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斌 马伊伊(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新媒体研究院,北京 100024)
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实现口碑逆转,同时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个成熟且独立的门类,本文将从电影创作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现实主义的特征、创作原则以及认识误区的剖析,来总结归纳现实主义电影在主题、人物、情节方面的创作特征,以此对其未来的创作之路做了一些展望。
“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德国诗人席勒提出来的,是涵盖多种艺术类别在内的宽泛概念。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现实主义通常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客观性,即以现实的本来面目进行二次创作,保持中立的态度再现客观事物;二是典型性,即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显得“自然而然”,也就是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三是反思性,从现实出发展现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此来唤醒观众对当下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由此可见,现实主义电影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再现真实的客观生活,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并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促使观者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完成内心诉求的外在显现,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电影所体现出的镜像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赋予现实以意义,但现实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使它更像是一种综合体,主要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创作原则,以此为基础在直接现实的基础上传达感知现实,通过采用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对于创作原则的把握不应仅局限在单一的层面,而是多维度的渐进。
钟惦棐先生强调电影创作要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这决定着它是否能够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在他看来,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的康庄大道,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中国电影,电影如果不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就一定会脱离群众。这一论述正说明了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建立在必须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呈现,将“真”“情”“实”“意”的创作理念贯穿始终,简而言之,就是在艺术真实和情感深沉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从而传达其真情实意,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用镜像记录中国社会景观、反映时代风貌变迁、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追求,以渐趋成熟的类型化样式建构出真实的“影像里的中国”。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非常重视现实主义作品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然而作为一种宽泛的创作风格,现实主义也存在多种概念阐释,甚至是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是错将现实生活理解为现实主义,认为凡是没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都不能称之为现实主义;另一方面,是把现实主义等于现实感,一部作品如若无法体现现实感,则是对现实主义的欺骗与缺失。虽然一般认为凡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影片皆为现实主义影片,但现实主义影片不仅局限于这一单一题材,由于其自身有很强的包容性,所以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核心主要表现在它始终表达着世界本来的样子,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纯粹记录,更不是凸显现实感的影片风格,而是通过再现现实来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所谓的现实主义创作,其真正的核心是用“叙事”来凝聚“现实”,用“现实”来延伸“叙事”,两者缺一不可,不是一味强调的片面性。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创作方法,更体现了一种创作姿态、一种精神价值的引领和一种人文关怀。我们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不应是触及表面化的避繁就简,而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从现实主义的本质出发,在以此为基础的理念上,不断加深对现实主义的理解,进而从创作的角度及理念不断升级,这种辞简理博的风格是以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视角,挖掘出最核心的创作表达。
一部优秀电影的灵魂是其精神价值的主题表达。安德烈·巴赞曾强调:“电影艺术的主题理应是现实的世界,电影只有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精准描绘,才能实现让时间免于腐朽的伟大理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电影绝大部分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表达或是反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种鲜明特征使其在创作之初,就要考虑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诉求。主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更加准确地来说:电影主题指的是将影片整合在一起的特殊中心关注点,而用来表现主题思想的素材叫作题材。题材是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是“内容元素的类型”,是分类的一种,更进一步说,题材是一部电影表现主题的材料、素材,一部电影的创作主题分析离不开对电影题材的归类与梳理,因为题材就是电影剧本所反映的生活对象。
主题作为一部电影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以情节、人物、结构、情绪、思想为中心的五种分类方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题表达来源于生活,其中有对人性的反思,有对生命价值的追寻,也有对价值观的灵魂考问,最重要的是能够从这些主题之中如抽丝剥茧般地向观众层层展示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貌,而现实主义电影的题材就是把现实作为一个范畴来呈现,通过创作来传达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这种现实题材不是拘泥于客观的呈现当下的生活原貌,而是寻求更深层次的主题表达。无论是社会现实问题题材的《我不是药神》《亲爱的》,还是凸显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题材《找到你》《嘉年华》;或是现实主义喜剧题材的《驴得水》《疯狂的石头》;或者是情感犯罪题材的《白日焰火》《烈日灼心》……皆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映,以此来唤醒观众对当下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人文关怀。
大多数电影同文学作品一样,将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作为中心任务,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认为个性只是普遍性的载体,是表现和揭示普遍性的途径,如南帆所说“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仅是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现实主义电影在塑造人物时往往倾向于凸显人物的典型性以及展现平凡人的故事,真实地记录着一个人物的本质状态,通过塑造一个人来反映社会的共通性,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在创作中的人物魅力所在。典型化的艺术特征就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的普遍规律,就如描写某一个挑水的人,实际上传达的是社会群体的共性,典型化的艺术手法是被抽象概括出来的。
成功的典型形象通常可以反映时代与社会的面貌,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注重对“普遍性”和“共性”的追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试图用一个人物来代表或象征一个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获得一种广泛的共鸣。《亲爱的》中的田文军与鲁晓娟、《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农村妇女李雪莲、《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找到你》中离婚律师李捷以及讲述小人物的底层挣扎的《无名之辈》,这些现实主义电影对人物的塑造皆是从平凡人出发,以小见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普通人物形象,并借助典型化的表现手法加以呈现,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于生活中的亲切感,引起了观众与社会群体的广泛共鸣。
电影是一门叙事艺术,涉及“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拍什么就是讲故事,怎么拍就是故事的情节构建,而决定一个故事好坏的正是情节,因为情节的设置与推动才能使观众看到电影中故事的起伏与人物的变化。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对情节有过这样的说明:“如果是‘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他认为情节和故事之间是因果关系,强调其中的逻辑关系,相比于故事,情节更突出的是如何去讲故事。电影围绕情节展开,通过构建一个个精彩的情节吸引观众,情节的构建,就像是相互咬合的拉链,设置到位就可以让观众一直沉浸在由情节推动的故事中,也就是说观众的意识始终是和电影情节保持一致的。现实主义电影由于扎根现实这一创作原则,其情节皆来源于现实生活,使观众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借助艺术化的现实情节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以此来凸显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与反思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现实主义电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其中究竟还原哪些情节以及如何构建,是能够引发观者共鸣、产生蝴蝶效应的重要一环。
情节是电影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的框架取决于情节,一部电影从有构思的主题开始到典型人物的塑造再到创作想法的落实是靠情节的构建来贯穿始终的,对创作本身来讲,电影的情节只要能建立在真诚发声与逻辑自洽之上,它的故事就是吸引人的。现实主义电影在保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同时,通过糅合了凸显细节真实、借助多种视角、注重矛盾冲突等多种创作手法,打破观众的心里预设,在“期待视野”与“留白美学”的基础上做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呈现出“犹抱琵琶半遮面”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创作特征。《我不是药神》取材于社会真实事件,影片中的人物都陷在自己的人生困境之中,例如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电影情节更多的是用来展现他平凡的生活细节,但在这份平淡里,却让人感受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情感张力,观众心中早已泛起波澜,唏嘘惋惜,在融入以法、理、情的多重情感层次后,情节构建在不动声色间已震撼人心。现实主义电影的情节魅力使之能够在千篇一律的故事模式中脱颖而出,依赖其情节的构建,循序渐进地讲完故事、讲好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中提出,文艺创作应广泛而深刻地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借助人物和情节的展开,最大限度地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做到“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这应是一切现实主义文艺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我们始终要牢记一点:秉承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并以此为最高的价值归宿,植根于有思想的艺术创作与发现之中。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实践证明,唯有深厚的积淀和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才能引领电影去表达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现实主义长期以来是其创作风格与最大成就,也影响着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创作,虽然在不同时期现实主义的内涵不尽相同,但中国主流创作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态度。所以在基于对现实的正确理解上,电影创作是能够有表达主流价值观的现实主义电影。例如电影《我不是药神》和《无问西东》,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所改编,但并非以现实主义为噱头按照戏剧化的方式去处理,而是敢于接触现实困境,从现实出发,用马克思的经典表述就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们都通过融入现实的逻辑,表现了真善美的力量,从现实是什么样到现实会怎么样,所形成的一个有逻辑的创作道路:从“反映现实”到“表现现实”再到“解决现实”。由此,观众不仅看到了这些作品中的现实,更重要的是相信了现实中真善美的力量,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在这种现实力量中得到了统一,从而让这些作品的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的现实主义。
由于现实主义自带题材丰富这一属性,所以也为其电影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经过长久的磨合,业界也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开始讨论的是逐渐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如何表现现实这一问题有了更好的表达与思考。而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宽广与否,也就是说,对于现实的深层剖析,探寻类型的融合与多样,是一个可以考虑与尝试的方向,换言之,如何能够实现比虚构还精彩的现实,把现实主义的要素与其他类型题材在不同层面上进行艺术融合。
剖析现实就是用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待现实的内涵,这也是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提出的任何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将或压抑的、或惊悚的、或严肃的现实用荒诞的、诙谐的、朦胧的笔触进行重塑,我们主要在现实与非现实中寻找话语权,而非严格将两者划分开来,去反思既有的固定现实观念从而实现自身的提升。例如张艺谋的《影》在“我是谁、谁是我”的追问中体现了对历史和人性的解构。近些年的现实主义电影也出现了更多类型与题材,在剖析现实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其中出现了关注城市与农村女性命运的女性现实主义《找到你》;将纪实与象征融为一体的《江湖儿女》;具备黑色幽默特点的荒诞现实主义《无名之辈》;还有《狗十三》《暴裂无声》《嘉年华》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与特征,这些作品从侧面反映出现实主义电影的道路终将“越走越宽”。
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大众也许更喜欢偏向于某一个冷僻的领域,尤其是对于创作者来说,或是侧重热点话题的追踪,或是注入导演的个人风格,抑或是表达方式的革新,但这些相较于多元化现实主义格局的形成,似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如何通过这些作品让现实主义国产电影的道路越走越远,这就需要从更高的维度与空间来启发自我。通过展现人生百态来促进对现实的多元理解,放大格局用现实的土壤浇灌电影之树,必须明白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这并不代表其影片的风格必须一致,多元化的风格杂糅呈现反而能够使现实主义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并非市场对于观众的刻意讨好,也不会呈现娱乐化、媚俗化的趋势,而是影片能够在生动的情节中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感官,是一种必备手法。
“格局”二字分而叙之,其中“格”是对事物认识的程度,而“局”则是基于“格”而做出的判断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多元化的创作格局是建立在对现实主义描绘的基础之上,这种创作手法不再单一,而是情感化、哲学化、世俗化等多种手法的融合,将悲喜掺杂揉碎,将情感纠葛缠绕,甚至在创作范式的呈现上也可以戏剧化、文艺范。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现实主义影片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态,真诚创作下的多元化现实主义更容易为人接受,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来说,这种格局显现在电影创作中,集中体现在不再以固有的思维将现实主义电影模板化、程式化、标签化,这种同质化作品使观众早已审美疲劳,我们要的是影视创作的花园里各放异彩,不再墨守成规,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创作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让现实主义创作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电影创作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只有投射了深刻现实与人间梦想的电影,才能最终俘获人心,震撼心灵。在这个观众品位不断提升、电影创作越来越追求完美的当下,如何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反复推敲的过程。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精神升华中得到力量,用心用情用功的影像记录,才会让现实主义电影经久不衰,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