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的社交软件,是国内发展最快、用户最多的移动社交平台。现如今“一人多群”是社交用户网络生活的常态,微信群创建了多人多地同频的信息交流空间,群聊也成为一种新型的虚拟空间“群聚”模式。除了同学群、亲人群、工作群等强关系圈,用户还可以通过既有好友或者扫描二维码进入基本上由陌生人建立起来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通常人数较多,具有明显的商业特征,群友大多并非微信好友。互联网上平等的互动模式打破了沟通障碍,在陌生人之间形成弱纽带,扩张社会交往。而微信群的入群方式及管理模式让陌生人“共处一室”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在享受技术便利、扩大交往圈子的同时,微信群聊空间内也存在着一些违背伦理、侵犯隐私的现象。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留下痕迹,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隐私问题中开始涉及原本不敏感的、已经公开的信息,社交平台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愈来愈模糊。美国学者桑德拉·佩特罗尼奥用“隐私边界”(Privacy Boundary)这个概念来区分属于公共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信息。她认为隐私管理的核心在于协调隐私边界,具体而言分三个方面,即边界连接(Boundary Linkages)、边界渗透(Boundary Permeability)和边界所有权(Boundary Ownership)。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控制”的问题。佩特罗尼奥的观点对于分析微信群的隐私边界以及保护群成员隐私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边界连接”意味着在管理隐私时需要考虑信息披露的对象。然而微信群的成立基于社交需求、利益需求以及信息需求等不同因素,群内强弱关系交织,成员并非完全由用户自己决定,在人数较多的群内甚至无法明确信息的披露对象是谁。其次,“边界渗透”是指隐私内容的拥有者有能力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向外界披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社交用户热衷于“晒”信息是因为个人信息的披露可以带来某种切实的利益,比如为了自我形象管理、维持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等。用户的“边界渗透”程度既受个人控制,也会被社交网络所支配。第三,“边界所有权”规定的是对隐私数据的使用权限,这里边界包括私有边界和共有边界,微信群主要涉及的是共有边界,即群信息每一位成员都能获取,这时的隐私就变成一个共有物品。社交网络极大地拓展了隐私的共有边界,如果群成员将群内信息发布于其他范围,与自己无连接的人也成为隐私的一部分共有者。
与微信一对一单独交流不同的是,用户在微信群中进行一对多交流时或多或少会发出与个人隐私有关的信息。但是“人多口杂”,群内消息一旦流出,社交空间的私密性就会受到侵犯,再加上大数据强大的数据抓取与分析能力,看似与隐私无关的信息经过整合也可以有所指向性。
熟人社交诱导用户主动泄露信息。微信中的好友基本上都是用户自己选择和接纳的结果,必须经过“好友申请”—“同意添加”双向确认。熟人群的成员彼此之间信任感较强,即使在这种熟人群内与部分成员素不相识,但如果他们是由已经取得用户信任的“好友”邀请入群,那么用户对于自己“好友”的信任很容易转移到他所信任的另一个人身上,对“好友的好友”建立信任感。在这种彼此信任的熟人圈子中,用户容易放松警惕,主动泄露自己的信息,忽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聊天内容被群成员截图再传播。微信平台虽然没有强制性地限制他人的传播行为,但是微信群明确了信息的开放程度,也暗示了用户的传播意图,即指向在某一范围传播。这种将群内聊天内容截图再传播至更加开放的网络平台的行为也会带来一定隐私风险。对于个体而言,聊天对方单方面改变了聊天内容的可见范围,使得原本存在于后台的内容变为前台展示,造成某种隔“屏”有耳的状态。尽管微信群的成员可能是熟人,但是二次传播的范围很有可能是信息发布者完全无交集的陌生人。
陌生人可查看十条朋友圈。近几年,很多人都将微信群作为自己的生意平台来经营,并且四处拉人进群,扩大自己的营销范围,这种微信群内通常有大量陌生人。微信用户如果没有设置访问权限,那么最近发的十条朋友圈内容就让所有陌生的成员可见。很多微信用户喜欢在朋友圈秀定位、发自拍、发小孩的照片等,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分析出用户的近况和具体行踪。大数据时代,一个人只要分享了信息,这个人就基本失去了对该信息的控制。在技术打造的“共景监狱”中,个人难以对第三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更无法冲破技术的牢笼。
如前所述,微信群的公私边界具有可变性与流动性,采用以往公私二分法对隐私进行划分已无法很好地解决微信群内涉及的隐私问题。针对微信群的特点建立隐私管理规则、保护个人信息传播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建立边界连接动态协商规则。在群成员信息交互的过程中,隐私边界随着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为了保持关系连接中一定的隐私自主性,信息的共同拥有者必须以协商的形式对共有边界进行重新定义。比如,微信群成员可以共同协商入群条件,由群主监督群成员修改昵称进行实名备注等。作为隐私共有边界的成员,处于不同微信群中的用户需要遵守各个群协商出的边界规范,有义务执行并有责任对其监督。当信息主体分享信息时,隐私从个人边界扩大到共有边界,该信息主体应设定分享规则,与群成员共同管理共有边界,将分享的信息控制在信息主体可以把控的范围。
建立边界渗透自我把关规则。微信群的信息分享过程中,群成员往往低估了隐私风险而忽略了规避风险的操作。因此,微信用户在“群聚”环境中生存,隐私安全素养是重中之重。面对隐私宣传不排斥,多了解隐私规范和政策,更新隐私观念,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对界限的敏感度。在此基础上,用户在微信群内聊天时可以进行自我把关,保证发布信息的适当性。首先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发布信息的接受对象,根据群的属性、群成员关系远近决定在哪个群里发消息、发何种消息。传播主体要有意识把关传播内容,不能对外公开的信息不发布,敏感信息谨慎发布。
建立边界所有权完善规则。边界所有权的完善既依赖于用户自身,也需要平台开发更好的隐私设置。用户方面,首先是群主的管理责任。群主应主动承担起确定群成员隐私边界的责任,组织群成员协商边界规范,监督群成员遵守规范,避免有人进行不当的转发行为,一旦发现可采取删除该成员的措施。其次,对于一般成员而言,在进行信息分享时首先应合理预估信息受控程度,对于群内的真实信息与敏感信息,信息共同拥有者要谨慎转发。社交平台相对于用户处于强势地位,应当在用户隐私边界管理过程中积极助力。例如,隐私政策的制定应加入用户的声音。在隐私政策制定时,写明反馈监督渠道,听取用户的想法,对通过隐私政策建立规则共识将更加有利。再如,从技术方面与用户形成隐私保护合力,设置用户聊天内容被截图时进行提醒等。针对“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的默认隐私设置,大多数用户未发现或懒得修改默认选项,平台应将其设定为默认关闭,简化隐私设置的操作步骤,让不同隐私关注度的用户都享有隐私保护。
微信群中存在公共领域私人化与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两种表现,其隐私边界具有流动性,采用以往公私二分法对隐私进行划分已无法很好地解决微信群内涉及的隐私问题。基于微信群的情境与用户的交往行为,必须让用户学会主动协商共有边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把关,用户与平台共同完善边界所有权,多方合力协调隐私边界的各种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对微信群的隐私边界进行管理,降低隐私泄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