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的差异性及心理分析

2021-11-13 04:12
声屏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交动态公众

本研究以在线问卷方式进行数据的搜集。通过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并将作答链接以随机滚雪球方式发送给有微信、微博、QQ等使用经历的用户,邀请他们根据实际使用经历情况来完成问卷。最终,共收集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含用户年龄、性别及拥有的社交媒体账号的数量;第二部分由发动态的频率及在具体情况中会选择哪些社交媒体展示的问题等构成;第三部分则为填空题,写出以微信、微博、QQ为例,自己对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展示平台发送内容时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三部分内容,笔者总结出以下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类别及使用特征。

普通用户对待不同社交媒体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显示70%的用户有2—5个社交媒体平台,25%的用户有5个以上。在问题“您在不同社交平台发送的内容是一样的吗?”中,85%的用户认为使用功能相似的社交平台时,自己在发送动态时会区别对待;有15%的用户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会同时发布相同的动态内容。在发送动态会区别对待的85%的问卷调查者中,有关情绪的表达超过半数的用户会发送在微博中,发送动态时普通用户的心理产生出微博更具有私密性的想法。在最后的问答题中,多数用户的情绪及吐槽都是发送在微博中,其中几位用户认为“微博不需要有什么表面社交功能,想发什么就发什么,爽得很。”在微信平台多数用户则主要发布精修的照片或者可以积极展示正能量态度的语句。微信朋友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较为透明的网络展示空间,朋友会扎堆存在且很多朋友又互为共同好友。普通用户不愿向全部好友公开展示负面情绪及吐槽行为,即使有也多表现为动态发布部分朋友可见或秒删动态。问卷表明,微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为更私密的社交空间,可自由且匿名地参与国家热点事件及娱乐圈八卦消息的讨论,也可以自由地展示观点,没那么多压力,但也存在着带话题的微博在评论里互怼对骂的不文明情况。以大众文化研究的观点验证了:现代城市的增长鼓励在社会交互关系的形式扩展中来发展个性、自主和个人自由,但与此同时,它制造了冷漠无情和社会孤立。

用户选择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的心理分析

调查显示,微信朋友圈里,人们更愿意展示积极乐观的动态,因为其创造的是透明身份的互动,用户渴望创立自己的人设,展示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以符号学家斯特劳斯的观点来看,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更倾向于维持人类社会有机关系的“普遍秩序”,形成你来我往的情感交流手段。微博发布的动态,则侧重于情感的交流及吐槽行为,不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与亲友联系的程度小,也可以转发抽奖活动。但也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会展示相同的内容,因为“拥有不同的平台编辑不同的内容实在太累了”。以此现象举例:公众A今天出去玩拍了好看的照片,如果他有2—5个社交媒体平台的话,就会在这些媒体平台中每个都发布相同的内容;公众B如果有五个以上的社交账号,就需要在五个以上的社交账号中发布相同的内容。

具有粉丝基础的用户对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的选择

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普通用户,所以并非适用于粉丝众多的公众人物或网络红人。对于这两类用户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及宣传作用。社交平台上粉丝较多,言行不谨慎可能会产生不良的舆论影响,因此很少会在微博等平台公开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及吐槽行为。那么,公众人物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当红小生易烊千玺与刘昊然为例子,易烊千玺在微博上发送的动态基本是表明自己政治立场的爱国链接转发、广告代言、宣传视频或者精美的写真集与海报;而在INS的头像是“封闭货车”四个字,该头像本身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易烊千玺经常选择在此平台发布雕塑画像等艺术品或搞怪组抽象的照片。相比微博与INS,在微博中他有8619万关注量,而INS因为是外网的缘故,中国大部分粉丝不能使用,关注量较少。由此可见公众人物对于日常生活或情绪化意见的发布主要是在受关注程度低的媒体平台中发布,且迫于舆论的压力公众人物在粉丝量多的公众平台发布动态时会深思熟虑地选择性发送。公众人物的表达欲望与情绪需要得到发泄,而发泄时又要注意影响力与后果,粉丝量少的平台及创造小号匿名发送则成为很好的选择。对于刘昊然来说,除了只能在微博中转发的宣传视频与链接转发外,他在INS与微博平台上发送的照片几乎一致,属于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发送相同内容的公众人物用户。发布的内容都是看不出感情色彩的生活动态分享或活动转发,且从不发送带有主观因素的评论性语句。

启示

基于在不同媒体平台发送内容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现象及其心理行为的分析,作者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第一,意见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主观认识,或曰主观感受,这种认识或感受因现实不同而不同,不仅受现实的制约,也受现实的引导。例如在产生意见行为后,公众通过在较私密的媒体平台空间中发表评论以表达情绪,发送后如果有相反意见的人以中立态度的评论质疑其发送的观点,大概率上发文的公众会对此条动态进行再编辑,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第二,人类情绪需要语言来表达,它存在于代表着一定价值倾向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中,因而情绪存在于话语之中,并在话语中形成。例如当公众产生对某件事的意见,会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可能是书面语言,也可能是口头语言,但是在线上书面语言的意见表达中,不会在粉丝量多的平台上发送,而是会寻找私密性更好的平台进行情绪的宣泄及表达。

第三,不同媒体平台的选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平台受关注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会随着社会政治环境及自身魅力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经常使用的宣泄情绪或发布光鲜亮丽照片的媒体平台一方面可以因其被广泛认可和接受而形成霸权,却也可能因为该平台暴露的缺点而改变公众的习惯与使用媒体平台的特征,并借此对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影响。

第四,对某一客体的主观认识因人而异。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的选择依据公众的行为习惯或对其使用占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发送内容时媒体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部分公众并不考虑在发送情绪化语句时需要选择私密性好的媒体平台,认为任何平台只要有分享功能,发在哪个上面都可以。而有的公众则认为,媒体平台的选择却很重要,好看的照片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都发送,带有消极影响的可以不发送或选择其他私密性强的媒体平台发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此在不同媒体平台发送内容上的要求与想法因人而异,因此本论文只是在普遍的范围内进行的论述,并非适用于全部情况。

论文意义

本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说,本研究揭示了用户在使用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QQ空间等这类相似功能的社交媒体时,选择性发送动态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及不同公众在不同平台上发送情况的行为差异。这一发现细化了有关于用户发布内容时的心理研究,拓展了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的差异分析。从实践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用户在使用不同社交媒体时所体现出的差异。这意味着不同社交媒体平台需要结合用户需求拥有自己的核心定位,且根据用户特性进行个性化分享平台服务的提供。

猜你喜欢
社交动态公众
社交之城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国内动态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