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可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以后,当代国产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已经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国产电影中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愈发成熟,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电影人的血液之中,深深地影响着国产电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价值。所以,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已经成为了国产优秀电影的精神内核,利用影片来对塑造人物形象和主导人生方向的儒家思想文化进行阐释与解读。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论语》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儒家文化是一种涵盖极广的文化,它关注现实、关注生存、关注人性,注重“人和社会的互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心和天道的合德”。[1]“家庭”一直是维系中国千百年稳定的纽带,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则是维系“家庭”不会解体的重要基础。在儒家的思想文化中,“家庭关系”是其重要的伦理价值体系,而在国产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影片就包含了与“家庭”相关的儒家思想文化精神内核。利用电影解读与阐释这一历史悠久而又意蕴丰富的伦理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传媒间的互动与传承。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除了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进行阐释外,还融合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家庭成员在冲突与交流的夹缝中是如何探索与融合的。《推手》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父亲与洋媳妇之间的家庭矛盾爆发,双方就家庭习惯、价值观念等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喜宴》中父亲的“传宗接代”观念压得儿子伟同被迫设计假结婚以蒙骗过关,一场看似平常幸福的婚礼在观众的眼里犹如一场闹剧;《饮食男女》中的家庭由国外转移到本土,父亲与三个女儿沟通的匮乏使得父女间产生嫌隙,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武侠片是中国电影一个特殊的符号,也是让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声名鹊起的影片类型,其中的侠义精神体现了特殊的儒家思想文化,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精神。褪去刀光剑影的斑斓外衣,“武侠”归根到底是对“公共善”的一种浪漫主义狂想,是将仁者之心与反抗力量嫁接后产生出的一种文化憧憬。它的精神核心正是儒家文化的利他性,是凡人善举,是舍己为人、扶危济困的仁义,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道,更是在复杂环境中的自我人格完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修身”之道。[2]李安《卧虎藏龙》中的江湖并不是由刀光剑影组成的,相反的是通过人性、人生百态等诸要素向观赏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江湖。李慕白与俞秀莲相爱不能相守,虽然在整部影片中李安导演用温柔细腻的镜头拍摄二人之间的互动,观赏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两人的深情,但面对已经死去的人,二人也只是在李慕白临死前互相诉说了彼此间爱慕的心意,这是李慕白对兄弟的“义”;而为了替师傅报仇,本来已经要退隐江湖的李慕白选择了回归,最终用死亡完成了对师傅的“忠”。“忠义两全”让李慕白这个角色一下子丰满,而“忠义”又是最能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精神美学,同时电影中的爱情、侠义、责任等要素又丰富了儒家思想。李安导演利用《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将独特的东方儒家美学进行了精彩完美的呈现。儒家思想文化内容丰富,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要素,而除了《卧虎藏龙》中的“忠义”精神外,还有《黄飞鸿》中的“以德服人”精神,《三少爷的剑》中的“仁义恕”精神等,这些都是国产电影对儒家思想精神的解读与传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于国产电影发展史有划时代的意义,大量的家庭伦理剧诞生。“惩恶扬善”可以概括这些家庭伦理剧的主题,“恶”是指欺负百姓,令百姓生活不如意,以及暴力、卖淫等被人所批判厌恶的行为,而对立面“善”则是无私奉献、忠义、善良等为人所称道的品质,“善”与“恶”的对比强烈烘托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辛酸且被压榨的生活,然而底层人民虽然生活困苦,流露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却是十分积极向上的,他们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对未来的光明生活抱以希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文化的积极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惩恶扬善”逐渐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也就是儒家思想文化中常说的“忠”,此时的电影已经将重心转移到了抗日影片的拍摄中,如左翼电影时期反抗战争、倡导和平的影片。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将儒家思想文化从家庭伦理剧中转移,转而投入到抗战题材中,原来家庭伦理剧中的家庭成员虽然也会“惩恶扬善”,但都关系到主人公的个人人生选择,而抗战影片中的角色会为了和平拿起武器维护正义,赶走侵略者,这样的改动既能利用家庭伦理剧的外壳吸引观赏者,同时又具有抗日的精神内核,从而被市场所推崇,使得与影片相联系的儒家思想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化与贯彻。伦理电影创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受到各种观念的左右,不过儒家价值观仍是左翼电影对故事冲突进行建构的基础,甚至到了战后时期,伦理电影依然在坚持使用这一传统,虽然电影的风格形态与之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但广大观众仍然被其中的儒家观念所吸引。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的不懈努力,使得儒家价值观成功地在电影创作中回归,在90年代却又被第六代导演所舍弃。不过,在经历过以上种种之后,儒家思想仍坚持着正面积极的精神,且逐渐被重新认知和使用,将来也必然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3]
上世纪我们经历了百年的欺辱,动乱的年代让中国人苦不堪言,被压迫的中国人开始觉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而这正好体现了《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有志之士担起了救亡图存的责任。早期的《孤儿救祖记》这部影片就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影片导演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融入到影片当中,而且在这部影片中把儒家思想强调的“忧患意识”进行了升华。这部影片讲述了主角筹集资金兴办学校,让更多的贫困孩子能够接受到最新的教育,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来改变当时动荡的局面。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其也向人们提出了想要振兴中国,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要求,并且在影片中提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口号,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较大的共鸣。[4]左翼电影时期,创作者们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进一步输送进电影中,成功地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输送到了全国各地,用电影这一广泛而有力的武器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来。此时的左翼电影人所拍摄的影片以真实反映人民遭受的苦难、艰难生存的生活状态为主,在全国乃至海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反抗的队伍中,最终抗战胜利,百年的屈辱在新中国建立时结束。
近年来有很多贴着中国文化标签的外国电影上映,比如说《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看到这些电影时,观赏者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功夫”。这反映了一种现象,早期往国外输送的影片为了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都会花很大的手笔去塑造“功夫”,不管不问“中国功夫”招式背后蕴藏着的精神与内涵。但随着国产电影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电影人发现只顾精彩的打斗场面不顾精神内涵的影片通常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为了使中国电影能在世界影坛上有“话语权”,中国电影人开始进行探索与尝试,并希望将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来提高影片整体的文化质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儒家思想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所学习和研究,中国影片日益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核,并逐渐被世界所认可,而儒家思想文化也得以借助电影这一大众传媒与越来越多的人见面,国产电影在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中促进了双方的共同进步与传播。
总之,国产电影中纳入儒家思想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特色,也创新了中国电影的叙事表现手法与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研究价值,把儒家人生哲理融入进电影中,能让国产电影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电影作为“舶来品”传入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为双方都带来了效益,儒家思想依靠电影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为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帮助其在影片精神内核上进行升华,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所以在今后的电影创作中需要继续创新融合儒家思想文化,肩负起振兴国产电影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