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的红色基因书写

2021-11-14 10:49姜学斌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电影文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红色

姜学斌(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电影艺术是时代风云变幻的记录者,也是历史厚重脚步的回顾者。电影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复现了历史长河中的“前尘旧事”,将“曾经过往”呈现于当代人面前。主旋律电影是中国电影行业主题鲜明的创作范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电影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艺审美需要。因此,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生存既是电影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同时植根于实现理想信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主旋律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借助尊重客观史实的艺术加工,展现了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从文化建设、文艺事业的发展实际需要和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出发,电影艺术领域持续贡献了大量以党史党建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如《开天辟地》(1991)、《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金刚川》(2020)等一系列优秀电影作品。这些电影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谋富强、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并以普遍化、大众化、艺术化的叙事方式,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凝结而成的红色基因搬上银幕,作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自觉走向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由此可见,党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是书写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科书”。

一、情节剧情聚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铸造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理想信念坚守的精神血脉。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封建王朝腐朽落后,列强攻破了中国的大门。面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救国救亡理想信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反抗侵略、剥削和压迫的救国路线,寻求民族独立、强国富民的政治道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并迅速在思想领域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汇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这种万分危急的历史形势下应运而生,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理想信念之火,燃起翻天覆地的革命精神。

电影《开天辟地》就描写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影片通过描述中国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表达了时代和人民对建立先进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的呼唤。该电影的情节设置重现了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以及早期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重要贡献。正如影片中所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经磨难和危机,但早期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为正式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奔走。他们面临的不仅是条件艰苦的恶劣客观环境或因“组织弱小”“理论薄弱”等问题而产生的艰辛曲折,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性命攸关的反动派搜捕,甚至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被迫中断。然而,会议虽然在上海遭遇了危机,却并没有消磨早期共产党人的建党决心,也无法阻碍建党的脚步。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阻碍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一艘小游船上胜利召开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成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进程。在电影《开天辟地》中,嘉兴南湖游船上的中共一大会议结束时,代表们共同发出“马克思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中国万岁”的呼喊,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振奋了中国的革命精神,影片以慷慨激昂的情节复现,激发了观影者内心的爱党爱国情绪。

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石——“红船精神”,从红船精神启航的中国革命,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不仅被历史与实践铭刻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里程碑,而且被写入理想信念的精神传承血脉,形成了具有强大战斗力和鲜活生命力的红色基因。“理想之光、信念之火激发出改变世界的无穷精神力量,这是红色基因最具魅力的元素。”电影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灵活地凭借意象化的场景设置,映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表达影片的内在主旨,从画面意境出发,构拟深刻内涵的镜头语言,从而引起观影者内心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升华。因而,电影《开天辟地》的结尾,通过层层浓云透射点点金光,照耀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信念,由此点明了影片所表达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乃至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历史、世界历史开天辟地的红色主题。

二、人物塑造贯通家国情怀

人物塑造是电影创作的关键环节,就党史题材的电影而言,人物塑造本身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汇集了观影者的更高期待。党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不仅要现实地描绘客观史实,同时要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物原型进行还原。这种还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外貌形象还原,即演员自身的外貌形象(如特型演员等)或经过装束设计(如化装技术等)的方式,表现出与原型人物本人相似的外貌,并能够与观影者认知中的原型人物外貌特征达成共识,从而实现对中国共产党人及相应历史人物外貌形象的还原。二是精神品质还原,即演员应基于历史实际、时代特征、事件影响等客观因素,展现“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的理性张力,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洪流中呈现出的高尚精神品质。三是感性情绪还原,即演员通过自身表演的感染力,将原型人物或激昂慷慨、或惆怅悲壮等真情实感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还原人物鲜活的内心感性魅力。可见,人物塑造是电影作品的点睛之笔,直接关系着电影的主旨揭示、创作质量、口碑评价、票房收入等。

正因如此,与其他题材电影相比,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塑造更为关键,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切实描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又必须生动地呈现出历史人物的“因境生情”。即“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革命形式、险恶的斗争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从情感角度出发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革命信念,进而刻画出原型人物真切的内心情感,抒发“牺牲小我,投身大我”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根本前提——爱国主义教育,而人物塑造则是表达爱党爱国情感的重要媒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是第一位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中国广大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而影视艺术逐渐成为新时代深化广大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爱国情操的重要方式。电影《建军大业》起用了在影视领域知名度和关注度较高、在青年观影群体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年轻演员,以广大青年熟知的“当代人物”,“尽力挖掘这些新生代明星的吸引力,将主流叙事赋予青春化的书写。”塑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军队历史的“丰碑人物”,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的建军史诗,使爱党、爱国、爱军情怀从艺术视野直击青年内心。

除此之外,写实性的正史纪实因其着重点在于记述革命伟人对国家、民族、社会及历史发展等方面崇高贡献的宏观性事迹,往往会淡化他们的家庭、情感等日常生活的微观线索;相比之下,电影则更具有文艺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创作特征,凭借自身独有的艺术化叙事方式,将人物的个人情感与叙事主线有机结合。在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中,不乏描绘中国共产党人与普通老百姓无异的家庭生活,并从这些个人生活和情感情绪的发展脉络中,透析伟人背后的真实生活故事。这些故事片段基于家庭生活的平凡日常,一方面,通过人物的情感线索为总体剧情的构建提供支撑,以人物的情感变化反映故事的情节变化;另一方面,依靠故事情节及剧情转换,展现客观事件对片中人物情感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最终,爱国情怀与家庭情怀在人物内心得以统一,这既是电影的艺术表达,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比如,电影《建党伟业》深刻揭示出电影文化对家国情怀的历史真实性和传奇性的客观写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段历史燃烧着革命的激情和青春的热血,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令人激动、令人振奋”。该电影以生动的笔墨对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婚姻家庭生活进行细腻描写,使历史伟人“平凡化”,回归到家庭生活的微观视角,从常人的情感生活逐步放大到伟人的“红色浪漫”,歌颂革命家庭之崇高、革命爱情之坚贞;从平凡与伟大相统一的人物塑造,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这种孕育于革命洪流的家国情怀,通过电影中主人公的演绎和情感表达呈现于观影者面前,同时又“寓理于情”,把“国”与“家”之间辩证关系的“大道理”融入观影者的情感共识,从而自觉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个人家庭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三、时代特色擎托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电影艺术就是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文艺形式,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是电影创作的根本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从未改变的初心与使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汇聚了党和人民的革命理想,红色基因从革命时期形成并不断发展,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再到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渗透到历史语境,立足党史视域深刻地解读了新时代红色基因的继承与创新。因此,党史题材电影不仅局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叙事描写,同时也从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开,以社会发展新成就、楷模人物事迹等主题为创作方向,奏响新时代“红色经典”的主旋律,出品了《焦裕禄》(1990)、《横空出世》(1999)、《我和我的祖国》(2019)等一大批传承红色基因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丰富了党史题材电影的体系化构建。

电影作品是文艺领域中具有超强感官冲击力和情感表现力的艺术创作,作为社会存在及其客观发展的艺术化映现,电影自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快速进步。这种进步既体现在技术层面的日新月异,又展现为思想内涵、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不断创新与深化;电影银幕通过人的衣食住行、社会基础建设等客观方面呈现出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依托人物言行、文艺潮流等主观方面揭示立足文化基础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说,电影承担着反映不同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思想意识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演进历程不断地创造着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及社会生活改善的新成就,因而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与时俱进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

许多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主旋律电影,以创新性的拍摄思路、朴实性的创作风格和更加“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全方位地展现出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新面貌。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采用多种人物视角、多个行业领域、多重历史时代的情节构建方式,以不同主题的剧情内容构建了一个共同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铸就的辉煌历史,并以人物塑造和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相互交融,呈现了改善民生、祖国统一、创新科技、强军兴军、文体发展等各领域繁荣昌盛的党史视野。与此同时,该电影突出了基层工作者与老百姓的切实立场与美好期待,从最普通、最普遍的群体着眼,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奇迹;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书写的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及其在新时代的赓续,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觉肩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使命、新担当、新责任。

结 语

从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的百年征程书写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崛起的史诗,其中传承的红色基因为文艺作品提供了记叙现实、内容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创作素材。在众多文艺形式中,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以更为直观、动情的表现方式,将这些创作素材还原为一幅幅历史画面,转化为老百姓耳熟能详、口耳相传的银幕形象,紧凑、完整、连贯地呈现出组成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基因序列”和历史演进的“叙事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电影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迎来新的发展挑战。一方面,电影这种极具吸引力的文艺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娱方式。就此而言,电影可以更普遍地实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坚守文化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功能。换言之,电影作品在展现艺术魅力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尤其是党史类电影作品,仍是进行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新时代电影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文化话语方式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好生活追求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而,电影所展现出的艺术世界既要更加贴近现实的生活世界,又要保留充分的思维空间,表现当下社会生活的同时,凸显对更高层次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可见,合理的叙事逻辑、饱满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共情要素和普遍的审美旨趣等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电影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当代主旋律电影能够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电影艺术作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文艺领域具有直接、广泛的影响力;党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必须始终担当起守护红色文化、发展红色资源的历史重任,坚持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懈传承,开创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局面,构筑文化事业建设的新辉煌,以电影艺术为切入点坚持巩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精神图腾”。同时,电影艺术不断丰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维度,作为思想建设的文艺方式,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必须自觉坚持承担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党爱国精神、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社会责任。正因如此,进一步推动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事业的深入发展,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文艺路径,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国电影艺术及电影市场的现实需要。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红色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