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马扬
部分中职学生不仅有青春期普遍的心理特征,还面临着复杂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中职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安稳地度过这段时期。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长规律,使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中职学生的心理进行适当的引导,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塑造其健康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有的中职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且很少有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家长仅仅从手机、电视上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知识量太少,较难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需要。有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只停留于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这一层次上,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良好地开展下去。有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关注心理健康活动形式,没有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效果,较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部分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或不专业,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部分中职拥有专业知识、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不够,同时一些教师进修的机会不多,阻碍了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设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多由其他教师兼任或个别心理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第三,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交流的机会不多。一些学校没有组织系统、有效的教科研活动,教科研交流不够。各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心理辅导水平的提升。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起点,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能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学校可以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如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良好的性格特征、健全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制定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发展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决定了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一定技术专长的技术人才。部分学生较早选择就业,很早步入社会。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学校必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锐意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乐观向上、善于合作的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智力的发展。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拥有勤奋、积极上进、坚强、吃苦耐劳、恒心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未来的道路上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运用多种形式、途径,构建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科学、有效地评估和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完善的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家庭、学校需要构成合力,为中职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加中职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其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势在必行。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训练、团体辅导、问题辨析、音乐放松、沙盘游戏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引导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开设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坚持开设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提高我国整体的人口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