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昆曲“活”在当下
——实景昆曲《耦园梦忆》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探索方向

2021-11-14 11:37周琰
剧影月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剧场实景昆曲

■周琰

中国戏曲从诞生之时起,就处于流变与转型中。可以说,流变与转型是中国戏曲生存与发展的规律。流变,指较长时期内不断的微变与渐变;转型,指较短时期内面貌一新的巨变。昆曲作为百戏之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概莫能外,从发端之初就一直处于流变和转型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

直面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也是摆在昆曲传承与发展面前的首要课题。受古典文化滋养的昆曲,传承下了一套规范严格的昆曲曲律和“手眼身法步”的舞台程式。从明清传奇几十折戏的连月演出,到当下浓缩进2 个半小时之内的剧场时空,其思想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更迭变化。古代的故事需要和当代观众的思想情感相通,才能被当下的观众所接受并喜爱。因此,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之路,绝不是照本宣科,古人怎么写我就怎么演,而必须跟随时代的流变而向前变化与拓展。

昆曲本身就是从北杂剧、南戏和传奇一步步积累发展演变过来的,古人写剧本也是直面特定历史时代的创作,具有先锋实践的色彩。比如:《西厢记》对爱情自由的向往,《窦娥冤》对命运不公的呼喊,《牡丹亭》中生命意识的觉醒,《鸣凤记》对黑暗时事的鞭挞等等,这些剧目的演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也是开时代风气之先,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但是,探索之路也需守本创新,昆曲的发展也需坚守昆曲美学的基本特征如写意性、虚拟性、程式化等特点,万不可越过边界,从而消亡了昆曲本体。如何在昆曲文本写作以及二度唱腔设计、导演编排上遵循守本与创新之度,则是我们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的课题。

一、实景昆曲《耦园梦忆》的前世今生以及创作初衷

新编昆曲小戏《耦园梦忆》尝试用昆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轮美奂、柔婉缠绵来演绎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精妙布局和造园理念,将人文之思和园林之美相结合,讲述园林背后一代官宦士子的起落沉浮和爱情境遇,品味历代文人对于园林的无限向往以及出世入世的挣扎内心,也是文旅融合的一次全新探索。

1、耦园天然蕴含的爱情主题,苏州园林里独具特色的“爱情园”。

园林,源于自然,也源于人对山水的依恋。它是古人追求自我的精神家园,也是文人大隐隐于市的茅庐篱院。每一座园林都是一段往事,每一段往事也都曾动人心魄,值得后人流传和铭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耦园,以爱情园闻名遐迩,是一首以建筑、山水、植物为笔墨书写在地上的爱情诗。

清末,意欲归隐的沈秉成,携着刚迎娶的继夫人严永华,在靠近姑苏城的运河边上,觅得了这座枕河而栖的园子。从此,“涉园”更名为“耦园”,夫妻两人于此共筑居所、诗酒联欢,开始了这段枕波双隐的佳耦良缘。耦园之内,花园成耦,山水成耦,楼台成耦,爱情成耦。自光绪二年(1876)起,沈严二人夫唱妇随、偕隐八年。光绪十年沈秉成又被朝廷临危受命为京兆尹,后又出任广西、安徽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光绪十六年(1890)严永华殁,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夫妻两人最终合葬于杭州南山。

十多年前,我偶然来到这座僻静的小园之中,就被这段伉俪情深的故事深深触动。我总是在想,当沈秉成最后一次来到耦园,人去楼空,小园依旧,他的最后一次回眸又该是几多沧桑与凄婉。这便是我的创作初衷,所以我坚持用昆曲老生作为主角,演绎我心目中沈秉成的最后一次回眸。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然而园主夫妇最洒脱无羁的八年偕隐时光,夫唱妇随的怡然自得,都永久定格在这座园林之中,成为最美满幸福的记忆,不会被岁月的风雨所腐蚀涂抹,值得后人铭记与怀念。历史传说中动人的爱情故事很多,但“有始有终”、“生而同园死同坟茔”,建造一个园子作为爱情见证的却不多。正所谓,亭台楼榭皆似画,叠山理水总含情。

2、组建一支年轻的主创团队,同时邀请资深昆曲艺术家担纲导演和作曲。在保证昆曲本体艺术特色的同时,为年轻主创搭建平台,提供机遇。

此次演出为姑苏宣传文化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耦园文旅融合创新项目,由苏州市耦园管理处和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联合主办,并得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大力支持。由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周琰编剧策划,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罗贝贝、束良、徐超主演,特别邀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老师执导,国家一级演奏员、江苏省昆剧院著名笛师迟凌云老师作曲,从根本上保证了本剧遵循昆曲艺术本体的传统基调定位。昆曲“大腕儿”的参与不仅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园林看戏,“老带青”的模式更是有利于整个昆曲行业的良性发展。

主创人员包括编剧、策划、主演、乐队演奏员等,多以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主。富有青春气息的“新生代”尝试对话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一份穿越时空的爱情和纪念,去邂逅、触碰古人的灵魂记忆,也是一种别样而深刻的生命体验。这也是昆曲艺术同步时代、贴近青年、面向未来的一种有效途径。

3、“双遗”结合打造苏州文化名片,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苏州,走近昆曲。

从美学角度来看,昆曲和园林作为江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展现,都追求典雅、精巧、细腻,在审美特色上有许多共通之处。《耦园梦忆》力求表达“园林里的昆曲”和“昆曲中的园林”的完美演绎。园林不仅作为剧中夫妻二人情感表达的主要依托和载体,亦是演出的天然背景和游览线路。作为一部园林实景版昆曲,较之传统昆曲表演,其写意性、虚拟化、程式化稍有减弱,写实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景与戏的互动必须加强,景与情的相融必须独特,园林布局和戏剧的抒情结构需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剧中,沈秉成在家院阿忆的搀扶之下,一路走来,寻寻觅觅,看到的是“黄石假山”、“吾爱亭”、“山水间”,想到的却是爱妻知音相伴、临渊抚琴、泼墨点染,一路行来,移步换景间严永华的音容笑貌仿若眼前。这小园之内,四时之景、银汉流萤、亭台楼阁、花木扶疏,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实景昆曲选择在端午节进行首演,也是考虑到端午风俗都带有纪念和追思的意味,我们主动对标中国传统节日,来设计整个参观游览和演出环节。2020年又恰逢耦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6 月28 日也是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日”,我们选择用原创实景昆曲的编排和演绎,向古老的戏曲艺术和文化遗产致敬,双遗结合、实景呈现,探索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创新融合。

二、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园林与昆曲的天然契合,实景昆曲演出的不断成熟

昆曲与园林相结合的户外实景演出形式,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转模式。上海朱家角有张军领衔的实景昆曲《游园惊梦》,苏州昆剧院有实景昆曲《游园惊梦》和《玉簪记》,好端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沧浪亭有实景昆曲《浮生六记》。央视戏曲频道《梨园周刊》栏目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耦园内实景昆曲《耦园梦忆》的演出,并和朱家角《游园惊梦》、沧浪亭《浮生六记》放在一起,探讨实景昆曲的演出现状和发展方向,这种文化、商业、旅游跨界融合的实景演出也为戏曲人在后疫情戏剧时代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昆曲从发端之初,就多在厅堂花园演出,与园林有着天然的契合感和融合感。但是苏州旅游市场上的很多旅游演艺,多打着实景演出的旗号,其实就是随便找了一个园子唱了一段《游园》,没有去深入挖掘各个园林独特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和美学特色。《耦园梦忆》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能展现每个苏州园林不同的人文风貌和审美价值。昆曲不是只有生旦戏,苏州园林也不是千篇一律,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独特故事和审美特色,等待着我们去开掘和表达。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情景交融”的实景表演优势,用戏剧故事来讲述实景环境的历史人文、风物人情,才是实景演出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所在。

三、“江南小剧场”趋势下,昆曲小剧场探索的未来样式及可能发展方向

1、2020 年,苏州率先提出了“江南小剧场”的发展理念,但是面对北京和上海等地戏曲小剧场的星星之火,苏州的戏曲小剧场还是一个全新课题。

“小剧场”一词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戏剧领域。小剧场戏剧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演出空间相对较小,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先锋性,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中国传统戏曲演出自勾栏瓦舍始,即具有适配于中小型剧场的空间形态。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艺术特征,叙述体戏剧的表现方法,观演关系中呈现的互动性和间离性特征,也适配于小剧场的美学原则,因而小剧场戏曲的诞生亦可理解为中国戏曲在当代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2000年,导演张曼君和剧作家盛和煜受当时话剧“小剧场运动”的启发,与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家们通力合作,改编创排了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堪称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剧场戏曲。除了剧本叙事方式的改变,这部戏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承袭京剧传统表现手法基础上所呈现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将“婚姻与物质的关系”这样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抛给观众。如今,小剧场戏曲在北京、上海等地都热闹了起来,小剧场戏曲创作和演出也渐入佳境,充分说明了小剧场戏曲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在吸引和培养青年观众上的积极意义。

2020年疫情过后,面对后疫情戏剧以及戏剧产业复苏的新挑战和新趋势,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提出了打造“江南小剧场”的发展理念。在江南小剧场的圆桌会议上,中国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经理、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傅维伯围绕“江南小剧场的发展之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业内公认的“小剧场话剧之父”,他表示,不同于其他城市,苏州政府为江南小剧场提供诸多政策扶持,也给苏州戏剧和戏剧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孵化环境,丰富的场地资源更是为江南小剧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南小剧场需要表现江南文化的特点,要结合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作和宣传。”今年的江南青话节还多为苏州本土戏剧社团的话剧剧目参演,但也无疑给苏州本土的小剧场戏曲乃至小剧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契机。

2、小剧场戏曲为青年戏曲人才提供了多元探索的平台。

傅维伯认为,对于“江南小剧场”而言,需要尽早搭建戏剧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给予青年戏剧人才更多的成长空间。他提到,“舞台戏剧应是实践的艺术,小剧场恰恰为青年戏剧人的舞台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青年创作者而言,在没有机会创作大戏的成长期,可以通过小剧场的历练,培养艺术感知力、提高创新力。小剧场可以作为一块“试验田”、一个“练兵场”,让创作者能够在相对安全的舞台上注入新想法和新探索,不断将作品打磨直至成熟。

同时,小剧场也为舞台经验较少,却志在传承戏曲艺术的青年演员提供了表演成长的空间与平台。对传统戏曲的重新解读、现代化的观剧体验、相对较低的票价也为年轻观众搭建起了走近戏曲的桥梁。目前,小剧场戏曲还在培育阶段,小剧场戏曲“短小精尖”的特点,也有益于发挥各个地方剧种的本体特色和资源优势。不同于小剧场话剧那样多由民间剧团主导,小剧场戏曲具有较高的创作演出门槛,还得依托国有院团的资源,比如演员、服装、乐队等各个方面。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给小剧场的营销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拉近了剧场与观众的距离。小剧场的艺术普及方式也应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呈现更加多元的样貌。

面对迅速发展的5G时代,特别是后疫情下戏剧发展新的瓶颈与制约,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和新兴传播媒介来推广传统戏曲艺术,也成为戏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江苏省昆剧院、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和bilibili网站合作,推出原创昆曲折子戏系列《世说新语》的网络直播,可谓是跨界推广、创新先行,“昆曲也追番”,受到了时下年轻观众、高校学子的热烈追捧。同时,省昆兰苑剧场经典折子戏每周的专场演出也进行网络平台付费观看,18.88 元的价格,使得观众在疫情期,足不出户也享受到了经典昆曲的观看体验。

综上所述,传承与发展、高雅与通俗、古典与时尚、审美与思辨、文本与戏剧,这些都是未来昆曲发展乃至小剧场昆曲需要探索的课题。对传统昆曲艺术的尊重与继承不能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但创新绝不等同于求异与解构。正如柯军老师所言,“表达具有当代意识的自我反思的同时,展现传统戏曲艺术的原汁原味;既以最传统的态度对其进行保护、挖掘和传承,还要以开拓精神探索当代戏曲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不管受众群体是大众还是小众,昆曲都必须直面当下、与观众共鸣,实现当下意义上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昆曲一旦失去观众,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依据。作为年轻一代的戏剧工作者,以传统审美为基调,让戏曲回归前沿风貌,创作兼容当代美学精神的实验剧目,才是我们今后的追求目标和创新方向。让古老嫁接青春,让传统与创新相融,与当代人接通情感表达,更好地吸引青年观众,小剧场昆曲的探索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肩负使命,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小剧场实景昆曲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第四届20强+1实景家装节开幕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