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权
(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与纪实画面技术的电影类型不同,动画电影从现实社会中获得影像内容的想象支撑、叙事灵感、文学底蕴、审美偏好等力量,拥有了比纪实电影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创作可能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价值意义、精神意义等内容也更为深厚。近几年,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因极具中国风的故事背景和区别于传统动画电影的叙事方式而被观众所关注,用动画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最醒目的标志之一。动画电影《相思》以王维的同名古诗为故事基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相思意义的红豆为线索,讲述了江南小镇中一名书生与青梅竹马的六娘因红豆定情却无缘厮守的爱情故事。借古诗词讲述爱情故事,让这部动画短片充满了国风古韵,同时作为一部纯手绘动画,也将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的留白、民族符号加以运用,让整个动画的画面更具美感和想象的空间。
继承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为了不断地前进,不是对过去的追忆,更不是倒退。动画电影能够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注入极为强大的活力。动画电影的受众多为年轻人,将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年轻人更青睐的方式表现中华民族经典故事或古诗词,不仅能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更能使传统文化摆脱“古板”“无趣”的刻板印象,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新活力,使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是许多歌曲、动画和影视作品的取材来源。古诗词不仅为文艺作品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础,朗朗上口的旋律、生动直观的画面也让古诗词不再艰深晦涩,将视听觉与古诗词的深层内涵相结合,让文艺作品更具深意,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动画电影《相思》正是将传统文化与动画电影相结合,故事主题取材于王维的同名古诗,以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相思的红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因红豆定情却无缘厮守的爱情故事。熟悉的古诗词、看似老套的故事在动画技术的加持下,拥有了新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是在文艺作品愈来愈多的当下,一部文艺作品如何在众多作品中突出重围,被观众记住、被市场肯定都是文艺工作者创作过程中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最初的重视视觉体验,到关注人文内涵,中国动画电影在学习和探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那便是在保证视觉观感的基础上,注重故事内涵,同时加入更多中国元素。文艺作品叙事的“整体结构”由内在深层的意蕴层面与外在的呈现层面两部分组成,是内在隐性的语义部分与外在显性的形式部分的结合,其中外在呈现层面是内在意蕴层面的形式依托、内在意蕴层面是外在呈现层面的深层联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映衬,构成文艺作品叙事的“有机整体”。徒有视觉体验的动画作品并不能够满足观众对于作品越来越高的要求,内涵是决定动画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相思》以同名古诗词为故事基础,这便为整部作品奠定了一个深厚的文化内涵。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江南小镇,故事的主要线索是从古至今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相思的红豆,一颗红豆串联起了古人与观众的感受,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
唐诗中常用红豆来表示相思之情,王维的《相思》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诗,动画电影《相思》紧紧围绕着原诗的内容开展,与同名古诗的氛围相同,动画电影《相思》表达的主题是浓郁的相思之情。不同于古诗表达的是与友人的相思之情,动画电影《相思》表达的是主人公对于故乡和青梅竹马的相思之情,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因红豆定情,却爱而不得的悲伤爱情故事,古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在讲述动画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江南小镇,即诗中的“南国”,“南国”是红豆的产地,也是故事中两名主人公相识、相知之地。男主角书生后外出读书,“南国”便成为他的故乡,而其青梅竹马的六娘嫁人后仍在家乡,因此对于身在异乡的书生来说,“南国”是故乡,也是旧相识所在之地,让整部影片充满了淡淡的忧伤氛围。在江南,最常见的植物之一便是红豆,红豆鲜色鲜艳、形状浑圆、晶莹美丽,常被人用来镶嵌首饰。当书生再次回到故乡之时,在一个首饰摊位上看到了红豆簪子后,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引出了整个故事,这便是同名诗中的首句“红豆生南国”。一句诗不仅道出了故事的背景,也道出了串联起故事的重要线索。“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则像书生和六娘对彼此嘱咐相互珍重,红豆是二人缘分的开始。书生在幼时见到红豆就攥着一颗红豆跑到六娘家,把它当作宝贝给六娘看,由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相识相知的故事。在他被先生责罚之后,六娘给他做了红豆粥来安慰他,在书生认真备考之时也是红豆粥带给了他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虽然青梅竹马终究抵不过门当户对,但红豆见证了二人之间最美好、单纯的感情。六娘在嫁人之前绣手帕时,不小心因绣花针刺破了手指而将一滴血滴在了手帕上,六娘将这滴血绣成了一颗红豆,并将手帕赠予书生,成为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二人初因红豆结缘时,书生为六娘背诵古诗《相思》唯独没有将最后二字“相思”说出口,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有一丝遗憾,同时也契合了整部影片的主题。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红豆生长的季节,“春来发几枝”的设问更像是书生在他乡求学时对于故乡最熟悉事物的想念,选择富有人情味的事物来寄托他对于故乡和六娘的情思。将红豆与相思结合到一起,这种将古诗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在观影之前便有了熟悉的感觉,在观影的同时更有代入感,在观影之后对原诗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用动画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可以将古诗词等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色,也可以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符号加入到作品创作中,从而让作品从内涵到呈现两方面都体现出中国特色。在《相思》中,通过视觉符号、颜色等方式进行画面展示,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近年来,在国内动画创作中开始大量运用具有指向性及寓意的特殊文化符号,这既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体现了民族符号的独特性和原创性。视觉符号能够传达事物的信息,造型与色彩作为视觉符号构成因素,可以展现出视觉元素的艺术特性,让作品与现实世界的成像产生联系,再通过视觉符号的设计与构思反映抽象事物的客观信息。民族手工艺符号、民族图案符号、民族服饰符号、民族建筑符号等都是可以作为视觉符号体现在动画作品中的元素。《相思》的故事背景在我国古代,其中必然涉及一些我国古代的服饰、建筑等,这些元素都是民族符号在视觉中的体现。
《相思》故事发生在我国江南地区,徽派建筑成为作品中最大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背景。依山傍水的位置、精巧的构思,加之马头墙、小青瓦、灰白的底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作为背景出现在动画作品中,但正如建筑本身不言语但有内涵有深意的感觉一样,为动画作品铺垫了一层浓厚的底色。这正是民族建筑符号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出现在作品之中,承载了创作者的愿望和情感,让动画作品在整体视觉效果上呈现出民族或国家的特色。
簪子、红色嫁衣是非常具有我国传统风格的服饰,广泛出现在全国各地,服饰作为一种民族符号,彰显了作品的人文艺术情怀,同时也与作品中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了作品中的相思和哀伤,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对联作为我国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有的装饰品,同样出现在了《相思》中,人们将对生活的美好祝福书写在对联上,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期待和对艺术的追求。这样民族图案符号的展示让作品从细节处展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作为普通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在我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风等景象,这种技法被称为留白。留白比直接用颜色进行渲染表达的方式更为含蓄内敛,让画面构图更为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观众把目光引向画面的主体。《相思》的整个画面都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主,清淡雅致的颜色与主题物红豆的红色相结合,让画面充满中国风的同时,也让故事的主体更为明确,烘托出了故事哀伤的氛围。
《相思》建立在王维同名古诗的基础上,同时借助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以温婉动人的方式,将主人公遗憾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水墨晕染出江南的美景,一片烟雨迷蒙中,撑着红伞的书生、六娘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水面上的乌篷船,就像年少时无疾而终的青涩恋情终将被时光冲淡,唯一不变的是恋人间的思念之情。红色是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也是最受中国人青睐的颜色之一,在动画《相思》之中,红色贯穿了影片始终,这与整部作品中传统水墨画灰色、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代表相思的红豆连接起了书生与六娘的过去与现在,从前书生用一碗红豆粥表达了自己对于六娘的情感,现在当书生再次回到家乡时,一枚红豆簪子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红豆在串联起故事的同时,也将《相思》古诗中的意蕴进行了充分表达。
除了红豆之外,作品中还有许多有关红色的元素:中国人最熟悉的对联、红线、六娘出嫁时的红色嫁衣、六娘被针刺破的手指等,虽然同为红色,但在不同的场景中,其所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或喜悦,或悲伤,或无奈,在水墨画般画面的映衬下,红色用它的耀眼表达了更为丰沛的情感。红色的运用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古风古韵,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书生撑着的一把红伞。在短短十分钟的影片中,红伞贯穿始终,从书生出场到其离开家乡,红伞一直陪伴着他,红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书生与六娘相识、相知的过程,六娘嫁作他人妇后,红伞仿佛是一个替代物代替六娘陪伴在书生左右,带他走向更远的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将东西方动画电影的优势相结合,探索出我国动画电影的道路,形成属于我国动画电影的风格是中国动画从业者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将我国传统文化加入到动画电影中已经成为我国动画电影的特色之一,这也让我国动画电影愈发具有中国风格。与很多动画电影与传统神话故事相结合不同,《相思》将故事与家喻户晓的古诗词相结合,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动画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借助画面、声音等方式让古诗词脱离书本中单纯的文字形象,用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从而让观众对古诗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观影的过程中也让观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意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