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年人媒介素养再培养研究

2021-11-13 05:10邹荣旭
声屏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媒介群体素养

□ 邹荣旭

“媒介素养”这个词在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知网的搜索引擎中笔者以“媒介素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献为3429篇,紧密相关的主题为“新媒体”有1816篇。因此,媒介素养与新媒体的出现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那么,媒介素养是与新媒体一样诞生的新词吗?

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议题。在那个时代报纸已经是大众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电视与广播虽然也存在,可对当时的人们来说相当于“新媒体”,当时魔弹论思想横行,认为受众就像靶子一样等待着像子弹一样的信息被射入。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强调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鉴别在当时具有先见性。当下强调的媒介素养更多是与新媒体有关,比如最典型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如何辨别诈骗信息”这是人们最常见的一个例子,也属于媒介素养考究的议题。在知网上搜索关于媒介素养的论文会发现,论文的选题对象基本是学生阶层与青少年。因为学生与青少年是接触当下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他们更能接受新生事物。

假设这一现象合理,为何现在纸媒等传统媒体纷纷出现关停的局面,而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新媒体的使用?这说明许多老年人也纷纷使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介设备来获取外部信息。我国老年用户群体通常指年龄在60-80岁的人群,因此聚焦于老年用户群体的媒介素养探究也越来越有必要。

媒介素养概念及特性

在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这本书中,将媒介素养的构成基石归纳为三大类“知识结构”“技能”“个人定位”。书中强调了媒介素养的特性是一个连续多维的统一体,作者试图从情感领域、道德领域、美学领域等方面论述媒介素养。在笔者看来,媒介的特性在于批判大众媒介和高效利用媒介,因为在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属于认识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懂得对媒介进行批判式的使用,从而达到一种高效使用媒介的效度。

知识结构与学历具有高度相关性,学历越高代表你接触的高素质人群更多,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根据西方的风险传播研究发现,接受过教育程度越高且学历越高的人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越强,收集的信息也更完整。这也从侧面表明学历与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高度相关,并且学历越高的人更多地将关注焦点聚焦在硬新闻上,如财经、政治、社会等,这些新闻的内容对于受众也是有细分的。比如我国的《央视财经》是以专业财经信息为核心内容的频道,在该栏目的新闻中常涉及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企业与个人资源配置层面的微观经济学内容。尽管当下的媒体努力将自己的硬新闻“软化”以方便大众接受,可知识结构是媒介素养的形成基石之一,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结构很难理解财经新闻。例如,2020年瑞幸咖啡被爆财务造假,新闻中充斥着“IPO、一轮融资、二轮融资、ADS股”等少见的名词,这些概念需要一定金融学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

技能,很多人一开始会误以为是会不会操作媒介,这仅仅是媒介素养中的一个方面,并且很多人对媒介的操作技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笔者观察发现很多用iPhone手机的老年人对该手机的使用只停留在接听电话、发微信、拍照等,而手机具有的远程遥控、NFC、数据转移等全然不知,这只相当于用了手机不到20%的功能。

个人定位,它是由人们目标和动机的构成。对待媒介人们有清晰的目标,就会获得想要获取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实现利用,拥有了清晰的使用目标,就不会被媒介所绑架来控制接触和信息处理过程的能力。根据Sensor Tower商店数据显示,2021年抖音以及海外版TikTok以6600万次下载量居全球移动应用下载冠军。但很多人在使用抖音的过程中并不是带有强烈目的和动机性地去使用,而是深陷于其中的娱乐内容而无法自拔,因此拥有个人定位对媒介素养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当下老年人媒介素养存在问题

信息不对称,知识鸿沟大。数字鸿沟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等之间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根据2020年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10.3%,并且互联网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数字信息的不对称已然成为严重问题。

笔者观察了“当当网、京东、淘宝、唯品会”等几大巨头电商,在“双十一”消费的前十天左右会进行预热抢购消费券活动,满“100-50”等消费券限时限量抢购。年轻网购者早已习惯商家的营销模式,然而相当多一部分的老年用户群体缺少相关信息了解跟进,误以为只要在“双十一”当天抢购就是用最低价得到自己的产品。这些信息的不对称都损害了老年用户群体作为网购消费者的消费者优惠。

媒介更新速度快,操作技能滞后。谈到WindowXP系统,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人都能耳熟能详,即使不知道也肯定使用过。在2011年前,它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2%,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操作系统。2014年微软宣布该系统正式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流行使用的Window7、10系统。新的操作界面与控制管理器在一段时间让人琢磨不透,对于老年用户群体而言,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并没有帮助他们更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反而为了琢磨如何适应新系统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虚假谣言辨别能力差。当前,部分人认为新媒体时代的低门槛让更多虚假信息荼毒了整个网络用户生态群体,尤其是对于老年信息识别能力差的群体。笔者认为,这不能完全归因于当下新媒体的低门槛准入率给老年人口带来的影响。在传统的电视广告中,人们仍会看到层出不穷的虚假广告出现在各大卫视中。著名的就是药类产品“我冒着背叛祖宗的决定”这类惊人的语录,多年隐藏于江湖中的“名医”招摇欺骗。这从侧面反映了在传统媒体时代老年用户的媒介素养培养以及监管力度还不够,这个问题一直遗留到新媒体时代。

老年用户媒介素养再培养建议

媒介生产商为老年用户定制专属媒介。在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开篇章节曾写道,“营销中生产者不光光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创造新的需求。”对于盈利为主的媒介生产商,研发一款专为老年用户的媒介生态系统的趋势不可避免。例如手机,许多老年用户由于老花眼或不习惯拼音打字,大多采用手写方式进行信息的编辑,生产商可以在手写输入上花功夫,采用更大的字体显示与专业定制的手写屏幕使手写更有舒适感更加顺畅。这不仅能提升老年用户的体验感,也使得该用户群体更加快捷地上手该媒介设备。

从应用端来看,淘宝与京东等大型购物APP,在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后允许达到规定年龄的用户下载“老年用户版淘宝APP”,该APP的界面更加简洁,适宜老年用户使用。比如在抢券活动中没有繁琐的闯关流程,只需在界面一键点击抢券即可。在老年用户选购商品时会有不同于普通版APP的展示方式,如更加注重物品细节的拍摄镜头,更加贴近老年用户群体的直播讲解。

媒介素养相关部门与网络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当下老年用户群体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较差除了培养的关注点多聚焦于青少年与学校层面外,最主要是人们在传统媒体时期的媒介素养任务没有完成。无论当下媒介怎么变化,“内容输出”仍是信息输出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相关部门编撰一套系统的针对老年用户群体的媒介素养课程,如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获取目标信息等,采用社区再教育、企业再教育等形式对老年用户群体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另外,网络监管部门不应该“单兵作战”处理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应该与媒介素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运用大数据找到老年用户群体在网络上容易受到误导且具有共性的信息或关键词,整合成数据案例提供给媒介素养教育相关部门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结语

21世纪的当下技术瞬息万变,老年用户在信息接受程度与知识鸿沟肯定是与千禧年一代出生的人差距越来越大,但这并不代表能放任其势。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就是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与阶级之分,关键是把它用于何处”,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出一条对老年人媒介素养再培养的新路径,以提升当下整个国民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

猜你喜欢
媒介群体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