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耀华 马兴旭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主播、主持人、记者应运而生。播报新闻、撰写稿件、策划节目……过去这些工作的完成离不开人,现在人工智能便可胜任,且及时、准确、高效,这为播音主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人工智能在未来能否完全取代真人,播音员主持人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科技赋能的智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职业工作者将怎样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如何实现彭兰教授在《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中提到的未来媒体“人机共生”的特征,是人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2016年至今,“智能+播音主持”经历了爆炸式发展。新闻节目方面,2018年11月7日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主播“新小浩”上岗,只需要输入文本便能生成实时音视频流,语音和唇形保持同步。2019年2月19日,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面世,“她”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声情并茂地播报新闻;同一天,“新小浩”也全面升级,不仅可以站起来播新闻,而且表情多元、手势丰富,相比之前更加自然。现场采访报道方面,2019年,央视联合百度开发了记者“小白”和“小度”参与现场报道。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推出了人工智能主播“小晴”,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解读。综艺节目方面,2017年,张绍刚和微软第五代人工智能主持人“小冰”搭档主持《我是未来》。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中,人工智能主持人“小小撒”“朱小迅”“高小博”和“龙小洋”齐亮相,给全国观众送上了新春祝福。配音节目方面,2018年,纪录片《创新中国》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完成配音,让去世多年的“配音大师”李易老师的声音惊艳“重现”。
可以说,当下人工智能主持人已不断迭代、全面升级,且应用空间日益广泛,从形象到声音、从思维到表达均已日趋完善。
情到深处的情绪表达。情感是播音创作的动力源泉,一个优秀的播音创作者应该使自己的感情处于一种积极的运动状态,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喜共忧、同笑共哭,才能深深打动听众。人工智能主持人尽管有着与人相似的外表,说着标准的普通话,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会有复杂的情感和敏捷的思维,却缺乏了情到深处的情绪表达,更无法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在《朗读者·一平方米》节目中,朗读者程俊玲为已经去世的老伴朗读《给老伴的一封信》后,董卿深受感动与程奶奶相拥而泣,眼里噙满热泪,并设身处地为程奶奶着想。她饱含深情地说:“人到了一定岁数得找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除了看足球还可以看看书,别想得太多了,(夫妻)总要有一个人留下来面对最后的那段时间,但是一定要让自己健健康康的,这样儿女们才会放心。祝奶奶幸福!”这几句话温暖、贴心,为程奶奶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也直击人们内心深处,不由得让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源泉。如此这般情到深处的情绪表达,是董卿生活的感悟与智慧的积淀,这种表达是那样地恰到好处、真实自然,毫不刻板与矫揉造作。这是人工智能主持人不可能做到的。
游刃有余的控场能力。主持人作为主持传播的主体是节目的主人,需要发挥出主人应有的驾驭和控制传播局面的作用,以避免“有客无主”或“反客为主”的现象发生。人工智能主持人归根结底是人的产物,即使有某些所谓的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是根据生活中的情景提前设置好的,一旦超出范围人工智能主持人便不可能与受众来进行即时互动,更不用说能做到游刃有余地控场了。
能够根据不同的传播情境进行信息整合、采访提问、现场应变、人际互动、驾驭控制是一名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游刃有余的控场能力更能考验其业务能力是否成熟。笔者认为,控场不仅仅是对节目进程的把控,更是对节目整体节奏的把控,对未知情况的预判,对临时突发状况做出合理、准确又不失分寸的处理。
主持人孟非在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中以其沉稳、理性的风格,被人们称赞为“节目不可复制的元素”“节目价值观引领的舵手”。节目中,主持人孟非说的话既有道理又不失分寸,掌握着“议程设置”的权力,把主持人“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得十分出色。可以说,孟非把主持人这一角色定位在以主持人为中心的娱乐节目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其控场能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游刃有余、运用自如的境界。
立场坚定的评论播音。关于评论播音,张颂在《中国播音学》中总结为“一个基础,两个前提”。“一个基础”即平时自觉地注意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就为保证评论播音的质量使评论充分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前提一是要有党的喉舌的坚定立场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心里总是要装着人民群众,眼睛总是要注视祖国的前途;前提二是要培养从政策和理论的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是要从政治的高度冷静地去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一个基础,两个前提”,才能保证评论播音的质量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才能达到“党的喉舌”的层次。
人工智能主播是机器,无法像真正的新闻主播那样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谈不上形成自己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不可能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
2019年5月13日,康辉播报的一则《国际锐评》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得到业界和广大网民的一致好评。一段堪称教科书式的评论播音,高瞻远瞩,立场坚定,既表明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态度,又充分展现了大国的担当与风范,“党的喉舌”的光荣使命被康辉诠释得淋漓尽致。如此驾轻就熟的评论播音,不仅归功于康辉扎实的播音基本功,更是他在丰富阅历中淬炼的结果。
彭兰教授预测,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会向三种模式发展:机器辅助、人机协同、人机合一,这三种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到人工智能成熟时期,三种关系模式会并行存在。显然,未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会在人工智能的影响和推动下发生改变,播音主持职业工作者与人工智能的合作共赢、共同进步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相对于播音主持职业工作者,目前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准确性高,工作效率有保障,未来人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的绝对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例如遇到需要长时间直播、实时更新最新动态的重大新闻时,大量记者要赶到新闻现场做出镜报道,第一时间撰写新闻稿,再加上审稿、出稿等工序,对记者的专业要求、体力精力都是重大的考验。这种情况下便是人工智能“大显身手”的绝佳时期。在一些灾难性新闻现场,如台风、地震、火灾等,为了让新闻素材足够充分、足够真实、足够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人们常常看到记者不顾个人安危身处第一现场,受伤在所难免。这时候人工智能便可以独挑大梁,冲在第一线。在未来传媒行业工作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会代替人类去不能去的地方,做人类受限的工作,与人类互补,协同开展工作。
把握已知,挖掘未知。现阶段,机器写作虽效率高、产出快,但写出的内容程式化痕迹明显,缺乏个性、质感与创造力。在未来,机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动获得数据并进行填充,还将体现在:引导新闻线索的发现、驱动新闻深度或广度的延伸、提炼与揭示新闻内在规律,甚至可以借助机器分析对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行预判,从而决定写作角度与风格。这样,媒体工作者便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把握已知的新闻线索和脉络,挖掘未知的新闻发展走向与趋势,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切实为人民做好服务。
博采众长,相辅相成。播音主持职业工作者仅仅掌握好专业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跨学科研究的思维与能力,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如文学、叙事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杂家”,并结合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个性化、交流感、亲和力、情绪、认知、感悟、灵感等,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合作共赢,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智媒时代不应该是一个机器统治人的时代,相反,机器的力量应在于更好地连接人与人,更好地汇聚人的智慧,并以机器的智慧拓展人的能力。人们要客观看待人工智能为媒体行业带来的危机,正视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素质,调整思维模式,拓展知识面,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独特优势,化危为机,在未来努力实现“人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