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跃, 张淑平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次氯酸盐(ClO)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活性氧物种之一[1-2]。在生物体内,ClO-由髓过氧化物酶(MPO)催化的活化中性粒细胞中的过氧化氢和氯离子生成[3-4]。次氯酸盐的生产过量会导致组织损伤和一系列人类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甚至癌症等[5-6]。因此,快速、灵敏的检测ClO-在生物体中相当重要。
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许多检测ClO-的方法,例如生物发光法[7]、比色分析法[8]、电化学分析法[9]、辐射法[10]、荧光法[11-13]等等。其中,荧光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子荧光探针因其特点,可用作生物系统中跟踪生物分子的有力工具[14]。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生物及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15-20]。近年来,已有多个科研团队开发了多个荧光探针,并实现了良好的生物应用[21-23]。而这些已开发出的荧光探针分子,大多具有较短的发射波长(<650 nm),成像时会被生物样品自身荧光信号所干扰,导致较差的灵敏性,从而不能准确地进行细胞内物种检测。
本文基于亚甲蓝荧光团化学结构的逆向分析,首次合成出了化合物MB-nBu,并考察了化合物MB-nBu与ClO-反应的光谱变化及稳定性。另外,在进行了化合物MB-nBu的细胞毒性探究实验后,对化合物MB-nBu的生物适用性进行了探究。
实验药品试剂如表1所示,实验仪器如表2所示。
表1 实验药品试剂
表2 实验仪器
探针MB-nBu的合成步骤,根据文献[23-24],做少量调整(如图1所示):
图1 探针MB-nBu的合成
1)将亚甲基蓝MB(1 mmol,384 mg)、碳酸钠(4 mmol,424 mg)6 mL水和9 mL二氯甲烷混合,并在40℃搅拌,氮气保护下注射加入连二亚硫酸钠(4 mmol,696 mg),搅拌反应30分钟,得到化合物1;
2)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424 mg,4 mmol),置于冰浴中、氮气保护,逐滴加入三光气(TPG,113 mg,0.6 mmol)的DCM溶液,常温下反应2 h。薄层色谱监测反应完全,溶液呈黄色。反应结束用DCM/H2O萃取,收集有机相,得到化合物2;
3)将正丁氨(65 μL,1 mmol)溶于3 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胺(260 μL),于冰浴、氮气保护下搅拌,注射滴加化合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溶液变为淡红色。常温反应8 h,薄层色谱监测反应完全,反应结束溶液变为浅红色。用乙酸乙酯/水萃取反应液,有机相加无水硫酸钠干燥,产物通过柱色谱纯化(氧化铝,EA/PE=1/8),得到灰白色固体MB-nBu(123 mg,Yield:32%)。
MB-nBu:1H-NMR(500 MHz, DMSO-d6)δ7.26(d,J=8.8 Hz, 2H),6.72(d,J=2.7 Hz, 2H),6.68(dd,J=8.9, 2.9 Hz, 2H),5.96(t,J=5.7 Hz, 1H), 3.02(t,J=4.5 Hz, 2H), 2.90(s, 12H), 1.40~1.35(m,2H), 1.26~1.21(m, 4H), 0.88~0.86(m, 3H)。13C-NMR(101 MHz, CDCl3)δ156.14, 149.00, 134.24, 128.70,127.33, 111.39, 111.06, 40.84, 40.70, 32.21, 29.79, 20.17. HRMS(ESI):C21H28N4OS[M+H]+理论值:385.20174,实测值:385.20561。
将探针稀释至10 μM,在不同的pH中探针的荧光稳定性及不同浓度次氯酸存在时探针的光谱变化。在荧光发射光谱实验中,测试所用激发和发射波长为λex/em=620 /680 nm,狭缝为10 nm,电压为700 V。
用完全培养基稀释探针溶液,使其终浓度为10 μmol/L,于CO2细胞培养箱中(37℃,含5%CO2,95%空气)孵育HeLa细胞30 min。后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用完全培养基稀释的终浓度为0、5 μM NaClO、2 μg/mL PMA(可诱导ClO-产生),在37℃继续孵育1 h。最后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成像结果(激发波长:620 nm;收集范围:650~750 nm)。
由探针与NaClO响应后的吸收光谱(图2a)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分析(图2b)结果,探针自身没有吸收,而后出现三个吸收峰291 nm、609 nm、668 nm,与已报道文献[25]中亚甲基蓝的最大吸收波长一致,证实了反应完全后亚甲基蓝(MB)的生成。由此推断探针MB-nBu对ClO-的反应,可能机理如图3所示。
图2 (a)探针MB-nBu及与ClO-响应后的吸收光谱(280~800 nm);
图3 探针MB-nBu响应ClO-的可能机理
由于酰胺键的吸电子效应,MB-nBu自身无荧光发射。如图4所示,随着次氯酸的加入,酰胺键断裂荧光团荧光恢复,MB的特征吸收迅速显示,在680 nm处有一个峰,探针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探针在68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不断增高,荧光强度变大。当加入10 μM的ClO-时,荧光强度增强约100倍(从7到670),且当加入次氯酸10 μM时,探针的荧光发射基本达到平衡。另外,探针的荧光强度与0-10 μM的次氯酸浓度呈完美的线性关系(FL=62.39[ClO-]+23.99,R²=0.998 1),检测限为29.7 nM。低的检测限表明该探针满足于细胞等生理状态中次氯酸的浓度(10-8~10-6M)检测。
图4 不同梯度浓度ClO-下(0~25 μM):(a)探针MB-nBu的荧光发射光谱(640 nm~750 nm);
为了研究探针的稳定性,测试了探针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的荧光强度,如图5a所示。可以看出,该探针在6.5~8.5的酸碱度范围内相对稳定,因此该探针具有在体内检测ClO-的潜力。考虑到这一点,选择了pH 7.4作为以后的实验。然后,测量了探针在不同浓度ClO-中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图5b显示,加入不同浓度的ClO-后,荧光强度立即增加到最大值(<1s),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在随后的120 s内,荧光强度保持稳定在最大值。极短的响应时间更适合对生物体中的ClO-物质进行实时成像。
图5 (a)不同pH条件,探针MB-nBu及有添加10 μM ClO-后的荧光强度;
为了评估探针对ClO-的检测选择性,在加入各种干扰剂后,进一步研究了MB-nBu的和荧光响应光谱(图6),所述干扰剂包括: Blank、H2O2、ONOO-、·OH、NO、t-BuOO-、K+、Na+、Li+、Ag+、Mg2+、Ca2+、Zn2+、Ca2+、Fe2+、Fe3+、Al3+、NH4+、Cl-、CH3COO-、Br-、NO3-、I-、CO32-、SO42-、ClO4-、F-、S2O32-、S2O42-、Cys、GSH、Gly。加入50 μM的其他物种后,探针的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结果表明该探针MB-nBu对ClO-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
图6 (a)探针MB-nBu对不同分析物最大发射强度柱状图;
这里通过MTT法来确定探针MB-nBu的细胞毒性,以0-100 μM的梯度浓度的探针溶液对HeLa细胞进行孵育24 h,观察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如图4b所示,当探针的浓度在12.5 μM以内时,HeLa细胞能维持在90%以上的存活率。当孵育的探针浓度达到100 μM时,HeLa细胞的存活率依然在80%以上。结果表明,探针MB-nBu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具有细胞水平成像应用的潜力。
由于探针MB-nBu具有对次氯酸较好的的识别性能、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研究了探针在细胞中的成像能力。发现当仅用探针MB-nBu孵育细胞,基本没有观察到可见的荧光(a~c)。如图7所示,而当加入外源性ClO-(5 μM)孵育有探针的HeLa细胞时,通过细胞成像仪观察到有明显的红色荧光产生(d~f)。结果表明探针MB-nBu可在活细胞中检测ClO-浓度。在加入2 μg/mL 的PMA培育细胞后,细胞中出现明亮的红色荧光现象(g~i)。这证明了探针MB-nBu的细胞通透性良好,以及在活细胞中识别次氯酸的能力,可用于细胞内外源性及内源性ClO-的成像。
图7 共聚焦成像:细胞中只加入探针MB-nBu(a~c)、加入探针及次氯酸(d~f)、加入探针及PMA(g~i)
以亚甲基蓝为荧光团,设计并合成出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ClO-荧光探针。探针MB-nBu对ClO-具有超快速(<1s)、高特异性、低检测限、良好的荧光稳定性等优点,以及低的细胞毒性,并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ClO-的细胞成像。总之,探针MB-nBu在环境和生物学领域特异性检测ClO-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