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坤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胡塞尔有云:“我们切莫因为时代而忘记永恒。”真正的艺术传统、经典戏剧,会在把握时代方向的同时,依旧把持住自己的人文情怀和价值特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繁荣向上。这种艺术体现,我们可以称之为“永恒性”,因为其自身的传播价值而在时代的路程中留下永恒的脚印,人文新淮剧创新之变的传播价值便在于此。
人文新淮剧的创新之变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其成长之路为中国地方剧种传播提供了参考方案,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想要不断繁荣生长,便需集百家之长,集创新之力,方可在逆境中突出重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新方向,从而焕发生机。
淮剧,又名江淮戏,江北小戏,广泛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创造一方文化。淮剧也是如此。一方面,淮剧受淮安当地说唱、歌舞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而产生了拉魂腔、淮调、自由调等粗犷奔放的唱腔;另一方面,淮剧也受到淮安当地祭祀宗教影响,从而产生地域文化鲜明的淮剧表演风格。
淮剧最先起源于江苏北部,受到地域环境和欣赏者的审美倾向的影响,从而产生自己的个性风格和地方色彩,以及一大批忠实的苏北听众,因此早期淮剧被统归为“苏派淮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坚实基础逐渐失去优势,“苏派淮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被不断弱化和边缘化,因而广大的淮剧人员开始寻求生存之路,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在淮剧中不断体现。
淮剧在苏北频繁受挫后,开始不断向南发展。很快,上海周边涌现了一大批以“都市新淮剧”为标志的新型淮剧,都市新淮剧应运而生。
都市新淮剧逐渐适应沪皖地区婉约、柔美、深情、清秀的特点,与原来的雄浑、野性、粗犷截然相反,更具现代意义和时代风范,“南派淮剧”应运而生,海派气势尤为突出。
伴随都市新淮剧的蓬勃发展,编剧管燕草也在八年剧本的磨练后,结合郁达夫先生的两篇短篇小说《薄奠》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情节,进行了克制的创新与改编,创作了《半纸春光》《新乌盆记》等人文新淮剧,不断创造淮剧新巅峰,被新老听众接纳与喜欢。
人文新淮剧是淮剧在历史长流中通过不断自我探索、自我磨炼而产生的。人文新淮剧与时代接轨,不断推陈出新,积极主动改变,不再被历史遮住光芒,而是尝试变成经典,在历史中保持永恒性。
人文新淮剧的提出与发展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是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磨合,是一种依赖自我独立意识、通过灵感的碰撞,结合新声创造、从而产生别样风情的新淮剧的动态过程。
1.民间俗文化受到挑战
淮剧文化是明清俗文化遗存的缩影,它从民间产生,最终也回归到民间。因而民间俗文化是淮剧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过去的娱乐方式有限,可以欣赏的音乐文化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淮剧展示的各种俗文化,百姓大多采取包容的态度。但伴随时代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众对文化的内容和质量有了自己的要求。原本一味沉溺于俗文化的、扎根民间的淮剧遇到了挑战,危机意识遍布淮剧人员的心头。
2.民间俗文化的应对举措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淮剧被历史湮灭,淮剧需要在保持自我本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需要认识到,淮剧本身就是草根文化的汇总,草根因素流淌进演员的骨血当中,无法从根本割裂;另一方面,需要明白,淮剧必须学会凝练和深化。从俗到雅,从粗犷张扬到内敛高雅是淮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发展中,淮剧找到了折中的办法,较为保守而不固步自封。具体表现为:①文人不断参与戏曲的雅俗演进;②不断吸收西方戏剧理论增添戏剧高雅风格;③城市化推动戏曲都市化;④突破“雅”之局限,寻找“俗”之生机。
民间俗文化受到时代的挑战,因而尝试将民间俗文化的淮剧艺术高雅化和草根化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相辅相成、健康发展。人文新淮剧的系列创新之变便因此而产生。
1.表现
判断一个崭新的文艺作品成功与否,大多是通过和传统作品进行对比鉴赏来发现其特点的变化。
人文新淮剧在演出基调上保持了传统戏曲中“符合标准意义的悲剧”的基调,将故事本身和故事的深刻价值撕碎了给观众看;在唱腔风格上,人文新淮剧发生了变革:一方面吸收了吴侬软语的质朴柔美;另一方面吸收了上海音乐中新颖内敛幽怨又带了些许干净纯粹的独特风格。人文新淮剧向大众展示了一幅将传统与现代审美意识巧妙融合的画面。
2.影响意义
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特点之变引起了戏曲界的轰动。《半纸春光》也被作为十九大的贺礼,在长安大剧院演出。中国剧协专门对《半纸春光》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文新淮剧进行了研讨。人文新淮剧成绩斐然,让其冲出时代包围,冲出困境,枯木逢春,再焕生机!
1.题材取自于郁达夫小说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以惊世骇俗的“自我暴露”小说而闻名,主要表现为:①一种可以渗透伦理道理的强烈的主观色彩;②一种浓郁深沉具有现实意义的感伤风格;③一种细腻深刻直戳人心的心理描写。《半纸春光》便是于郁达夫的小说《薄奠》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采样。郁达夫的小说《薄奠》被称为“一篇悲愤诗式的小说”,而《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是现代中国最早反映工人生活的文学作品。两篇短篇小说是郁达夫为数不多的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现状,为底层人民书写苦难和反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小说。题材新颖,创意独特。
2.管燕草编剧的创作动机
编剧管燕草因为自己的热爱和坚持,大胆地将淮剧和这两篇小说进行了碰撞与融合,形成了一部既有民间俗文化,又有浓郁书香气息的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一部在淮剧舞台上像一束春光带给淮剧创作者们无限希望与期待的时代巨作。
1.创作亮点
《半纸春光》与传统激越悲壮、噼里啪啦的淮剧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部人文新淮剧更加注重写情,浓郁的情感如一缕春光吹进人们的心间。
2.角色融合
《半纸春光》中的人物角色选自郁达夫的小说,是书本主人公和作者的感悟理解的融合,角色鲜明而各具特色。
(1)男主慕容望尘
男主慕容望尘的原型是《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流浪的小知识分子,曾经留过学有着满满抱负,如今却落魄到无数投稿频频落稿、无法维持生计,最终流浪到德华里的场面。
(2)男二李三
男二是化用郁达夫小说《薄奠》中的黄包车夫,编剧管燕草用了一个最普通却也最常见的名称来命名:李三,车夫的妻子则叫做玉珍。用最平凡的名字去体现这对贫困潦倒、为了生计而不断奔波争吵的小夫妻,这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缩影,是作者对时代的无限思考。
(3)女主陈二妹
女主是烟厂女工陈二妹,一个父亲早逝,在上海独自打拼,坚强自立,善良勇敢,并将“不怕,一切都会好”作为口头禅的旧时代女性。
3.情节融合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强烈信念支撑着生活在德华里的人们在困顿厄运中不断抗争与生存,这是《半纸春光》展现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将《薄奠》和《春风沉醉的晚上》情节融合、思想升华的再度表现。
(1)德华里的百姓对于慕容望尘是春光
德华里的底层老百姓,虽然生活潦倒,但是却充满积极生活、绝不服输的勇气。这里的百姓朴实无华的情感,对男主来说,是一缕充满生活希望的春光,挽救了这个落寞不得志、郁郁寡欢的知识分子。
(2)慕容望尘对于德华里的百姓是春光
慕容望尘在李三等人的感化下,也对德华里产生了感情。男主选择帮助底层群众识字,帮他们走出这个贫困潦倒、限制无数的小弄堂。慕容望尘的转变,体现了底层知识分子从个体意识转换为群体意识,从小我到大我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慕容望尘带着知识、带着希望,如一缕进步向上的春光照进了德华里人们的心间。
(3)互为春光,可惜只有半纸
德华里的百姓对慕容望尘是春光,慕容望尘对德华里的百姓也是春光。这春光在慕容望尘和德华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可惜的是,这缕春光虽然温暖但是燃不起爱情的火苗,燃不起希望的火炬,烧不毁劳心者和劳力者之间的板墙。这缕春光只能是生活中的点点惊喜,是铺不满一张纸的。小说的悲剧性,淮剧的悲剧意识也再次呈现在大众的眼前,一个旧时代必然会灭亡,一个新时代必然会到来。
《半纸春光》之后的作品也广受好评,推动了淮剧的发展。在管燕草的带领下,这一批新型人文新淮剧在坚守淮剧的唱腔、表演程式外,还与江浙沪文化紧密结合,与时代高度接轨,促进多项文化交流,增加文化的无限活力。
从剧场布置上,将传统舞台布景和灯光舞美设计与时下流行的街舞、抖音等APP 结合,对淮剧进行跨行业全新包装。从实践效果看,系列作品集中诠释了管燕草编剧的创作初心、原则、方法等,都是其坚定、严谨的艺术选择。与此同时,管燕草又突破性地对传统经典剧目《乌盆记》进行改写,于是京淮合演人文新淮剧《新乌盆记》应运而生。
京淮合演人文新淮剧《新乌盆记》的创新体现有以下三个特征。
1.依托经典,推陈出新
郑培凯先生提出“创新是艺术家在浸润传统之后,通过个人独特的艺术技巧,所展现出的超越传统的追求。”因此,没有依托传统的戏曲,没有根本的胡编乱造,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做到真正的创新,这是艺术的创作原则。
经典戏曲的永恒性表现在“复调”。《新乌盆记》便是基于复调有所创新。从创作理念看,它进行了更加前卫的探索:①情景设置京淮对比,着力提升淮剧气质和艺术特色;②演员精简到两人,聚焦舞台,重点突出;③音乐中西结合,与时俱进;④唱腔京淮结合,京淮互融。《新乌盆记》的艺术呈现不是首创,但京淮合演的方式却是独有的。《新乌盆记》比《半纸春光》更具人文气息,更加耐人寻味。
2.坚持“不违和”的大原则,大胆创新
京淮合演的《新乌盆记》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不违和”的大原则。通过不同寻常的话语形式和叙述手段,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产生一种求同存异、万象包容的艺术风格。
排练过程中,编剧选择了两位演员:一位是淮剧出身,但为了《新乌盆记》而专门学习了京剧;另一位是京剧出身却转行进军淮剧。这种京淮互融,虽然增加了演员的表演难度和压力,但却充分激发了表演者们的创新意识,大幅提升了艺术形象的浑厚性、多维性。这样的创新是大胆新鲜的,具有开拓意义。
3.坚守初心,理念先行,融技于身
《新乌盆记》对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表演技艺的看法等,需在统一的理念下进行集体创作,即:人文新淮剧理念。当受众在京淮合演的忧伤里读出时代意识的时候,他们与戏曲艺术的距离便会不断拉近。对艺术而言,人文性的思考和文学的表达方式只是创作的最基本要求。真正在舞台上获得观众认可并积极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才是表演的灵魂所在。因此坚守初心,理念先行,发挥好社会功能,融技于身,如此人文新淮剧才能更加茁壮生长和繁荣。
《新乌盆记》以全新的视角和接地气的方式,深刻反映了现代人长期压抑的心理状态。它塑造了张别古和刘世昌两个人物形象。在大时代中他们虽然面临的具体困境各不相同,但是却始终命运与共。这两个人物形象直接撞击了当下年轻人的内心深处,猛烈拨动着他们的共鸣神经,让受众在产生共情的同时,努力寻求生命的慰藉与宽心。
管燕草编剧排演的《半纸春光》是对郁达夫先生那一代中国文人、对中国当时那个苦难沉重的时代的深刻反思和集体回望;而《新乌盆记》便是编剧和她的团队不忘初心的集体回望。人文新淮剧茁壮成长而探索出来的独特生存之道,也为中国地方戏剧的生存发展,为中国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参考方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人文新淮剧的创新之变是受到时代的诉求,受到受众的影响,是本土编剧创造冲动所产生的舞台叙事形式的巨作。因此中国的地方戏剧想要重焕生机,首先需要的是本土的热爱与冲动:有创作热情、创作动机的有力编剧;有愿意为戏剧发展而奔波的实力派演员;还有致力于戏剧发展的忠实老粉。这是时代的诉求,是人民的诉求,是合乎规范和道义的恳切要求。
悲剧是淮剧的核心理念,不同于集体无意识的“大团圆”的精神情结,悲剧更深刻、更让人清醒。因此,人文新淮剧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摈弃核心思想,相反将这样的悲剧意识与情节紧密融合,让观众抽丝剥茧,一点点感受到心灵的抨击。
人文新淮剧还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代接轨。东西方音乐理论的结合,舞台布景舞美设计的现代化以及多媒体APP 的快速运用,都为人文新淮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淮剧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淮剧本身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用俚俗的语言展示民间的道德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情节。因而,淮剧正在不断从俗到雅,不断将格调高雅化与语言通俗化、形式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新淮剧。人文新淮剧的创新之变便在于此。
人文新淮剧借经典之作,借时代之风,用青春之力和匠心精神对淮剧进行改革,使其雅俗共享,俗用来传承核心内涵,雅用来格调化发展。如此淮剧才可如春光般照进百姓的心中,不再是局限在半张白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