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如今的智能化社会,人们因过度依赖智能而使很多技能退化,并日益疏离现实生活,怎样应对才不会被高度智能的巨轮吞没是当代建筑教育必须反思的。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也包括平等、和谐的伦理精神和宜人的生态环境。建筑是构建人们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是美好生活价值性的直接载体,设计者在设计中对“人文精神”的传达对实现美好生活具有关键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教育需要从人文关怀、社会营造的高度使学生认识建筑设计的价值,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建筑,这对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人本建筑发展观是对智能化时代最本质的认知,设计指导思想将由对功能维度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维度的关注,这需要建筑学科深入研究建筑设计教育的问题特征,将教授学生设计技能与培育学生的共情能力、人文精神相结合。
当前,建筑行业整体上增长趋缓、设计市场萎缩已成事实,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城乡建设需求的多向转变,建筑设计的委托方也呈现出更加多元、问题涉及更综合、影响设计策略的因素更复杂的趋势。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对于设计者设计能力的评价也在改变,甚至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分为几个层面,一是设计的思维能力,它是对整个设计创作过程进行宏观地把握,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设计创作的过程;二是设计的控制能力,是能够对设计任务的各个阶段的目标结果进行有效预期和引导的能力;三是设计的评价能力,它直接关系到设计成果的质量和是否被认同,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设计创作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建筑专业对设计思维和设计评价能力的形成并没有做出太多贡献。“评价”是基于参与者的反馈和他者的批评形成的反思,其结果对设计者人文情怀的培养是有很大影响的。当前,社会对建筑师的要求是将设计重点放在对人的关怀、关注上,而不是对某些固化的空间理论、设计规则甚至是空间伦理的认同。建筑设计应融入真实的社会情境,关注“人”的使用,产生对当下情境的认同和敏感,挖掘情境背后的动态社会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系统地反思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避免传统建筑设计的单一逻辑模式,打破传统建筑学的学科边界,在建筑学教学与实践两方面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进行融合和创新。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并反思自己的生存环境,他们并不关心设计者是谁,而是建筑本身,因此,建筑设计的趋势应该更多地吸收原本就属于城市与社会的功能,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城市的界限也会逐渐模糊,建造过程一体化的程度也会明显加强。就建筑设计而言,不仅需要加强与相关学科,如土木、艺术等专业的融合,还应加强对社会学、环境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借鉴,由此形成对建筑学科边界和学科局限性的敏锐认知,这样才能构建跨学科学习的真正基础。建筑教育本是一个文理交织、工程与艺术相长的过程,它们的融合才能构建建筑教育的基本面貌,可以看到,今天我国建筑学科的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以理工为主的综合大学和以艺术为主的大学均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培养方向、目标也多元,这是新时代的趋势,但探索的过程是复杂、充满争议和曲折的,其结果更有利于推进建筑设计的进步,因为建筑教育是一种缘于严谨的逻辑分析、又融于人内心感知的整体理念对人的培养和塑造。
对于“专”,核心知识的学习会叠加更多问题导向需求的牵引,如果有些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思辨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意潜质,它也达成了通识教育的目的。回过头来,我们再反观、反思一些传统核心课程,有些其实是具备通识教育功能的,可能我们对它的局限认识缘于我们只关注了结果的呈现。比如,空间营造类的设计实践课程,其现场创造的过程的劳动就是知识的一部分,因为认知的途径除了思维与知识体系的推理之外,还需要靠身体,身体认知非常复杂,它包括对劳动、环境、场所的感知,是一系列综合性的体验。这类课程在知识逐渐系统化之后,实践则逐步退出教学,这是很可怕的现象,现在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还是要请一些职业设计师来授课以促进知识的改变,他们的参与不仅开拓了传统教学思路,其开放式训练也提高了实践能力,由于是身体力行,更加强了对人的体验和感受的认知,对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也具有启发性。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多采用抽象性设计课题,这样的课题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对具体事物的操作能力反而被削弱。对建筑而言,功能与场地是最基本的认知前提,然后才自然地展开各种可能性和概念,如果抛开建筑类型只进行概念操作的话,会产生许多现实性的难题,认真的感知、体验现实生活,对于创造丰富、多元的空间来说是最重要的经历。未来,建筑的工程很多是存量更新项目,不需要造很多新建筑,根据这个趋势,我们也要重新认识和解读“空间”“形式”“建造”这些基本概念,对待老建筑更新,建筑以前的实体功能将被弱化,需要重新认知介入此建筑空间的方式,人的空间“体验”方式将成为讨论和表达的重点,建筑不再只是形态、材质、结构的表演。
应对多样化需求的建筑设计教育,既要强调自己特点,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综合,既要打好建筑学的专业基础,又要拓展多方视野,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习惯,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职业需求。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及其结果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多样化的理性分析,解读设计原理、针对性地对学生设计问题进行讲评;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易被接受的优势,通过对其设计方法、手段与措施的理性分析,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弥补办法并得以积累设计经验;教师将自己的思考从课题的设定、评图和交流中展现给学生,请建筑师参与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从而建立起多维的视角和独立的观点。
当今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城市迅速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模式,大大减弱了人们的生产、交流、生活与土地的关联。在城市中,建筑的“使用者”是一个泛称,承载建筑的场地并不具有风土特征与人文价值,在资本的介入下,很多建筑被异化成某种抽象符号或象征,这种脱离了土地与人本的倾向,也许是建筑设计面临的最大困难。如今,建筑学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的成长生活大多是与土地相割离的,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紧密,建筑设计教育如何能让这一代建立起与土地和社会更多的真实联系,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反思我们的建筑学教育,即使经过场地调研、分析,也还是常常妄加主观想象,其判断的依据是国际案例对照、借鉴和固有理论、方法的使用,这些案例和分析方法的结合看似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和空间表现,但结果常常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其方案和场地是脱离的,培养本土的场地意识需要我们对场地的真正了解,对于场地的思考即是对于建筑的思考,不深入体验、观察、理解、批判、反思,其作品的感动性无从产生。对建筑设计教育来说,从传统的只注重功能流线、空间结构、建筑形式转向对土地、人文、环境的重视与分析,或许是一种有效的转变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对地方文化特色、历史脉络进行深入理解,充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针对性地梳理建筑组织方式和建构方法,塑造符合当地人们生活与精神内涵的场所与建筑。同时,具体地探讨建筑与土地制度、生态环境、文化观念、生活模式等因素的关联,这样才会带来更加合理、切实的建筑设计教育改革,使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者和谐共生。
很多人选择建筑学是认为它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空间体验,也是能最大程度体现社会正义感的职业。建筑设计教学培养的也正是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设计人才,让建筑激发新时代的当代视野。我们的建筑设计教育应当从以前服务于经济发展需求,向提供更好的人居空间转变;从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向探索本土文化转变,逐渐形成有新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自信。