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皓
2021年,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捷报频传。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三名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7月4日、8月20日,航天员两次完成出舱任务……宣告了中国空间站新时代的到来。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功能上看,空间站是中国史上最大航天器,很多颗卫星也比不上它一个。”
周建平是湖南长沙人,1977年考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得大连理工学院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和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他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年后晋升为航天技术系教授。
1992年1月,国家启动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在全国挑选专家参与论证。周建平当时只有30多岁,是数百名专家中最年轻的。论证工作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有他陌生的知识。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周建平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他总是和王永志一起,最后离开工作现场,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天的任务,得到大家的认可。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专家论证组提出载人航天方案,周建平参与了工程总体技术报告的编写。9月份,中央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
论证工作结束后,周建平回到国防科技大学当老师。第二年,他应邀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系做访问学者,邀请方有意帮他申请了可以办绿卡的签证,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学习期间,周建平参与了多个载人航天项目的研究。1995年,他学成归来,继续回校执教。他说:“祖国需要我,我更需要祖国,这里有我的根脉,是我的依靠。”
1999年,周建平从国防科技大学调入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由此开启二十多年的载人航天职业生涯。到岗一个月后,他就随着试验队专列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零开始,摸索着进行载人飞船的研制、设计、制造和试验,制造业基础也很薄弱,神舟一号进入发射场后,试验队在测试过程中相继查出上百个质量问题。为了突破技术,保证质量和进度,试验队队员们全力以赴投入紧张工作。
同年11月20日早上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升空,完成各项关键技术验证。次日凌晨3时41分,神舟一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顺利降落,在太空飞行二十一个小时,着陆场报告显示返回舱完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里,哭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大家拥抱在一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2年,周建平接任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负责对产品在发射场的各种状态进行质量控制和把关,发射窗口怎样选择,发射后勤服务如何保障,行与不行,字字千钧。
神舟四号遭遇极端严寒天气、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每一次发射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发射要求一次比一次精准。周建平作为发射场后勤总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06年,周建平出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成为工程技术线的总负责人、全线科技人才方阵的“领头雁”。他带领团队走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之路,神舟七号飞船上天、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利用天宫一号的备份产品,完成原定由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的任务……“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周建平团队走得坚定铿锵。
2019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由任命制改为聘任结合,周建平获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负责工程技术抓总、总体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这是对他之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今后工作的激励。
周建平团队重点任务是在太空建中国空间站,一个可以让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更久的“家”,家的名字叫“天宫”。他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规模适度、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十六字施工理念。
“天宫”建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的近地轨道上,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构成,整体呈“T”型,三舱总重约66吨,人们形象地叫它“太空母港”。“家”里平时住三名航天员,轮换期间可住六名航天员。核心舱是“家”的管理控制中心,其密封舱内配置了六个区域,航天员在这里工作、生活、健身三不误。它的在轨运行寿命不小于十年,具备延寿到十五年的能力。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航天员出舱活动,最关乎安全的当属护身铠甲舱外航天服。十三年前,我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周建平团队就避开购买舱外航天服成品的捷径,选择了自主研制的艰辛之路。从2021年开始,我国有更多的航天员漫步太空,出舱时间也由半小时提升到六小时,对舱外航天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我国舱外航天服像个人形飞船,重约120公斤,由一百多个单机产品组成,可以满足三年十五次出舱活动需求。
舱外航天服的头盔面窗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它由多层结构组成,光密封加缝合就需要两个多月,经过47道工序才能完成。一次,技师在对可视区夹层进行氮气吹除时,两粒胶的碎末进入密封的面窗,吸附在夹层边沿。这看似不起眼、不影响视觉碎末,技师也不放过,他们从生产流程入手,改变生产工序,采用先预埋针再进行内外层面窗黏合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密封胶穿刺产生多余物的问题。
按照空间站建造规划,2011年和2022年,我国会实施十一次飞行任务,包括三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四次货运飞船和四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任务。
周建平介绍说,“天宫”将部署航天医学、空间生命和生物、天文等领域的高水平实验设备,科学家可以在这里开展空间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局已经初步批准了一千多项实验,其中一些已经发射。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俄罗斯等十六个国家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中国曾申请加入,被美国极力排斥在外。此后,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载人航天、自主打造空间站的道路终获成功。2021年4月之前,国际空间站是轨道上唯一的空间实验室,远远无法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天宫”可以弥补国际空间站的不足。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空间站工程秉持为发展科学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宗旨,欢迎全球科学家参与其中。早在2016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就与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8年,中国就向联合国各成员国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天宫”合作。有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提出申请。周建平是合作项目国际评审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两次综合审议,最终确定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太空肿瘤、星云气体的光谱研究等九个首批合作项目。
周建平坦言:“中国正在进行载人登月方案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我们有理由期待,宇宙这么大,普通人有机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