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打工人”思想带偏青年官兵职业价值认知

2021-11-14 01:25田润泽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1年10期

田润泽

摘要: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思想文化多元交织,强军事业加速推进。在这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网生一代青年官兵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荣辱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塑的人生关键时期。他们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习惯将目光投向网络来满足思想渴求,但易被纷繁复杂网络信息中的不良热潮带偏。因而端正青年官兵职业价值认知,强化练兵价值认同,使广大青年官兵的思想先于身体进入军人职业化轨道,具有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打工人;青年官兵;军人职业化;职业价值认知

“打工人”一词在前期迅速爆红网络,成为广大上班族的自称。作为社会人,将工作视作谋生手段无可厚非,但作为职业军人,部分青年官兵的职业价值认知受浮躁社会风气冲击动摇,被网络流行风潮影響带偏,造成爱军尚武、当兵打仗的思想弱化,形成把当兵当打工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练兵热情及事业心责任感。对此,要守正创新掌握思想主导权,紧贴实际打通利益契合链,群策群力培育教育自耕田,依法抓教形成法治同心圆,牢固树立青年官兵正确的职业价值认知与人生价值追求,更好地引领青年官兵、培塑青年官兵、发动青年官兵、凝聚青年官兵。

一、守正创新掌握思想主导权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领导干部的身教示范。领导带头是无声的命令、最好的教育。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做好学习表率,紧贴时代发展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在学思用贯通、知言行统一中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从根本上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从源头上坚定理想信念,在言传身教、立德树风上带好头。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青年官兵头脑、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思维方式、拓展眼界格局,带领青年官兵牢牢掌握理论武器,冲破不良信息茧房,共同过好新时代“网络关”。

紧盯实际灵活设计内容,增强时代性说理性。杜绝过度追求形式翻新、内容老套的“新瓶装旧酒”,形成“内容为王”的导向,引导教育者将感情融于课堂,将精力倾于内容。避免“本本主义”和“机械主义”,聚焦使命任务,紧贴思想动态,根据军事斗争准备形势、演训任务和青年官兵实际,在根本职能教育、职业精神教育中有机结合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战备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光荣传统教育、荣誉教育、典型教育、警示性法制教育等教育内容,把教育贯穿到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各领域全过程,在履行使命职责中强化青年官兵对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的认识和角色认同,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

坚持需求牵引供给,对准活思想提高灌输效果。随着青年官兵成分和入伍前经历的多样化,虽然都反映出对职业价值认知有偏差的共性问题,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对此,要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加“精准滴灌”减少“大水漫灌”。做好调研分析和复盘总结,对表教育受众需求不断改进教育计划,将要其知道的和其想知道的相契合,持续匹配供求接口,扭转青年官兵对教育“大锅饭”吃不好、吃不消,产生心理逃避、情绪厌烦、状态麻木的情况,让供求双方从教育中各自得到成就感和获得感。把握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不同思想群体区分层次、有的放矢、因群施教,在强化群体共识中最大限度满足不同青年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将分众化兴趣引导到统一性要求上来,聚焦回答好“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现实课题和时代考题,增强青年官兵身份认同和练兵备战价值认同,消除“打工人”心态,不断强化练兵动力,靶向直指提升打赢能力。

二、紧贴实际打通利益契合链

坚持求真务实,正视个人诉求,将讲道理与讲利益结合起来。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1],脱离具体现实问题的单纯教育只会是“雨过地皮湿”,无法深入青年官兵心灵。对此,要避免佩戴“偏光镜”,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官兵,对各种利益诉求做到正视关注、客观分析、辩证看待。只有抓住并有效利用好青年官兵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及时回应关切,解决好后顾之忧,青年官兵才更能“义无反顾”。同时,要区分单纯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引起的思想问题,培养正确的需要观。对不合理诉求做好认知纠偏,做到望闻问切、扣脉点穴、对症下药,解开青年官兵心结,帮助青年官兵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良性循环中促进思政工作互信与威信的建立。

教育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还要结合青年官兵的理想追求,服务长远的全面发展。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青年官兵的成才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高级需求愈发强烈,而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对需要的追求有所不同,且经常变化。对此,要引导青年官兵认清自身价值所在,运用多方力量进行成长设计。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共育作用,帮助青年官兵做好人生规划、远景理想及“跳一跳能够到”的近期目标,激发内生动力,启发自我教育,提升精神品味和道德修养,促进自我完善。

寻求青年官兵理想追求与强军事业的最大公约数,实现练兵备战价值与自身价值的有机统一。部分青年官兵对世界形势判断不准确,对未来战争形态认识不清晰,存在“仗打不起来”的麻痹思想、“打仗轮不上”的旁观心态和“当兵谋出路”的谋生心理,想私事家事多、想国事军事少。对此,要探寻实现个人梦与强军梦的契合点,引导青年官兵计利当计天下利,自觉站在全局高度,以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看待得失,善于算大账、总账,不能只算个人账,正确处理好“大家”与“小家”的辩证关系;培养青年官兵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牢记军人职责本分,破除和平麻痹思想,强化牺牲奉献精神,培育崇高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使青年官兵在面对生死抉择、苦乐考验、荣辱得失等问题时作出正确选择,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战斗精神。同时,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岗位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遵循岗位选人、岗位育人的科学规律,根据“新木桶理论”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调动青年官兵的岗位热情和职业获得感,坚定角色定位。

三、群策群力培育教育自耕田

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扬“教育民主”,鼓励创新创造。习主席强调,“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着变。”新时代青年官兵家庭出身、经历阅历、能力素质、价值追求各不相同,而未来战争是军人智力、技能、心理和意志信念的综合对抗,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既要做到“九九归一”又要做好“百花齐放”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发扬“教育民主”,集中群众智慧,通过群众创新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证明,智慧和经验来自基层群众,战争年代的“诉苦三查”、王克勤运动等教育探索和实践活动,无一不源于一线青年官兵的聪明才智。另外,基层青年官兵是教育受众,教育成效如何,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破除“本位主义”,培养青年官兵建言獻策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汲取青年官兵智慧,不断丰富完善教育及教育主体。

激发群众自我教育活力,增强教育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单靠教育者自身单打独斗的方式不仅效果欠佳,而且难以为继。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激发群众自我教育活力,充分发挥青年官兵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教育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毛主席强调,要开展“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 [2],大力提倡在人民内部让人民“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 [3]。聂荣臻元帅也曾讲,“用群众的力量来教育群众自己,是最有效果的”[4]。新时代青年官兵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都大幅提升,这为激发群众自我教育活力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而青年官兵的学历层次高、经历阅历广、兴趣爱好多和思维方式活等特点,又为群众自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另外,青年官兵是教育的客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让青年官兵在客体与主体的转换中与教育管理者深化理解、建立互信,在自教互教中做好自管互管,不但可以减少教育管理者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增强集体认同感,激发群众自我教育的热情和献身事业的激情。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用好信息网络教育空间,增强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信息网络已深度影响青年官兵思想、融入青年官兵生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必须走好网上群众教育路线,切实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最大增量,把信息网络作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重要着力点。部分教育者身体进入了信息时代,思维理念还未及时跟上,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信息,青年官兵最先耳熟能详、“机机相传”,而教育者往往后知后觉,处于被动。对此,教育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放低身段当好大“网龄”青年官兵的“小学生”;尊重青年官兵信息权、隐私权,让青年官兵主动接纳,从而真正融入“朋友圈”;根据青年官兵点赞、点评、转发、投票等行为数据分析其关注的热点,掌握教育针对性。现今,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5],要充分用好这类信息网络资源,与青年官兵一起学,问题一起摆,是非一起辩,答案一起找,道理一起讲,在“冲浪”实践中提升青年官兵鉴别力和独立思考力,引导青年官兵真正学会识网知网用网。同时,探索建立网上教育心得恳谈会等开放平台,共商新生难题,共享有效经验,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活走实。

四、依法抓教形成法治同心圆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制度、规范落实、依法抓教。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不但反映着教育者的能力水平,还反映着领导机关的指导水平。要形成抓教治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兼顾的加减法,杜绝职责不清、多头指导、政出多门、层层加码的矛盾问题,从教育“多乱杂”的源头进行约束和纠治,构建责权明晰、齐抓共管的大教育格局,确保教育科学有序。优化评价管理及反馈机制,避免大而化之的“差不多”和“平时”与“评时”脱节的两张皮,以实际成效研判检验。放权为教、精准议教,让基层有更多自主的施教空间,增强落实教育制度的自觉性,促使教育者能力素养提升。

吃透制度规定,善于结合政策导向凝聚军心、激励斗志、振奋精神。法规制度和政策不仅调节着官兵的利益关系,也引导着官兵的职业价值认知。要及时跟进做好新法规政策的解读教育,厘清青年官兵对切身利益的不托底和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收拢心思精力,使青年官兵安心服役、潜心发展、专心训练、谋战思战。树立涉军政策制度的权威性,主动加强军地交流协商,确保青年官兵关切的奖惩、福利、荣誉等方面政策制度落实的严格性和及时性,提升青年官兵社会荣誉感,强化职业价值认同。

在培养青年官兵法治素养中营造团结氛围,共促教育成效。提升青年官兵尊法的敬畏意识、学法的内心主动、懂法的知识素养、守法的行为自觉、用法的思维理念,调动青年官兵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倒逼对战斗力建设阻碍的不合理机制逐步改进,共同促进法治军营建设。培养青年官兵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更好发挥“三大民主”制度作用,使个体意见充分表达,营造风清气正的军营环境、单纯干净的官兵关系。确立集体规范、增强集体意识、营造集体氛围,形成积极的集体情绪、协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集体舆论、联合制胜的全局观念、密切协同的团队精神、生死相依的战友情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

[4]聂荣臻.聂荣臻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190.

[5]吴月.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N].人民日报,2020-12-13(4).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