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形成了“九个坚持”的教育重要论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認识提升到了新高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遵循。
文章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立足于办好我国教育的根本保证,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结合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待,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结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实际,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
文章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次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广泛汲取了中华优秀教育传统资源,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尊师重教”“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德者,本也”等,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加以提炼升华,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相统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重要教育理念。
文章强调,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就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动铸魂育人工作实现新突破。推进“三全育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及时将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铸魂育人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办好思政课。始终将思政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推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有机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配齐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深入推进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大中小学生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抓好课程思政。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