批判眼光。他的工作可分以下几类:一是乡土资料,主要有《会稽郡故书杂集》《会稽先贤著述辑存》《会稽旧志》《会稽旧志草本》,内中有方志所遗漏的内容;二是文人作品集,现存有其抄录的《嵇康集》《法显传》《谢灵运集》等,作品有着不凡的辞章;三是古小说资料整理,代表性的有《小说备校》《古小说钩沉》,志怪、录异、志人之作丰富;四是金石类,此类抄件甚多,主要有《直隶现存汉魏六朝石刻录》《六朝造像目录》《六朝墓名目录》等,其间不乏意外之思。这些对于鲁迅理解文学产生的背景,提供了有趣的参照。

多年间所整理的古人资料,自然矫正了诸多观念。像碑文与传记,是他一直注意的文本,在零碎的文献里,可以发现传世文献没有的片影。清末文人谈中古文学,已经注意到文化间的互动,陈三立就说:“其升降得失之故,盖与道术、政治、风尚相为表里。”鲁迅在故土人士的影子里,关注的就是生活方式、文人心态、社会制度与文章之关系。这和陈三立对于古代文化的认识也有相似的地方,只是他注重的更多的是民间文献。可见,他的研究受到了当时风气的影响。从其整理的过程看,社会学所关注的内容,也被悉数勾勒,就内容来说,比一般的士大夫多了驳杂的元素。

在整理大量文献的过程中,鲁迅发现了文外之文与诗外之诗。他对于文学概念的理解,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广义的看法受章太炎影响,认为凡著于竹帛的都是文学,也就是“杂文学”。最初鲁迅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理解的文学,是托尔斯泰与夏目漱石式的,这是狭义的观念,即“纯文学”。不过在整理乡邦文献与野史过程,寻找各类被湮灭的文字时,也印证了章太炎的看法。所以,古籍整理与翻译活动,使他往来与文与非文,诗与非诗之间,便获得了古风的滋润。许多佚文,叙事简洁,内含别趣。比如《南方草木状》,在自然间觅得清新,本草之意,天地之韵,爽目者不可胜数。《六朝墓名目录》里,远去的遗风犹在,可参之成诗者甚多,于思想不无洗涤之效。这些文献都不系统,在知识碎片里,却依稀感到古人心绪,字里行间亦带感知万物的元气。

对乡邦文献发生兴趣,使他从故土的风俗、习惯、信仰、礼仪中,体味到文明的踪迹,一些素材纠正了先前文人对于历史的误解。在所录的文字里,有许多背景性的信息,其中有关风俗类的,主要集中于《会稽先贤著述辑存》里;还有的是记人物的,《会稽旧志》则从《晋书》录得人物纪要多种;再则是描绘地志、山水之貌,《会稽地志》《会稽记》等所述山川河流之态,风景大可悦目。魏晋文人记叙此类遗风,不乏情趣。这些抄录的文字,比日本作家笔下的民间风情不弱。那时候周氏兄弟正在提倡民俗学,从日本柳田国男的著述中获得启示。对比周氏兄弟与柳田国男的著述,彼此有相似的地方。柳田国男《远野物语》《日本的昔话》就多记山野之趣,描绘古风余脉。民俗学要研究的就是此类谣俗之风。鲁迅在《〈会稽郡故书襍集〉序》中也有类似的心得。

故土的礼俗,蕴含着不小的学问。贺循所著《会稽先贤著述辑存》,收有《丧服谱》《袷祭图》《丧服要记》等文,作者文字简要精炼,所记古礼颇有分寸,儒家的等级制依稀可见,基本上延续了《礼记》的某些思想。丧礼以宗族的长幼之序分之,男女有别,层次分明。家族有一套道德法规,如有越轨之举,则被宗族处之。这些记录,都是社会史的边边角角,对于认识古人颇有意义。贺循笔下的会稽葬礼仪式,样式多种,让人不忘的是各种祭品、器皿的摆设与颜色,很有一种画面感。祖庙、屏风、壶、灯、神座等,都看出了彼时的风气。化古礼之繁重变为简而易行,也是贺循注意的,他的看法也体现了晋人的某种观念。魏晋时期的浙东,丧仪中人神悉尊,到了明清,已有了变化。张岱记载越人的扫墓,就有审美的意味,“厚人薄鬼”了。这个变化,周氏兄弟是看到的。其实,千百年间风俗处于流动之中,晋侍中庾纯就在西晋的丧服制中发现了与古风的不同。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里也关注过类似话题。从礼俗中看社会心理,对于理解文化的变迁之迹,都是不小的参照。周氏兄弟对于此的感受,可能比同代作家更为深切。

近代学者回望魏晋时代,每每于玄学与佛学纠葛不已,从中看出文化转折的痕迹。章太炎、谢无量、汤用彤不乏这类思考。鲁迅对于玄学、佛学也有兴趣,他从文人笔记中就觅出诸多思想隐喻。相对于玄学,他更关注故土文献的佛教元素。但他并没有去研究主要佛学家的著述,就藏书和辑校来说,所看重的是佛教传播和玄言里的诗文流脉,而这些经典多以魏晋时期的为多。他自己就购置了《佛说百喻经》《痴花鬘》《阿育王经》《佛般泥洹经》《付法藏因缘经》《阿育王譬喻经》《众经撰杂譬喻》《出三藏记集》《弘明集》《广弘明集》等,还抄录了阮籍、嵇康、谢灵运等人的诗文。这些书籍是他进入彼时精神世界重要的参考,所得的结论也别于同代的读书人。

东汉以后的文化风气里,佛教传播改变了文人生活,对于文学与艺术的影响显而易见。鲁迅亲自抄录《法显传》,留下的文稿达39页之多,由此可以看见佛门的精神形影。《法显传》是一本远游求法之书,作者法显系东晋时期著名僧人。全书自叙域外跋涉经历,文字古雅、清隽,带出珍贵的佛教遗风,所叙访问异邦曲折故事,人文风情历历在目。文章的片段已经有小说家的韵致,鲁迅欣赏它,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抄稿里留下大量批注,多是字句的核实和句式的斟酌心得,看得出用力之深。佛门的文字对于辞章的演进和书写的风气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是研究文章之道的人不能不了解的部分。

鲁迅对于佛经不是信的态度,而是如何化其精神,成为自己的生命的新的表达。古代的许多诗人,都能出入佛学,于辞章里有变调之美。他认为“除去教诫,独留寓言”的态度是好的。他所搜集的拓片就有许多有趣的主题,其间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他后来与青年木刻家也言及佛教艺术对于中国绘画的参照意义,也是深染于各类文献的一种心得。

魏晋的文学里,玄言诗颇有市场,与佛门艺术有很大的区别。玄言诗受到老庄的影响,一些人的文章也带有此风。他欣赏的孔融、嵇康这类文人,尤其是嵇康身上的老庄之气,鲁迅身上未尝没有。王瑶先生说:“魏晋是文人由俳优进入士大夫地位的开始,由于老庄思想的兴起,文学的观念比较清晰。”这个风气的出现,使文章充满了灵动之气,但其间也并非一成不变。他说自己厌恶身上的庄周、韩非子之气,那也有寻觅新风的冲动。而那时候一些诗人是渐渐摆脱了时风影响的。比如所抄录的《谢灵运集》《柳恽诗》等,也是扭转时风的作品集。谢灵运的山水诗,折射出士大夫的思想的变迁,将玄言诗的晦明不已变为清纯冲淡之音,佛学意识被转换为中土妙思。柳恽的多才多艺,乐府之韵,常有奇句出来。整理他们的诗作,也未尝不是考察彼时学风与诗风之关系。有学者就指出,谢灵运诗作也受到禅风的冲击,但已经不易从中看到了。这种“融合玄释”的笔法,推动了辞章的演化。作家审美的深度埋伏,需细心者方能得之。鲁迅对此的体悟,比同代的许多文人要深。

显然,鲁迅对于古代文化中非温吞的、叛逆的精神是十分欣赏的。在回望古代的风俗、风气的时候,最吸引他目光的是诗文中表现的洒脱、自如的风度。

东汉末年之后的文化走向,使审美蕴含了新的可能,鲁迅对于雅俗之变和台阁、山林之风都有特殊的理解。在对彼时风气的描述里,勾勒了知识人的群貌。曹植的灵动,何宴的洒脱,刘伶的狂放,都被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这些有的取自《世说新语》的描述,有的是从类书里得到的片影。对于他来说,纲常解纽的时代,知识人对于生死与功名有了另一种理解,而这种转向也决定了文章气象的不同。静止地看笔墨之迹的流变,反而是不得要领的。

在旧文献整理方面,他最为用心的是《嵇康集》的校勘,跨时有23年之久。如此长的时间沉浸在嵇康的诗文里,说是在寻找文章的变风也是对的。嵇康的文章与诗,都非彼时文人可及,自有高人之处。鲁迅欣赏他,大概因为其才气耀人,音乐、诗文均好,在文字里有多致的风采;又能够引用前人学术,打破儒家辞章的绵软之体,引老庄于诗文,通篇带有奇气;而面对邪恶政治显示的傲骨,对流行的思想加以反对,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限度。可以说,在鲁迅眼里,嵇康是风度有之,辞章亦高,全无俗儒的暮气。

《嵇康集》所呈现的文字,取自不同书籍。主要参考书有《太平广记》《文选》《世说新语》《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还从其他文献进行辑校补充。这些充满了高傲之气,远妄诞,近玄理,尚自然,精神少有奴态。其文章看出不凡的才华,那篇《琴赋》就“感天地以致和”,“寄言以广意”,意象大有庄子笔意。而《与山巨源绝交书》,则“情意敖散”,不堪于俗音,蔑视权贵,辩驳之语,笔带豪气。嵇康善作辩驳之文,《养生论》《答难养生论》是智者之言,斗士风采也是有的。既能疑古,又常出新。在生活里能够保持节操,于文章里则唱出悲壮之曲。

关于彼时的文风,《文心雕龙》有过形象的描述,刘勰以为:“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鲁迅对此是认同的。废名也认为那个时期文人作品“所谓生香真色人难学也”,可见古今学人的感受多有相似的地方。其实鲁迅的表述中,与他们略有区别,既看重嵇康、阮籍的文字,更不忘他们的行为,以及这风度背后的悖谬。那代人的精神限度也是明显的,“竹林七贤”也无不如此。在反复对比各种文本的时候,能发现众人作品其实也有矛盾的地方,像嵇康在面对复杂现象时的心得,也有反逻辑的心不由衷的一面。不看到他的悖谬与限度,要走进内心深处也是难的。鲁迅感受到了一种不自由的自由,文人的狂放背后,也有难言之隐。他说阮籍的诗写到神仙,而自己并不信那些存在。这和曹植贬低文学,其实另有所指一样,乃个体精神在环境里不得舒展的一种变形体现。“竹林七贤”的文字常有思想的埋伏,他们的美丽的辞章其实与失败感是连为一体的,所以向秀说嵇康“寄余命于寸阴”,乃一种生命的挣扎。士人风度最可感者,便是这种“傲世忘荣”的态度,忧愤而不失峻伟之姿,骎骎然于无路之途,命危而后文聪。鲁迅说后人不易学到他们的真髓,原因是没有悟到那华章后的隐秘。善于从词语中看到作者的策略和精神破绽,是思想者的特点之一,西洋人对此有不少论述。海德格尔关于“存有”与“语言”的思考里,涉及“遮蔽之澄明”的话题,就与鲁迅的体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阮籍、嵇康提供的是精英文本,那是认识彼时思想者的标本之一,而民间非精英的表述,街巷之语里的野性词语,对于鲁迅的价值可能更大。在介入魏晋文化的考察中,《古小说钩沉》是很重要的学术收获,对于他认识古代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提供了有趣的镜像,这些并没有进入晚清一些学者的视野里。从辑录文本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的小说,形态并不成熟,稚气与简单化,影响了传播。不过,旧时的表述有几点可能引起了鲁迅的注意:一是语言都很简朴,没有雕琢之迹,用语与日常口语接近,传神的地方是从自然语态里流出来的;二是注重人情,即便是志怪,也带着民间的普遍心绪,眷恋生命,惊异于世间的无常;三是民间传说的记录,虽有佛教痕迹,但根底还是儒、道的东西最多。因为有生死之思,帝王的生活也与常人相近,并没有都去神化帝王之迹。这里无意间折射了民间的某些观念,虽然很弱,但依稀可见古人的精神层次。

《古小说钩沉》涉及的内容极为驳杂,主要是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太平御览》《初学记》《北堂书钞》《太平广记》《艺文类聚》《太平寰宇记》《白孔六帖》《法苑珠林》《事类赋》等文献中辑录出来的。总体看来,所辑作品在文体上没有太大亮点,但内蕴却是社会学家最关注的。士大夫诗文所记录的社会风气,心理状态,都于此见出一二,也有人间百图的意味。一些作品记录了台阁间的权力文化的幽暗,如《汉武故事》所叙君臣之序,血腥与智慧均有,看出文化里主奴之态。一些作品叙述了战乱社会中百姓于无奈中的期冀,如《幽明录》所载永嘉之乱的故事,颇为惊异。这种想象,后来在许多民间故事里曾被借用,惨烈里的柳暗花明,抚慰着苍生的心。

这些不同风格的魏晋文献,后来曾多次出现在他的杂感文字里,作为历史之镜,反射着存在的吊诡性。他意识到了文学生态背后的政治形影,也看到生活现状对于作品的内蕴的影响力。文脉其实隐含着生活的多样性与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古人越矩的审美之思对于今人的镜鉴是意味深长的。

晚年鲁迅的言论中,魏晋资源散落在辞章深处,古代话题的背后其实是当下文化难题的显现。考其原因,一是现实的残酷产生了古今对比之意,二是不满意于远离现实的京派学者的审美意识。京派的学者在许多地方与鲁迅距离甚远,尤其周作人周围的学者的言论,在鲁迅看来,不仅误读了古人,也误读了现实。他的文章多次批评了象牙塔文人对于现实的隔膜。1934年5月所写《儒术》一文,提及儒门读书人在乱世的处世哲学,引用《颜氏家训》的资料嘲讽士大夫的苟活意识,内含着对周作人批评之意;次年所作《“题未定”草(六至九)》讨论陶渊明的作品,直接矫正了朱光潜的审美偏差,以为全面理解作家的作品殊为重要。“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文中还谈及南朝齐诗人谢朓《谢宣城集》,认为“这样的集子最好,因为一面看作者的文章,一面又可以见他和别人的关系,他的作品,比之同咏者,高下如何,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京派学者在许多领域不能与现实有效对话,那时候周作人、废名、朱光潜等人的审美意识,忽视的恰是从复杂文脉里寻找精神原色。他们远离左翼文化,也是知识兴趣的不同所决定的。鲁迅的“暗功夫”冲击了他们的精神围墙,论争里带出的震动,与其说是对古人的重新发现,毋宁说是批判理性在新文学里的一次绽放。

猜你喜欢
嵇康文人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文人吃蛙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