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媒介:多符号呈现、多渠道传输、多终端接收。在生产方式上,重新梳理生产流程和产品线,并坚守专业生产内容品质的基础,适当引入用户生产内容,集纳多元内容,形成多平台多渠道的内容投放和分销;在产品形态上,一个生产车间制造出多形态的媒介产品,以适应不同终端的呈现形式和要求,满足不同传播对象的需求;在服务结构上,信息内容服务只是开始,后续社群开发、垂直服务、整合营销也应同步跟进,从而培育广告之外的创收方式,重建音频媒体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运营闭环。二、声音媒介:传播演进与优势叠加。不管未来广播如何变化,声音传播这一根本特性是不会变的。因此,真正符合广播规律的融合方式是:能极大发挥广播声音传播优势,把广播的移动性、伴随性、贴近性、同场价值等特性进行最大化的探索,并把广播优势嵌入移动互联网传播体系中进行创新。三、融合媒体:边界将日趋模糊。在数字时代,不同媒介的介质具有同一性。各种传播介质通过数字化传输,音频、文字、视频被整合进入同一数字化终端,报纸、广播、电视的媒介边界由此变得模糊,正在向新媒体同一传输渠道转变。媒介边界将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模糊化。(据曾婧娴连新元于《中国广播》2021年第4期)
一、数据管理与用户隐私安全。人工智能嵌入新闻传播领域带来的一项较为显著的传媒伦理隐忧即数据盗用、信息泄露或用户隐私权被侵害等。当庞大数量的用户信息被使用于大数据挖掘和计算时,极易造成智能信息平台的数控垄断和算法操控;人工智能在实现海量数据的分析过程中,也在隐形地搜集着用户的信息数据,如若缺乏对数据来源安全的有效保护,则极易产生数据安全隐患。二、算法风险与算法权力化。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能算法在实现用户需求与新闻精准匹配的同时会产生算法新闻价值之外的风险或矛盾:一是算法偏见;二是算法黑箱;三是算法操控。三、把关权的位移与让渡。智能算法将传统新闻业的把关人角色转移到机器身上,解构了传统新闻的价值选择标准以及新闻的“公共性”。在算法转向过程中,传统媒体的社会控制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会逐渐交由算法来操纵和实现,由此,导致了传统把关权的位移与让渡。四、社会责任缺位与人文价值缺失。算法新闻分发模式的盛行逐渐弱化了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潜藏的社会责任与价值把控,使用户对新闻资讯的价值判断趋向模式化,也使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内涵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算法型新闻平台使技术逻辑可能被极度地凸显和放大,而人的主体性特征会被遮蔽和隐藏,造成公众社会共识的弱化以及人本身的虚拟化或边缘化。(据曹素贞沈静于《电视研究》2021年第4期)
5G发展需要新的内容形态为其注入新的活力,那就是4K、8K超高清的沉浸式交互VR内容,包括VR影视及游戏等。研究证明,VR是5G变现的中坚力量,5G平台流量就是价值,5G高清VR内容体验好、流量大,变现直接。用户体验沉浸式交互超VR内容,运营商从流量消费中获得收益,商业模式形成。VR影视、动画及游戏等新兴内容形态也开始持续发展并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但是,VR设备大而重、清晰度不高、帧速率较低等问题使得VR体验大打折扣。此时,5G独有的高传输率、低延迟、高帧率正好是解决VR问题的关键所在。5G+云VR成为“黄金搭档”,5G解决了VR的技术短板,沉浸式交互的VR内容也为5G注入新的活力。用户可以使用5G+VR体验到传统影视、动画及游戏难以企及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交互内容。(据孙海悦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4/30)
一、广告主端:从传播环节向战略环节延展。未来在当前高度开放的信息系统中,除了为企业提供传播流程中的背书效应,有条件有基础的主流媒体可以着力在企业战略咨询层面提供更加直接的咨询和建议,探索出一条从“品牌战略”导入“营销策略”的价值创新路径。二、媒体端:数据产品化,终端体验化。稀缺、优质的媒体资源是主流媒体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然而面对当前广告生态系统的多重复杂特点,我们还需要在媒体端打造出更加多元的竞争优势,方能应对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挑战。主要包括数据产品化策略、终端体验化策略。三、专业能力端:“管理程序化”和“内容模式化”。具体而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源的程序化购买。当前程序化购买主要集中于数字广告资源层面,线下的广告资源目前还少有涉及。建议主流媒体开发自身的“程序化广告系统”,搭建技术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新和模仿,而是要力争实现与线上线下广告资源的有效对接。二是内容的模式化输出。未来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中,对于互联网叙事模式的分析总结,以及互联网视听表达套路的研究归纳非常重要,建议有条件的主流媒体结合自身对于视频的理解,与传媒艺术研究机构合作,形成自身独特的模式和方法论,力争形成体系化、常态化的内容输出。(据王昕边墨竹于《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下)
近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纪录中国理事会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优活动”发布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黎里古镇举行。活动推选并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和十大入围优秀作品以及多个推优项目。纪录片《中国》《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人生第一次》《西泠印社》《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金银潭实拍80天》《中国医生战疫版》《为了和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雄儿女》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棒!少年》《掬水月在手》《冬去春归》《英雄之城》等10部作品入围推优名单(消息来源:《光明日报》)
网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近日发布2021年听书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平台有声阅读内容比2019年增长63.56%,用户增长22.23%。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用户人均听书7.4本,同比增长32.14%。在听书用户的年龄分布方面,“80后”“90后”“00后”用户占比超70%,儿童用户数量也在崛起,听书正成为他们从小养成的习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苏州、沈阳、深圳、成都、杭州、西安上榜十大最爱听书的城市。报告还总结了有声内容发展的一些新现象,包括多人演绎的有声剧正成为有声书的演进方向,传统文化借助音频演绎得以实现“破圈”传播,越来越多的主持人、自媒体人、出版人开播客为听友讲解、推荐好书。(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几十家影视传媒单位和许多权利人发表联合声明抵制短视频侵权,呼吁短视频平台、公众账号的生产经营者提高版权意识事件,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回答了记者提问。于慈珂表示,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使用,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影视作品。国家版权局多年来一直特别重视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积极维护影视作品版权秩序。近5年来,国家版权局公布重点影视作品预警名单38批,对640部重点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进行了专项保护。今年,国家版权局将按照中央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积极回应广大权利人的呼声,支持、保护广大权利人的合法诉求。(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简称FITI)高性能主干网正式开通。记者获悉,这一项目将为我国研究和设计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开放性试验环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介绍,FITI由清华大学等40所高校承建,以纯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技术为主。据悉,目前FITI主干网核心节点间的最高带宽达200G,实现了与国内外IPv4/IPv6(互联网协议第4版和第6版)试验设施的互联互通。今年4月初,我国拥有的IPv6地址数一举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背后就是FITI助力。(消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频道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精心策划并推出“经典频传:看电影,学党史”系列短视频。日前,短视频上线仪式在京举行,首批21支短视频全网发布,第一时间收获各平台用户的热情响应。电影频道充分利用海量电影版权,精心策划推出该系列短视频活动,通过短视频传播形式,让红色经典可以寻找和受众对话的最大公约数,进而真正与年轻人做到心相通、情相连,在精神上产生同频共振,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震撼、灵魂的触动、思想的共鸣、精神的升华。据悉,短视频内容将围绕“银幕上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难忘的旋律”“银幕背后的故事”4个系列展开,而短视频的拍摄及传播创意手法,也在寻找最大受众公约数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据了解,“经典频传:看电影,学党史”系列短视频活动将持续全年,以精品化、常态化的形式,在各大新媒体平台陆续发布。(消息来源:中国记协网)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创作的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近日播出。首集《真理的味道》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故事。据出品方介绍,《理想照耀中国》撷取建党百年以来不同时期的40个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旗帜,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息奋斗的征程。首集《真理的味道》编剧张显表示,这一集用写意方式还原陈望道作为知识分子对时代和民族的思考,由毛溦导演,靳东、刘奕君、曹磊、啜妮、娜仁花联袂出演。此后,《理想照耀中国》还将讲述新中国脱盲先锋祁建华、守边卫国牧民桑杰曲巴父女、国家女子柔道队男陪练刘磊磊等人的故事。(消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