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辞与现实之间

2021-11-14 01:27彭杰
星星·诗歌理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子夜鳞片言说

子夜读信

洛 夫

子夜的灯

是一条未穿衣裳的

小河

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

读水的温暖

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

读江河如读一面镜

读镜中你的笑

如读泡沫

“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子夜大抵是夜晚最为沉浸于自身的时刻,存在者之外的他者都已隐没在事物与虚空的摩擦声中;从点到点传递的信件也因在公众关系中可被容许的隐身,使得诉说与倾听从压制着它们的文化惯性中充分释放出亲密的力量。“子夜时刻的灯”因而是一种双重的敞开:它不仅从黑暗中开辟出一条言说隧道,也意味着灯光的辖域内,信件逐渐从折叠状态中被展开,经由曲折盘旋的默读和修辞,每一个字都捕获了溢出语言组织的意蕴和情调。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悖论,即读信者必须在子夜这一时间与信件这一言说方式中先行陷落,因外部环境所笼罩与压制的薄幕,才使得写信者完全地敞开自己,如同这一首诗在悬置与揭开的沟壑内苦涩沉溺与挣扎起身的叙述。诚如宇文所安所言,“诗歌将读者控制在界限之地,使矛盾冲突延续,心满意足的同时又阻止心满意足”,从整个现代诗的渊源来看,其诞生本是为了对抗机械复制时代对独异之物的覆盖,并力图跨越人本主义设置的藩篱,从审美习惯的繁饰下艰难运转词语原生的鸣动。而一旦诗人抵达某个遥远之处,也就意味着他止步于某处,深陷于语言内部更难以捉摸的“无物之阵”。

上述叙述或许过于繁杂,多少有卖弄杂识与故弄玄虚的嫌疑,然而现代诗评论者必须要始终保持与作者的同步异轨,尽可能将阐释的探灯置入作者的无意识的潜流中,以防止过度的阐释挫败任何日常话语逻辑对诗歌进行“回收”的意图。第二节的数句诗中,尽管透过洛夫有意遮掩的读信者的眼睛,我们始终未能得知信件的具体内容,但“温暖”“额头”“笑”在视野中明亮的残痕,以及读信者于子夜时刻粘稠的黑暗中躲闪的叙述姿态,已经表现了信件暧昧的一切。洛夫在其第五本诗集《魔歌》的序言中提出,“一种探索生命奥义的诗,其力量并非纯然源自于自我的内在,它该是出自多层次,多方向的结合,这或许就是我已不再相信有一个绝对的美学观念的缘故吧。换言之,诗人不但要走向内心,探入生命的底层,同时也须敞开心窗,使触觉探入外界的现实,而求得主体与客体的结合。”《子夜读信》正是出自于《魔歌》,和緩的叙述语流下,潜伏着通过修辞来保持清新的语言与被构建的现实间紧张对抗的暗流。当信件如同游鱼一般,凭借着灯光抵达读信者,跟随而来的参差折射的蜃境,使我们深陷于灯光突然敞开子夜的黑暗,信件上的字迹随之浮现时,似乎信件的书写并非一个早已完成的事件,而正是此时此地的灯光在言说。随即,洛夫将我们思维的律动牵引向“水的温暖”,对比喻的抉择已然经过了洛夫的诸多调试,如同这封信件并不是一个独在之物,“一尾鱼”般的信件,生成与游动的过程,意味着无论是过往历史对写信者思维脉络的掺杂搅拌,抑或信件经由一双又一双手的浸染、嫁接直至最终被投递至此处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一个广袤的外部氛围,它胁迫这封信成为它的一部分,让修辞所敞开的言说空间,被回收成冰冷现实的一块碎片。“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则再次跃入阅读氛围的内部,灯光映射下,鳞片的幽暗与闪烁所拼接的表体,它锋利的边缘与硬朗的质地,危险性、幻灭性与陌生性如同一场邀请,恭候读者进入它以对内在自我的极度迷恋所营造的无边幻象,只是这种感官的运转终究是“不及物”的,并可能导致认识的重叠与迷乱。因此,倒也不难理解下一句“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这种在语言内部难以落足的感受一旦延展向广泛的现实,试图将一切时代的隐喻都作为文本来阅读,以拟真与仿像的逻辑去行动时,任何可被作为依靠的经验都已然被摧毁了,只残留下诞生于现实却已然在吞没现实的“超真实”。

最后两句诗中,似是因为读信过程中感官终究未能触及物的运转,洛夫完全倾倒向了现实,试图将信件指涉为“泡沫”,借此否定信件所曾经敞开的语言空间,来重新将“触觉探入外界的现实”。依照汉娜·阿伦特的说法,行动者唯有在群体之中,通过与他者的交互才能够行动,而这意味着独在的自我陈述的终结。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文化惯例,将这首诗轻率地阐释为,洛夫认定诗歌书写即便再能够喷薄出激情,终究要等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来临时,才能真正让情感从虚空中得以被塑型,才能在两个人之间开展情感的互动,“泡沫”也大抵出于一种从语言幻象中挣脱后的怅然若失。只是我们仍然可以抛出一个疑问,难道先前“额上动人的鳞片”“镜中你的笑”在思绪上幽暗的缠绵与悱恻真的只是一场语言幻境吗?洛夫作为一个机械复制时代的抒情诗人,不可能,也没有义务去肩负一个肃清语言与现实之间纠葛的责任。尽管因现代主义的照耀,对行动力的重视从未如此根植于公众想象之中,然而沉溺在现实与行动力而忽略了身处独在之中的反思性的后果,也明显到不需要再去列举过去一个世纪发生的史实。作为这首诗的阅读者们,也正如同诗歌中最后放下信件而怅然神伤的人,已经被沉默告知了各自的答案。

彭杰,1999年出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子夜鳞片言说
《子夜》主要人物关系图
金钱龙
没有脚也能走路的蛇
段学俭(一首)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子夜秋歌
秋天
彩虹鱼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